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符号学论坛 (http://www.semiotics.net.cn/bbs/index.asp) -- 符号学讨论 (http://www.semiotics.net.cn/bbs/list.asp?boardid=16) ---- 12年符号学第二次测验(第十讲之后)作业示例1 (http://www.semiotics.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16&id=3192) |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12-11-29 14:55:45 -- 12年符号学第二次测验(第十讲之后)作业示例1 12年符号学第二次测验(第十讲之后)作业示例1 名字:蘇智 学号: 2012321030042
1. 举例说明一个符号文本,必定由双轴操作组成,即聚合轴上的选择,与组合轴上的连接。但是聚合轴的宽窄可以变动很大:有的是窄幅的,有的是宽幅的,结果造成文本风格的巨大区分(聚合轴变化造成风格对比)。 以《周易》中《睽》卦為例:“九四,睽孤,遇元夫”、“上九,睽孤,見豕負涂,載鬼一車”。九四和上九兩爻從文辭上的格式基本相同。都以“睽孤”為開頭,是爻辭中先描述爻象態勢的固定格式。可以認為基本上處於相同組合軸上。 但九四爻辭說“遇元夫”,是說與初九爻同志相得。“夫”為丈夫之夫,指男子。選取的意象局限于現實的概念和事物。而上九爻辭“見豕負涂,載鬼一車”選取的意象不禁有涂中之豕,還有滿載的一車鬼怪,聚合軸上出現了變化和拓寬,這就使文本的風格顯示出極大的差異。九四爻辭相對平實,而上九爻辭浪漫神異,甚至令人不寒而慄。 2. 举例说明符号表意过程六因素中,某种因素成为主导,能使文本获得某种品质。例如,当形式本身成为主导时,就可以获得艺术所必须的“诗性”(不一定是在诗歌中)。 在《周易》中,以發送者為主導的文本,如“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帶有強烈的讚美情緒;以接受者為主導,如“君子當自強不息”,帶有教化勸勉的意動色彩;以媒介為主導的文本,如“利貞”,固然是對卦辭爻辭的解釋之辭,但是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幾乎六十四卦的闡術中都有提及,這種反復如果拋開其所指,僅從能指系統來看,則是對《周易》文本媒介的佔有,而使“固守貞正”的思想始終與受眾保持接觸,在反復強調中也使這一思想成為《周易》核心思想之一,并為其成為中國傳統價值觀念提供助力。(這個例子過於牽強,但是聖人還是很珍惜筆墨,想找到僅為佔有渠道而忽略意義的文本形式實在不易);以對象為主導的文本,如“履霜,堅冰至”,描述自然界從寒霜到冰雪的發展過程,是與科學規律式的描述相類;以符碼為主導的文本,如“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文本中“九二”說明了該爻辭在乾卦六爻中的位置,我們在解釋其意義的時候要依據乾卦的符形和卦爻的系統關係,即是文本自身攜帶了解釋的元語言;以形式為主導的文本,如《屯》卦上六爻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直接指向文本形式自身,描繪一種意象和場景,具有詩性。 3. 举例说明几种主要的符号修辞格,如隐喻,提喻,转喻(不要举语言的例子)。 《周易》中的卦可以看做是對宇宙萬事萬物演變規律的一種隱喻,每一卦都是對事務發展整體規律中的一個片段的描述。而爻是在卦中繼續分析而得出,每一爻都與所屬卦的描述規律相一致,共同去說明同一規律作用于事務的發展過程,因此可以認為爻是部份代替整體的提喻,喻指所屬之卦乃至背後的規律。《周易》系統的六十四卦是對宇宙中循環演變的大規律的描述,這些卦象的相互組合有一定的次序,正如在《序卦傳》中的論述一樣。