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符号学论坛 http://www.semiotics.net.cn/index.php

符号学研究|叙述学研究|传播符号学研究|形式论|符号学学者|符号学译文|赵毅衡|首页|符号学论坛
共1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讨论]关于“潜在符号”、“无发出者符号”与“半潜在符号”的逆向思考

1楼
zhyh 发表于:2010-09-10 09:35:34
楼上,你的问题垒起来了。我们一个个处理。

符号学与传播学不同,在于传播学要求整个过程三元清晰,而符号学处理各种不完整符号。

你的第一点很对。

第二点:“自在物无非是被人符号化的结果。人看到自然并非自然向人表意,而是看自然的人用符号化的眼光借助“自然”这一事物向自己或他人表意的结果。也就是说,这里并非是一个“无发出者的符号”,而是发出者、传播者、对象都是自己。”

这是你的解释,你是科学人。绝大部分人(尤其古人),认为“天”是人格。我们要尊敬祖宗:宗教是严肃的符号活动。

我好像没有说过半潜在符号。按你的定义,恐怕没有,恐怕全是。
2楼
zhyh 发表于:2010-09-11 10:48:02
 “传播学和符号学似乎有较大的区别。传播学研究更重视传达,符号学研究更关心传达的可能性。”

有趣。愿闻其详。
3楼
zhyh 发表于:2010-09-12 19:12:56
传播学与符号学的区别。这是个大题目,要好好做文章。
4楼
zhyh 发表于:2010-09-13 09:26:23
“传播学是“传达”之学,而符号学“意义”之学”。

这很干脆。实际上是说:传播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
5楼
zhyh 发表于:2010-09-18 16:19:24
楼上说:“未有不同于发送者的接受者时,可以认为发送者身兼二职,即既是发送者又是接受者。在这种情况下,潜在符号的说法不能成立”。

这意思是,所有的符号都是自我符号。

其实不一定。写一首诗未发表,自己是第一接收者。但是印一批书发不出去,不能说自己都是第一接收者。
6楼
zhyh 发表于:2010-09-18 18:12:42
楼上的看法很有意思。

但是是否应当如此看:"对这些书为什么发行不了的一番解释"。

此时的符号不是书,而是书作为印刷品。

楼上如果看到过出版社灰尘覆盖大量积压的库房,就会明白,书籍作为物,实在是另一回事。
共1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32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