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论坛符号学交流符号学讨论 → 2014年符号学第二次测验---席妍


  共有1843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2014年符号学第二次测验---席妍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admin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258 积分:11159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3-12-30 16:34:32
2014年符号学第二次测验---席妍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1-25 17:50:34 [只看该作者]

名字: 席妍          学号:2014321030027          专业:海外华文文学

                           2014年符号学第二次测验

1. 举例说明一个符号文本,必定由双轴操作组成,即聚合轴上的选择,与组合轴上的连接。但是聚合轴的宽窄可以变动很大:有的是窄幅的,有的是宽幅的,结果造成文本风格的巨大区别(聚合轴变化投射称组合风格变化)。

 

1:一副对联:上联:千里成重,丘山为岳,重岳一览千里丘山

                下联:十口为古,白水作泉,古泉连饮十口白水

一般来说,对联都是两次双轴操作的结果,有很多还可以进行多次操作。以此幅对联为例,上联的表意是要在上下结构,可以拆分的汉字中选出一个,投射到组合轴上,形成结构和内容上的双重表意。但是困难在于,上联的前半段聚合组分上的选择相对较多,因为上下结构的字较多,聚合组分段相对较“宽”;而后半段聚合组分要受到前半段的约束和限定,基本上不可能自由选择,因此聚合组分段变“窄”。投射在组合轴上就形成与其它对联不同的格式,亦呈现出这幅对联独特的文本风格。下联是在上联的基础上再进行双轴操作,各聚合组分段均比上联的选择面小,更是“窄幅”。因此,对联,尤其是“绝对”,其文本表意都是在较窄的聚合组分段上进行选择、再组合,而这种双轴操作的难度也正是对联这种文本的风格和乐趣所在。

 

2:电影《浮生一日》(英文名:life in a day)。导演雷德利·斯科特邀请全世界网民用摄像机纪录下2010724日这一天自己的生活琐事以及对一些简单问题的回答。共有190个国家和地区,总计80000个、近4500小时的视频被传到网上。导演从这些视频中挑选出一部分,以“爱和恐惧”为主题,剪辑加工成为《浮生一日》,展现了同一天之中世界各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事实上也在一天之中,展示了一个人出生、成长、恋爱、结婚、生子、病痛、衰老、死亡的完整过程。这部电影是典型的双轴操作的符号文本。导演将网民选择拍摄的视频做“聚合轴”的挑选、剪切,在选择的同时也就在按照时间进行不同镜头的组合轴联接。可以看到影片中有些聚合组分段“较宽”,有些部分则“较窄”。例如清晨起床的镜头,不同的人在醒来的那一刻画面被短暂地铺排带过,但导演重点选择了一个日本单亲家庭孩子起床的过程,在聚合组分段宽窄不同的选择中,这平凡简单的“浮生一日”有了波澜起伏的味道。平凡即伟大,因此整部电影也就呈现出其它电影所没有的独特的文本风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

(纪录片截图)

    2010531日。前南斯拉夫行为艺术家玛丽娜在纽约曼哈顿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大型回顾展Marina AbramovicThe Artist Is Present。(详见纪录片《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 (2012)》)。

    玛丽娜在博物馆中庭放了一张木桌和两把木椅,每周6天,每天7小时,她都会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坐下,另一张椅子则是为参观者准备。人们排着队依次坐到她面前与她对视。自始至终,她都不动声色,而参与者则想尽一切办法来激起她的关注。在长达716个小时的艺术表演中,玛丽娜直面并接受了1400名参与者的对视。

如果将玛丽娜行为艺术本身视为一个符号文本(而不是将视频镜头组合作为文本),1400位不同种族、身份、年龄、性别的参与者(包括其它一些艺术家),形成这个符号文本聚合轴上的“宽幅”,这些参观者是随机的,没有经过挑选,但当每个人都主动参与到和玛丽娜对视中时,就相当于被挑选出作为表意个体。每个人与玛丽娜对视都组成一个单元符号文本,有些参与者在坐下对视几十秒以后就泪流满面,但玛丽娜大部分时间都始终沉默无表情。玛丽娜将自己选出来成为这个艺术文本聚合操作中保持不变的部分,算是“窄幅”;因此将这1400个单元符号文本联接成大的符号文本来看,玛琳娜的表演是维持这个文本艺术风格的关键。

