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论坛符号学交流符号学讨论 → (转载)赵毅衡 :中国人的“独木桥情结”


  共有4766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载)赵毅衡 :中国人的“独木桥情结”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admin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258 积分:11159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3-12-30 16:34:32
(转载)赵毅衡 :中国人的“独木桥情结”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06-08 20:38:38 [显示全部帖子]


 

       人生本为追求幸福。对许多人来说,幸福不仅是自己的感觉,还要看到自己被视为成功。许多麻烦因此而起:人作为社会人,文化的人,无法用自己的标准感觉自身的幸福。社会奉承高官,高官得意;社会眼红富商,富商吃香;社会崇拜主持人,主持人感觉好;社会热捧模特儿,模特儿高视阔步。


 

       中国人对别人的看法特别在意,太多的人按社会公认的标准追求幸福。项羽失败的原因,就是觉得要回江东炫耀成功才是幸福:“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至今绝大部分中国人觉得“光耀门第”是人生得意之巅峰,因为幸福得到充分展示。


 

       中国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启蒙时代的欧洲广受赞美,认为是“能人政治”的先行者,全世界应当模仿。更让西方人感叹的是机会平等: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人上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他们不明白的是:当整个社会以此为唯一的成功标准,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人,有几人能得到幸福?整个中国选拔的人才,一年不到几十人。一元标准之下,绝大部分人向隅而泣,整个社会的路子就窄得得可怜。现在不少人争论科举制度内容错,形式不错。其实错的恰恰就是这个形式:垄断机会的一元形式。


 

       科举制度的消亡,出现了清末民初的留学潮和办学潮。奇怪的是:这个时期“投笔从戎”学军事的人特别多。日本士官学校,小站练兵,保定军校,各省讲武堂,各军“学兵队”,培养了多少“军事人才”。这些人年轻时投军,想必都是优秀青年一腔热血,准备抵抗列强为国捐躯。仅办了九届的保定军校,就出了近500名后来获得将军衔的人,弄得军阀混战都成了同学比武。中国长期内战,原因当然很多,如此多“军事人才”想一露身手取功名,要不打也难。


 

       不料一个世纪过后,现在又有一种“新科举”。报纸上不断出现“公务员考试”考录比创造新纪录的报道。安徽省省办公厅考录比是400:1;合肥市工商系统科员,仅招一人,考生却有470人,据说“公考辅导专家”报酬每小时两千元。看来越是经济落后的省,公务员考录比越高。我相信脱颖而出的,绝对是优秀拔尖人才,但让人感慨的是,有那么多年轻朋友明知多半被挤下河,依然冲上桥比肘击。


 

       公务员考试不是孤证:二十年来,多少学生挤进各种经济类系科:弄得本是国家最需要的人才,毕业生就业最难。这叫我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伯克利加州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博士,整个系就我一个中国人。但是“民用工程”(Civil Enginering)系,开学时满课堂黑发黑眼睛,弄得教授们到学校去抗议,学校也不知道如何对付这个怪现象。中国人分数高,考取好大学的人比例高,但是也不必蜂拥占领“铁饭碗系科”。这种一拥而上跟风,甚至蔓延到电视剧《亮剑》旺了,无数的军旅题材匆匆上马;《暗算》大火,《潜伏》再火上加油,谍战题材热了好长时间了;《金婚》一热,立马就有很多家庭伦理类的电视剧宣布开拍……可见对准独木桥冲锋,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使然:我们过于尊重别人给我们的幸福标准。


 

       反过来,中国学生攻读各种“僻学”的人,凤毛麟角。我在美国读书时遇到王灵智教授,他攻读的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使用的楔形文字(cuniform),这是我见到攻读此种异文化死文字的唯一华人。我不能说这学科能保证成功,但是我能保证的是:他在学业中得到幸福感不依赖于别人,而对于中国,对于世界,他的选择更为有用。从那以后,我遇到学古文字死文字或其他“无用学科”的年轻人就充满尊敬:改变中国人数千年的独木桥情结,希望在他们身上,幸福在他们自己心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admin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258 积分:11159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3-12-30 16:34:32
叶亦健:我们应该摈弃“独木桥情结”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06-08 20:40:39 [显示全部帖子]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0年6月8日 8:16
  

 宁海新闻网讯  在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上,刊登了四川大学教授赵毅衡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及中国人的“独木桥情结”,从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到清末民初的留学潮和办学潮,再到现在的公务员考试,都喜欢冲上“独木桥”。而最大的问题就是出现在大学系科的选择上,二十年来,大量的学生挤进各种经济类系科,弄得本是国家最需要的人才,毕业生就业却是最难。近日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90.2%),最低的是法学(82.3%);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89.5%),最低的是法律大类(73.2%)。要知道,法学、法律专业往往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这就是我们的“独木桥情结”,大家说好就一拥而上。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拉开了序幕,我县有4249名考生走进考场,很快他们也将开始选择自己未来的“方向”,在这里我们不妨好好领悟赵毅衡教授的一句话:学“无用”学科的年轻人,他的幸福感不依赖于别人,他的选择更为有用。言下之意,就是可能你选读的是冷门的学科,不一定能在这个领域获得成功,但你至少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就业难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话题,更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既然“隔行如隔山”,转到新的行业很难适应,为何不在上大学的时候就选好专业,而非要等到毕业时为找不到工作而苦恼呢?众所周知,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很多都是由于自己选错了专业造成的。报考的时候不要只顾报考热门、高薪的专业,看到金融、IT这样的黄金行业,就蜂拥而上,没有考虑几年后职场的供求关系,结果毕业时热门变冷门,到处碰壁,追悔莫及。无论选什么热门专业,都应该在自己的兴趣范围内,否则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最终转行,就会丧失很多的时间和机会成本。只有把兴趣和理性选择专业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力,所以选对专业比选择名校更重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06-08 20:42:12编辑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