-- 作者:yu813878
-- 发布时间:2010-09-20 10:09:39
-- 镜像带来仅仅是“真实感”而不是“真实”本身,其说谎是逻辑必然而非经验现实
以下是引用jingjing在2010-09-20 08:57:46的发言:
艾柯是最强调文化语境的。
他对于符号和镜像的理解如何机械呢?他只是清晰的给出了符号的定义。
重复是否就是机械复制呢?复制也有复制后意义是否发生变化的double(替代) 和replica(仿制)。
机械复制的时代,个性变得难以追踪。
1、关于艾科理解的机械:我仅仅就他的七条某些观点而言。
例如:关于镜像:“镜像不能被解释……至多是它的对象可以解释”、“……是无法‘使用与通过’ 镜像撒谎”(抱歉我未看到原文,仅限于课程讨论)。
我以为,镜像恰恰是最能撒谎的,并且最具欺骗性。其欺骗性在于照镜子所得到的“真实感”经常被当做“真实”本身。
镜子的撒谎并不在于使用哈哈镜、或者服装店里不易察觉的瘦身镜,即使是世界上有一块绝对公正而平面的镜子,它对照镜子的人的反映也是片面的。照镜的人会不自觉的在镜子前展现自己最“好” 的一面,并作为今天的自我的确证。
由此,我赞同讲义中关于“镜像可以解释”之说,并进而认为,我们无须列举哈哈镜、服装镜或者任何现实生活中说谎的镜子来损害对“镜像说谎才是常态”的理解。因为镜子的说谎是逻辑必然,而非经验生活的偶然呈现。
题外话:与此类似,作为“绝似符号”的摄影图像,也常常作为真实的证据被理解,殊不知照片也是最能说谎的。照片的说谎不在于周正龙那样拙劣的PS(了解摄影数字处理原理的人会知道他的PS技术大约相当于,一个月速成班的水平),也不在于任何夸张变形镜头技术的应用。照片的说慌是内在于照片这种形式本身的。它作为对象在“时间与空间中的切片”的一种必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09-20 10:18:4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