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符号学论坛 http://www.semiotics.net.cn/index.php
原作者,广告业务很熟,对理论却不太清晰。
把几种概念混在一道,说出了一个“富于学理”的怪论。
原则:理论再好,不能与常识矛盾。不然,恐怕搞错了理论。
我个人觉得作者混淆了几个不同的问题。
第一:“诗性滞缓感知”,这是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过来的。
但是陌生化只对比同一媒介的表现形式。“舞蹈是步行的陌生化”,不能说“舞蹈是散文的陌生化”。
因此,图像不是文字的陌生化。英文也不是中文的陌生化。
第二:“广告Logo追求诗性,所以广告用图像滞缓感知”。
恐怕广告Logo首先追求即刻的区别性。诗性反而会模糊区别性。
核心问题:Logo 与广告“英文化-图像化”,究竟在追求什么?我无法解答,只感觉LZ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