但有意思的是,当玛琳娜22年前的恋人,德国行为艺术家尤利坐下并与她对视时(如图),玛丽娜不禁微笑,并控制不住落泪,最后她向他伸出双手相握在一起。只有这一个人令整个行为艺术风格发生改变。在这个具有沉思,静默特征的行为艺术“展面”中,尤利的出现形成了一个“刺点”,打破了原有风格,使这个符号文本更具可读性。网友用拜伦的诗句来描述这一“刺点”:“假若他日相逢,我将何以贺你?以沉默,以眼泪。”

 

2. 举例说明,在符号表意过程六因素之中,某种因素成为主导,能使文本获得某种品质。例如,当形式本身成为主导时,就可以获得艺术所必须的“诗性”(不一定是在诗歌中)。

1:意动性: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这幅对联的形式感很强,但如果接收者不能解释,则被认为是不知所云。因此,这幅对联可以解释为“缺一(衣)少十(食)”,是意动性的。

 

2:交际性:文革时期,人们交流对话,申请结婚,外出办事都需要频繁引用毛主席语录。但语录在人们实际对话和日常事务处理中只是作为一种保持政治接触的手段,与具体的表意对象无关,也不需要进行解释。这是政治话语渗透到个人话语中的极端例证,它只需要人们重复机械地使用,占领人们日常交流的渠道,从而保证了政治高压政策的实行。因此文革语录体中的交际性是符号表意的主导。

 

3:诗性: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名为《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但整篇小说中并没有描述“玫瑰”的意象和情节。个人认为,这篇小说就是福克纳献给艾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花。它内部错置的时间,层层挖掘的真相,艾米丽小姐所居住的封闭的房屋,向上生长的阁楼(艾米丽小姐玫瑰色的婚房),以及散发出的浓重的腐败气味,都模拟出玫瑰花的形态、颜色和气味——并且是一朵行将衰败的玫瑰花。那个身份成谜的黑人奴仆,如同投射在花下(在艾米丽小姐身边)的一道阴影,并随着艾米丽小姐的“凋谢”而隐秘地离去。艾米丽父亲死亡的阴影与艾米丽情人死去的真相构成了这支玫瑰的死亡内核。在西方文化中,玫瑰象征爱情,也可用以寄托哀思。所以这篇小说以玫瑰的形态展示了作者对于老南方传统破碎的悲哀和怀念。整篇小说变成一朵玫瑰的象征,一朵玫瑰如同一首挽歌。因此,福克纳对小说文本形式的琢磨和重视让整篇小说具有了与众不同的诗性。

 

 

3. 举例说明几种主要的符号修辞格,如隐喻,提喻,转喻(不要举语言的例子)。

1:(个人再理解,可能理解有误,和老师商榷)

“沙发是房间里的飞行路线”——这句诗中,沙发是飞行路线的提喻,而不是隐喻。

沙发是在房间里走动之人唯一可以坐下来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暂停之处。而要观察飞行路线则必须有起点和终点。一个人在房间中行走坐立大概就如同一架班机起起落落,所以是否可以将沙发作为“机场”的隐喻,而它所代表的“起止点”应视为飞行路线的一部分,因此是提喻。

 

2: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电影《断背山》中最后一个镜头)

电影《断背山》结尾,杰克去世后,恩尼斯来到了杰克父母的农场。在杰克的房间里,他发现了一个秘密:初识时他们各自穿过的衬衫被整齐地套在了同一个衣架上。这两件套在一起的衬衣就成了一个“拥抱”和“守护”的隐喻;而两件衬衫又是杰克和恩尼斯的贴身之物,可视为两人身体的一部分,因此也是一个“提喻”;如果把衣服和人分割来看,这也是个转喻,死者已逝,活着的人也已无相依的可能,因此用衬衫来转喻杰克和恩尼斯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他们之间的爱也会以这种转喻的方式继续存在。

