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符号学论坛  (http://www.semiotics.net.cn/bbs/index.asp)
--  符号学讨论  (http://www.semiotics.net.cn/bbs/list.asp?boardid=16)
----  客觀世界真的存在一个“原物”么?  (http://www.semiotics.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16&id=4422)

--  作者:yu813878
--  发布时间:2014-04-16 22:39:59
--  客觀世界真的存在一个“原物”么?
像似程度的判定,是以對“原物”反映為標準的。但“原物”本身卻常常容易被誤解為一個“物理客觀物”。 當我們追問“原物”究竟是否客觀上存在時,卻找不到一個實有其事的對象物。 我的理解: 原物只是一個工作假定。“原物”的含义只是“原物”被言说的概念含义。它在邏輯上比符號再現體和解釋項有先在性, 但現實中任何一個被指為“原物”的對象則不具有這種“先在性”。 例如:一則肖像畫的主人公是“原物”──但這個“原物”並不是某某人“本人”的現實存在態。設若当“本人”老了的样子、“本人”宿醉后以及其他任何不在被画之彼时当下的样子……。这里,我们发现,如果要求“本人”需要在与肖像画之当时尽可能接近状况下才能成为“原物”,这岂不是说——“本人”也需要某种意义的模仿才能成为“原物”?可見本人並不是“原物”。 生活中人们常常对镜感叹“我这样子都不像我了”,就是预设了某个特定状态下的“我”作为原物,而此时镜中之我因憔悴而对“原物”未能很好的再现。 由此,照片或其他有关“我”的像似符号,完全有可能比“真实的我”(我的不同時間的樣子)更像“我本人”(原物)。
--  作者:zhyh
--  发布时间:2014-04-17 15:01:02
--  

yu先生,我个人的看法是:

 

1. 并非所有的图像都模仿“原物”。一部分图像“创造”原物。

 

2. 任何符号都无法“忠实”再现原物。不可能,也不必要,因为符号只求再现某种意义,或“原物”的某个(一时的)观相。

 

3. 原物的存在与否,在初始符号活动中,必须被“纳入括弧”,存而不论。

 

4. 但是原物能引发延续符合活动,造成记忆累加,达到某种理解。因此原物是意义观相的“延续性集合”。

 

不知我的想法是否说得通,请批评。


--  作者:yu813878
--  发布时间:2014-04-18 14:48:54
--  
感谢老师,又——

1、赞同——所有图像都不是模仿原物,而是模仿心灵。因此,任何再现都是社会心理问题,这个是无疑的命题;

2、支持——原物存而不论,并非在形而上的层面上不可论,而是在单次符号表意过程中不必追溯。否则会失去表意的目标。

3、商榷——作为意义观相的“延续性集合”不是“原物”独有的特性,而是一切符号的共性。换言之,原物不是“原初”的那个物,它只是意义网的一个节点。

4、延展——任何一个符号,都可以作为“原物”被加以认知、模仿、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