《周易》以類似的組合和鏈接完成了對宇宙規律的比喻性陳述,不同卦象的轉變都說明這事物發展非靜止的道理,這應該算作是個轉喻。 4. 举例说明不受符号媒介或文化限制的“概念比喻”,在社会的集体使用中积累理据性,能最后发展成象征。 在《周易》中,古人將“中”的概念用一種隱喻來表達,即是八重掛中的上掛之中和下掛之中,也就是二爻和五爻。將二五視為中是一種概念比喻的表現形式。六爻中又因“五”在“二”之上,所以以“五”為尊。“九”是陽的代指,“六”是陰的代指,陽剛而陰柔,一個英明剛健的君主符合人們對君王的理想。故而《周易》中用“九五之尊”來喻指君王。這個比喻在生成和使用的過程中不斷增強理據性,使社會大眾廣為接受而最後發展為一種象徵。 5. 举例说明人类文化中经常出现“大规模反讽”(任何一种均可)。 《周易》中《乾》卦的六爻表現了萬物運行,天地人發展變化的過程。從“潛龍”到“亢龍”,都依循“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的準則。但是不斷奮進不斷上升的最終結果卻是過猶不及的,轉而走向了事物預想趨勢的反面,萬事萬物,包括人事皆同此理,這可算是一種“大規模反諷”。 6. 举例说明一个文化大多数人(中项)认同意义项(正项)的价值,合起来构成“非标出”主流?为什么一个文化必须排斥又必须容忍标出项(异项)? 《周易》各卦的卦辭中經常出現“元”、“亨”、“利”、“貞”或是“悔”、“吝”、“咎”、“眚”等判斷性文字。這些文辭可以以前四項及其意義相似的描述視為一類,代表一種事物發展態勢,作為文化分析中的一項。而將后四項及類似描述作為分析中的相反項。從對《周易》各卦卦爻辭的對比中可以發現,文本系統對上面所講的前一種類型顯示出一種支持態度,而對後一種類型顯示出排斥,體現在具體文辭中,如“利艱貞”、“小利,無攸往”等。這些文辭雖然用了“利”、“貞”等詞彙,但是在原詞基礎上又添加其他色彩,組成的新的符號能指表示的意義卻和原本符號意義相反,從意義上講是屬於後一項類型中的,而在文本系統中,這些添加色彩的詞語正使這些意義成份標出。而不以后一項中的“悔”、“吝”、“咎”等詞語為基礎,也正反映了中項所認同的是前一項的“元”、“亨”、“利”、“貞”等,因此這一項是正項,“悔”、“吝”等是被排斥的“異項”。對異項的排斥體現出人莫不趨吉避凶的生活理念,但是在排斥異項的同時,我們又要標出異項,包容異項,因為正項和異項是事物的兩極,取消了一極則另一極也就不再具有意義了。對異項的闡釋描述也讓人們看到其與正項之間的差異和不足,因此趨吉避凶,從善如流。 7. 举例说明同层次的元语言组分不同,在同一主体的同一次解释中,可能无法互相取消,此时会形成解释(或评价)漩涡。 利用《周易》進行具體的蔔筮操作,要依據卦象來分析蔔筮的結果。在分析一個卦象的同時,爲了使蔔筮的結果豐富而完善,通常還會結合所得卦象的錯掛、綜掛互卦等進行卦象的綜合闡釋。這樣對占卜的同一事物的闡釋就出現了不同的元語言混雜。有時所得到的錯綜卦的卦象和原卦象的闡釋會的得出相反結果,其中複雜的情況經常讓人難以把握,這就出現了同一闡釋主體的元語言衝突。而在《周易》變易思想的統攝下,事物的發展本來就充滿變數,闡釋者無法隨意消解其中的某種衝突的元語言而必須在同一層次上對其綜合把握,盡可能給出最符合邏輯的解釋。而在此過程中,這種解釋的漩渦可能會始終存在。 8. 附加题:(能说就说,说了也允许改变)你的学期作业(或者打算写的论文)将应用什么符号学原理,来解决你的专业中的什么课题? 我現在的想法是用符號表意和解釋的理論,諸如皮爾斯的符號三分式、無限衍義、意圖定點、符形學等原理來試著分析《周易》符號系統的表意結構,但這還只是一個方向和想法,對於這項研究我還沒有足夠的信心,只是盡力嘗試吧。 |
-- 作者:zhyh -- 发布时间:2012-11-29 15:34:57 -- 第七题,说的是同一卦,可以有两种读法,冲突形成漩涡。
为什么只有蔔筮有这种冲突?塔罗牌不可能吗?解梦不可能吗?
一般卜者多解时取其一,排除其他。根据总是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