 

  

2: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1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三年后,为了纪念死难者,美国政府在纽约曼哈顿双子楼原址上修建了“双子光塔”。之后每年911日晚上,双子光塔亮灯,明亮的灯光直冲入云端。这两座光塔显然是一个隐喻,光束的形状与旧双子楼相似,用光束“重建”旧塔,隐喻了重生和希望。同时,光塔是911事件后的衍生品,只要看见光塔就会让人联想到911事件,它提醒活着的人们不要忘记这场人类历史的惨剧。因此,它也是一个转喻。

 

 

4. 举例说明人类使用的表意方式(泛指的“体裁”)总会逐渐疲劳,大致上经过隐喻-转喻-提喻-反讽四个阶段,最后出现新的表意形式。你可以不同意这条“四体演进”规律,但是请举例反驳。

例:人类对宇宙认识和解释过程符合“四体演进”的规律。

1)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和解释很有限,还处于科学不发达的蒙昧时期,因此古代各民族都有自己一套关于宇宙的想象。例如中国上古时期就用“盘古开天”神话来解释宇宙的形成,早期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方圆说”;东汉张衡有“浑天如鸡子……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的“浑天说”;除此之外,古代埃及人认为大地漂浮在水上;古希腊人则认为大地下有支柱支撑;古印度想象大地是驮在大象背上的……因此,远古时代对宇宙的认识是再现的,具有隐喻性;

2)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总结前人对宇宙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地心说”的宇宙模式。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岿然不动的中心,其它的天体围绕地球层级运转。他对宇宙的解释主要来自从地球上观察到的宇宙的现象。因此,地心说可以算是对前人混沌宇宙观的一个更清晰的提喻;

3)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建立了“日心说”的宇宙模式。通过对地球上物体运动的观察,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并且是围绕太阳运动的。从地球中心变为了太阳中心,从静止到运动,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从身处的地球转向了毗邻的太阳,是更进一步的转喻;

4)17世纪,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奠定了经典宇宙认识基础。以地球或者太阳为中心的宇宙观解体。人们发现了一个更广阔且难以找到中心的宇宙,太阳系之外还有银河系,河外星系,无数星云等等。现代人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也都还无法确定宇宙的中心和范围,可以说这也是对宇宙中心论的反讽;

5)随着宇宙探索的深入,20世纪西方兴起以“科幻”为主题的文学和电影,自觉地将科学和想象相结合,试图以新的方式来解释宇宙的源起、发展。科学无法解释的宇宙问题,由文学家们用想象的方式进行新的解读。

 

5. 举例说明“象征化”的过程:不受符号媒介或文化限制的“概念比喻”,在社会的集体反复使用中,会积累理据性,最后可能发展成意义深远的象征。

例: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左.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右.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燕尾帽,又称南丁格尔帽,也就是今天的护士帽。护士帽的设计者源自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她是世界上第一位女护士。早期的护士学校由修女开办,护士帽也就形似修女的面纱,克里米亚战争后,南丁格尔创办了护士学校,对护士着装作了严格规定,因此她辅助设计了一种短方形帽子。护士帽最初的作用是收纳头发,保持卫生。但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护士帽也逐渐形成了今天国际通用的燕尾形,也成为护士身份的一种标识。为了纪念南丁格尔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每到新护士入职时,老一辈护士要为新护士进行授帽仪式。在仪式化地重复使用过程中,它已经从最初只具有功能性的帽子变为具有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的象征。现在的护士帽根据专业领域不同还有蓝色,粉色之分。但无论是在中西方电视电影中还是绘画摄影中,只要看到戴燕尾帽的女人都会第一时间被认为是护士的象征,完全不受符号媒介和文化的限制。

 

