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论坛符号学交流符号学讨论 → 第四讲:试图理解“艺术无噪音”


  共有3697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第四讲:试图理解“艺术无噪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hyh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21 积分:335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8-31 23:21:3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0-10 09:39:30 [显示全部帖子]

 楼上的意思是:只要解释者够多,过程够长,最后必然所有元素都可解。

那样每个符号文本都是如此。不限于艺术。例如广告。

意图定点是发出者的主观设想,不能阻止无限衍义。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hyh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21 积分:335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8-31 23:21:3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0-10 11:08:25 [显示全部帖子]

楼上说:“噪音不必是艺术符号系统的破坏者”。

那么艺术系统能被什么破坏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hyh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21 积分:335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8-31 23:21:3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0-10 19:20:49 [显示全部帖子]

物性,就是物理化学属性。例如刘邦把自己的父亲看成汤料。

“用报纸碎玻璃”?

你能用报纸的物理化学属性做的任何事,都是用其物性。

做不做得成不能怪符号学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hyh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21 积分:335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8-31 23:21:3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0-10 19:48:09 [显示全部帖子]

回到“艺术无噪音”。这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我不能说我的看法肯定对(噪音存在于任何符号过程中,艺术不例外)。

楼主能否再仔细推论一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hyh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21 积分:335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8-31 23:21:3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0-10 23:56:28 [显示全部帖子]

 露迹不是噪音。所以毕加索盛赞中国书法。

楼上“承认艺术有噪音”,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噪音。

或许短诗,单幅画,不是好例子,因为欣赏者容易将文本整体化。

但是说一部长篇小说(例如《红楼梦》)“不可易一字”,怎么会有几部不同的文稿?而且不相上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hyh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21 积分:335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8-31 23:21:3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0-11 10:00:34 [显示全部帖子]

涂抹不是“露迹””? 涂抹就是一种露迹。例如油画笔触。

“版本学视野下的《红楼梦》可是艺术文本?”, 不是,是文件。

“解释者参照”,这恐怕需要更多思考。请说下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hyh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21 积分:335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8-31 23:21:3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0-11 14:48:46 [显示全部帖子]

 楼上说的很有趣。这样我们就进入了理论上最苦恼的“阐释标准”问题。

楼上说“不存在“大多数人”这一说法。” ?

但是必须建立一个“interpretative community”概念,不然一切落入了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

公婆各有理主义。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hyh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21 积分:335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8-31 23:21:3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0-11 23:30:26 [显示全部帖子]

 这是现代批评理论一直无法解决的难题,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符号学,都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办法。

有关论辩文献极多。许多大家在此倾注心血。

例如Mitchell所编 Politics of Interpretation,百家争鸣。艾柯的《阐释与过度阐释》三方争雄。

楼上有个建议:“ 阅读身份的必须确认是为这种释义秩序确立一个明确的有效边界。”

愿闻其详。值得好好论一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hyh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421 积分:335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08-31 23:21:3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0-12 09:32:35 [显示全部帖子]

“阐释群体的意义范围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流动的”。

但是比起其他解释,还是相对可捉摸的。

楼主可以看一下拙作《新批评》94页的简单总结。

新批评见此乱局,干脆回到文本,符号学无法如此干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