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符号学论坛 http://www.semiotics.net.cn/index.php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文件
中环学〔2010〕18号
关于举办“首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暨第22届国际易学大会北京年会
征文与参会报名通知
各有关单位:
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高级阶段。是人类反思300多年工业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弊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一种全人类正向之迈进的新型社会发展形态。党的十七大明确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央政治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我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诸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深刻的生态和谐思想,体现出与现代生态文明倡导的许多原则相契合的生态智慧,在指导我国几千年传统农业文明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创造出许多鲜活的成功案例。当前,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探讨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优良部分,丰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源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经中国科协批准,我会联合有关学术团体和机构拟于2010年10月16-19日在北京举办“首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旨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清洁、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会议在广泛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拟将传统文化研究中较成为体系的易学作为一个重点领域,深入研讨如何从易学研究的成果中吸取生态的智慧。为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还将联合国际易学大会同期举办“第二十二届易学大会北京年会”。会议希望与会者能站在历史的至高点,用全球共赢的目光审视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以科学、公正、辨证的观点去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精髓,把东方传统思辨和文化与现代科学、现代文明做一个有机结合,以指导人们行为,创建一个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为充分做好本次会议的筹备工作,现将会议的有关征文和报名通知如下:
一、 会议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国际易学大会
承办单位:
北京明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生态文明建设学术顾问(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 中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院 长 |
王玉庆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理事长 |
王如松 |
中国生态学会 名誉理事长 |
卢 风 |
清华大学哲学系 教 授 |
孙佑海 |
最高人民法院政策研究室 副主任 |
任官平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秘书长 |
朱 坦 |
南开大学 教 授 |
张曙光 |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 院 长 |
陈志尚 |
中国人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 教授 |
杨通进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研究员 |
姜鹏明 |
北京绿创环保集团 董事长 |
夏 光 |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主 任 |
姬振海 |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 厅 长 |
钱俊生 |
中共中央党校 教 授 |
温铁军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院 长 |
彭近新 |
原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 教 授 |
黎 鸣 |
自由学者 |
易学研究学术顾问:
汤一介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拟请)
唐明邦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刘大钧 中国周易学会会长
张志春 河北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教授
李书有 南京大学周易研究所所长、教授
霍斐然 中华易学科学院研究员
张晓雨 山东周易研究会会长
张志哲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茹呈智 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秘书长
二、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0年10月15日—19日(15日全天报到)
地点:北京京丰宾馆(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61号)
三、会议议题
(一)生态文明、全球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
1.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
2.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政策和制度
3.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技术支撑
4.适应生态文明的伦理和价值观
5.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人的发展和人学
6. 区域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7.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及其他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和文化资源
2.和谐理念在立法、政策、经济、教育等社会实践领域的运用
3.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研究
(三)易学与生态环境保护
1.周易文化的理念、思维和哲学基础
2.周易文化与环境伦理、生态环境保护
3.易学发展与现代科学思想
4.易理与城市经济发展、企业环境经营
5.易学逻辑与建筑文化、人居健康
6.易理像学发展与研究
7. 易学逻辑与医学、数学以及其他学科
四、征文要求
(1)论文字数在5000字以内,包括中、英文摘要。论文以中文为主;
(2)采用A4纸规格(210mm x 297mm),版芯尺寸为150mm × 220mm;
(3)标题用小三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4)题目下方为作者姓名、单位和通讯地址。作者单位下方为论文摘要(300字以内)和关键词,须有英文摘要。
(5)参考文献放在正文结束后空一行的下方,书写格式如下:
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年份,卷(期),页码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年份,页码
(6)论文来件一律不退,请留拷贝,文责自负。
(7)每位作者投稿数量不得超过2篇。
(8)提交论文截止日期:2010年7月30日
五、联系方式:
1. 首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秘书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联系人:韩 超、赵 槟
电话:010-62219863
传真:010-62218434
附件:《参会回执表》
二〇一〇年四月一日
主题词:传统文化 论坛 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0年4月1日印发
附件:《参会回执表》
二〇一〇年四月一日
主题词:传统文化 论坛 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0年4月1日印发
附件:
首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
暨第二十二届国际易学大会北京年会
参会回执表
单位名称 |
|
邮 编 |
| |||
通讯地址 |
| |||||
参会代表信息登记 |
姓 名 |
部 门 |
电话/手机 |
电子邮箱 | ||
|
|
|
| |||
提交论文 情况 |
| |||||
注:1. 请于2010年7月30日以前将回执通过电子邮件返回我会;
2. 电话:010-62219863; 010-62218434 ;
联系人:韩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