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论坛符号学交流符号学讨论 → 转:为什么英文要比中文在设计中显得高大上


  共有2303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为什么英文要比中文在设计中显得高大上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hyh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21 积分:335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8-31 23:21:3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0-04 18:52:59 [显示全部帖子]

原作者,广告业务很熟,对理论却不太清晰。

 

把几种概念混在一道,说出了一个“富于学理”的怪论。

 

原则:理论再好,不能与常识矛盾。不然,恐怕搞错了理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0-4 18:54:36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hyh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21 积分:335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8-31 23:21:3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0-05 19:03:10 [显示全部帖子]

我个人觉得作者混淆了几个不同的问题。

 

第一:“诗性滞缓感知”,这是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过来的。

 

但是陌生化只对比同一媒介的表现形式。“舞蹈是步行的陌生化”,不能说“舞蹈是散文的陌生化”。

 

因此,图像不是文字的陌生化。英文也不是中文的陌生化。

 

第二:“广告Logo追求诗性,所以广告用图像滞缓感知”。

 

恐怕广告Logo首先追求即刻的区别性。诗性反而会模糊区别性。

 

核心问题:Logo 与广告“英文化-图像化”,究竟在追求什么?我无法解答,只感觉LZ是错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