6. 举例说明人类文化常出现“大规模反讽”(任何一种均可)。

1:人类总是以牺牲长远来获取短时的效益。如修建三峡大坝,为的是控制长江水患,发展航运,利国利民,但事实上三峡大坝修建之后改变了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上下游周边省份气候变化极端,库区多次引发地质灾害,还切断了珍稀鱼类(譬如中华鲟)回溯上游繁殖的渠道,物种濒临灭绝,沿岸重要人文历史遗迹也惨遭淹没。有学者称,原本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丰功伟业”,事实上已经成为子孙后代的负重。再譬如7.23温州动车事故,也是对中国追求高速发展的一个反讽。提速的中国正如这趟提速的动车,冒进地“赶英超美”却是以牺牲个体的人的生命和良知为代价,最终会不可避免地遭遇“车毁人亡”的命运。

 

2:一首诗所描述的人类心理上的大规模反讽。

 

《理查?柯利》

【美】爱德温?阿灵顿?罗宾森 赵毅衡译

 

每当理查?珂利走进闹市,

我们,街上的人,两眼瞪圆:

他从头到脚是地道的绅士,

潇洒纤瘦,风度翩翩。

 

他衣着永远淡雅素净,

他谈吐永远文质彬彬,

当他向人问好,人们不禁

怦然心动,他走路光彩照人。

 

他有钱——是呵,富比王侯——

令人钦佩地读遍各种学问,

总而言之,他是无所不有,

谁都盼望能有他的福份。

 

我们苦干,等着福光降瑞,

整月没肉吃,面包讨人嫌,

而理查?珂利,在宁静的夏夜

回家朝自己脑袋放一颗子弹。

1897

 

理查?柯利看上去是一个幸福的人,作者也试图描述这样一种凝聚大众理想的完美人生。但在无声无息的夏夜,理查?柯利的生命戛然而止。这就构成了戏剧性的反讽。它讽刺了人们共有的处境和心态:看见不等于真实。我们总是被外表迷惑,我们以为那是真实,但实际上我们已经拒绝了真相;我们也总是渴望得不到的东西,以为那比拥有的更好,却不明白得到也意味着失去;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是善意的,却在很多时候忽视了旁人的痛苦。因此,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理查?柯利,每一个人都活在“旁观”、“以为”之中,不断地逼近真相却并非真相本身。

 

7. 举例说明一个文化大多数人(中项)与他们认同的意义项(正项),合起来构成“非标出”主流?为什么一个文化必须排斥又必须容忍标出项(异项)?

例:官方权威话语是正项,大众话语是中项,知识分子话语是标出项。我们今天所用的主流话语是国家官方意识形态话语和大众话语所构成的,大众话语认同官方意识形态话语,而知识分子话语则与这两种话语对立。知识分子话语所具有的批判性必然对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是官方意识形态有所反抗。主流话语需要借鉴知识分子话语的专业性来达到建设国家意识形态的目的,但由于知识分子思想的独立和批判意识会对主流话语背后代表的政权根基有所触动,因此,为了巩固政权,它必须要消解知识分子话语。

 

 

8. 你观察到文化中标出项翻转,或有翻转趋势的例子吗?

例:改革开放前,英语学习在中国并不普及,因此语言学习仍是以汉语为正项,英语为标出项,中项是既非英语也非汉语的其他语言(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和除英语外的其他语种);改革开放以后,英语逐渐普及,近年来英语学习越发有超越中文学习的趋势,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学习英语,整个社会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汉语。因此,未来的英语学习是否会翻转成为正项还有待观察。

 

9.举例说明同层次的元语言组分不同,在同一主体的同一次解释中,可能无法互相取消,此时会形成解释(或评价)漩涡。

 

 

例: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stroop效应(斯特鲁普效应),是指字义对字体颜色的干扰效应。一般认为,念字和说出字体颜色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百度词条)但从符号学角度分析,既看到字的颜色也同时获取字义,以“绿色黄字”为例,在同一主体的同一次解释中,这两者被视线捕捉,既感知到黄的字义,又感知到绿色的字体,两者处于同一层面,无法取消。我们可以解释它既是绿色也是黄色,因而形成了阐释漩涡。

 

2: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马桶设计。在使用过程中,既是一个功能性的马桶也是一把“演奏”中的小提琴,两者在同一层面,无法取消。同一主体在同一次解释中,形成阐释漩涡。

 

 


 

<!--EndFragme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26 00:11:55编辑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