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符号学论坛  (http://www.semiotics.net.cn/bbs/index.asp)
--  符号学讨论  (http://www.semiotics.net.cn/bbs/list.asp?boardid=16)
----  符号学2012年第一阶段测验(示例2)  (http://www.semiotics.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16&id=3052)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12-10-16 08:31:23
--  符号学2012年第一阶段测验(示例2)
  

               

 

姓名 张婷            学号 2012321030076                     专门方向 艺术学理论与文化产业


1. 举一例说明符号载体可以被降低到纯“物性”的使用,此时符号失去携带意义的能力。

把周春芽的雕塑“绿狗”按照废铜,以每斤24元的价格卖给废品收购站。


2. 举一例说明符号的发送者意图意义,符号文本意义,接收者的解释意义,三者常不一致。

今年“十一”大假高速免费:意图意义是政府试图通过免费形式拉动更大程度的假日消费(多消费,多自驾),符号文本意义是全国各高速路口免费畅行(高速公路零消费),接收者的解释意义是这样会造成拥堵,不去凑这个热闹(不自驾)。


3. 举一例说明符号表意流程的先决条件是符号的解释意义不在场,解释意义一旦在场就不需要这个符号。

谢长廷近期以非官方名义回到大陆,瞬时成为一个符号人物,被解释为台湾民进党与大陆交往破冰,实则谢的符号化恰恰说明民进党与大陆缺乏交往,如果苏贞昌都来过了,谢的到来即不会成为符号。


4. 举一例说明符号化只要求对符号源的片面化感知(对于符号接收者,符号源只剩下与意义相关的品质)。

成都宽窄巷子井巷子有一面景观墙,实际是成都建城史的砖墙博物馆,有一副表现80年代窄巷子的二维半的照片,照片文本是一个蹬着三轮车的农民的背影,车上满是土豆和白菜,远景就是改造前的窄巷子。这个地方是大多数游客拍照的选择点,也是很多考察团考察时的停驻点。大部分游客被这个二维半照片里面突出的土豆造型吸引,都做出摸着土豆的姿势照相,压根儿没注意到这是以窄巷子为背景。很多考察团的领导却注意到背景里破旧的棚户区,说:“原来改造前街区是这个样子的,这是典型的旧城改造项目。”不少艺术家看后表示:“这是铝板腐蚀做成的二维半效果,对老照片有很好的再现功能。”


5. 举一个像似符号(Icon)的例子,说明像似符号比较生动。

电影主题公园是否是像似符号的集合?电影主题公园通过大量电影布景的再现(像似符号的像似符号),使观众产生进入电影、成为电影角色的心理体验。


6. 举一个指示符号(Index)的例子,说明指示符号易于导向秩序。\\

立交桥是一个最具秩序导向性的指示符号。驾驶员看到前面有单向立交桥,严格的意义指示应该是若直行请上桥,转弯则不能上桥;多向立交桥的严格意义实际应是机动车、非机动车等的分流意义。现在国内很多城市尚不能严格直行立交桥的意义指向,因此常导致混乱。


7. 举一个规约符号的例子,说明规约符号趋向认知效率(不要举语言这样过于明显的例子)。

中国的饭店分级(从三星到五星),景区分级(从2A到5A),实际都是中国特色的规约符号,饭店星级越高代表品质越好房价也高;景区A越多表示景区环境越好、基础设施越完善。西方国家则没有这样的分级制度。


8. 举一个三种关系混合的例子,作分解说明。

地球仪是否算一个相对完美的混合符号,其球体形状就是一种形象像似,其上的经纬度标注即是指示,代表了时区等秩序,而经纬度是国际公认的规约。

但似乎地球仪标准意义上是一个带有像似符号(球体)和指示符号与规约符号混合(经纬度)的符号载体,请老师斟酌。



9. 请举例说明,能指不同的分节,决定了所指不同的区分,这种“双重分节”经常带有社会文化意义,构成一个文化的意义秩序。

我想谈一个最近的热点,也许他的双重分节特征表现得有悖常理,但其中隐含了设定人的文化目的。最近的热点话题《中国好声音》,其中一个分节十分有含义:第一阶段4个导师分别选了7个学员组成4个编队,按照通常的社会分节规则,第二阶段应该是4个导师团队之间的编队学员一一PK,这样才能直接表现出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选学员的眼力、培养学员的音乐素养,因为每个人由于被编队(分节)而带有强烈的导师符号,这样节目看点才更足,更激烈,竞争更尖锐更具针对性,否则前面导师选学员学员选导师的秩序意义就被弱化了;但是第二阶段实际的规则是每个导师在自己团队内的7个人之间竞争,只选出最好的一个,参加第三阶段的最终决选。这样分节实在是有悖常规,显然进行了刻意的模糊化,模糊了导师之间的竞争关系,回避了可能出现的导师之间的不平衡的矛盾(某一个导师可能出现的压倒性优势),这种模糊化是有意为之,用心良苦,编导害怕在导师之间造成过于浓烈的火药味,故意不让导师之间的孰优孰劣过于明显和直白,以免总是出现这样的声音:“你看,刘欢的学员水平就是比杨坤高”、“台湾的音乐人就是比大陆的会选歌”等,这是带有一点中国文化特色的安排:百家争鸣过程虽好看,最后被伤害的总是九十九家,因此结果总是呈现百花齐放,这样百家、百花都高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6 23:53:0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