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覃霞评陆正兰译《音乐符号》

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但是面对音乐,尤其是纯音乐,我们不禁要问:音乐是否有意义?音乐作为一个符号如何表意?埃罗.塔拉斯蒂的《音乐符号》不仅将音乐学与符号学相结合,还吸纳了许多其他学科的前沿思想,为我们真正理解音乐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

覃霞评陆正兰译《音乐符号》

作者:覃霞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1686    2018-09-18 11:13:52

 覃霞评陆正兰译《音乐符号》

 

书籍信息:(芬)埃罗·塔拉斯蒂著

译者:陆正兰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5.01

ISBN号 :978-7-5447-5145-2

 

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但是面对音乐,尤其是纯音乐,我们不禁要问:音乐是否有意义?音乐作为一个符号如何表意?埃罗.塔拉斯蒂的《音乐符号》不仅将音乐学与符号学相结合,还吸纳了许多其他学科的前沿思想,为我们真正理解音乐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

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围绕音乐作为符号这个主题,将音乐史放入符号学视域中进行探讨,并对音乐符号学这个学科的基本原理作了历史梳理和总结。第二部分从生物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音乐的有机性,音乐与性别、音乐中的形体和姿势意义以及音乐中的身体性和超越性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音乐的文本身份和音乐实践。

请想想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差异:你喜欢勃拉姆斯吗?你理解勃拉姆斯吗?一个人可能喜欢他的音乐,享受但不理解他的音乐” ,关于对音乐的理解过程,塔拉斯蒂在书中从十四个方面去展开了讨论。概而言之,在塔拉斯蒂看来,音乐作为一种交流性的符号,首先具有外部交流的功能,不同的主体通过分享共同的符码,不仅可以理解音乐,还可以达到相互理解。其次,理解音乐也具有自交流的功能,聆听或演奏音乐行为,意味着直接返回自身,回到一个人的内部世界,并在心理层面上,在神经和其他身体过程中引起变化” ,也就说音乐的理解过程也是个体自我理解的认知过程。可见,理解音乐实际上也是理解存在,即理解我们自身和这个世界。

音乐作为一个符号,也意味着它是一个符码,是一个象征符号系统。所以要理解音乐如何表意,就要求不同的主体(包括作曲家、演奏家、听众等)有共同的解码能力。在塔拉斯蒂看来,音乐的理解还应放在情境之中,分析不是把音乐看成一个线性系统链,而是看成由多部分组成的混合情境” 。音乐虽然抽象,但也绝非绝对自律。音乐的内部语言常常是有其言外之意的,如在瓦格纳的歌剧中,《罗恩格林》中,仅仅A大调主音就传达了圣杯的气氛;在《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瓦尔哈拉Walhalla)的动机和弦,牢固的锚定在降D大调上;剑的动机大部分出现在C大调上

但仅仅理解音乐自身文本的所指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音乐所创造的情境当中找寻意义。音乐情境由世界、主体、意识组成,三者处于持续的对话过程中。在音乐情境中,塔拉斯蒂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区分一个音乐情境是主动情境还是被动情境,就在于主体是否有创造性的行动。在音乐中亦是如此,行动符号是具有创造性的语言,而事件符号则偏向于常规化。如贝多芬《田园交响曲》最后乐章的结尾部分,首先是一个简单的终止式和弦行进:I-VI-V\V-V-I,这是一个很常见的事件符号。但最后此尾句重复时,扩张变成了色彩丰富的第九和弦, 这个和弦的出现就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行动符号。

音乐作为一种演示型叙述,就不得不研究音乐中的形体和姿势意义。在探讨音乐中的身体符号时,塔拉斯蒂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其分为像似符号、指示符号和规约符号,还要考虑使用符号的主体。以肖邦的音乐为例,作者认为肖邦的音乐不仅是只具有女性的气质,通过分析《F小调幻想曲》,他总结出35种身体言说方式。不同类型的音乐有不同类型的主体,但是在肖邦的音乐中,常常是多个主体共存。由此作者认为肖邦超越了社会身体” ,这一点也可以与第三章讨论的行动符号相联系。肖邦的音乐很少严格按照音乐体裁的规定来发展,如在小夜曲中也会引用波洛涅兹舞曲。所以在作者看来,肖邦的音乐中不同的言说方式背后存在一个超越性主体,不仅超越了社会身体,也超越了社会规范。

一直以来,因为音乐很抽象,所以被认为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少表意的,但音乐学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音乐内部语言的分析,更要探索音乐的意义,即音乐与人、与世界的关系。塔拉斯蒂的《音乐符号》将音乐放在多个视域中去探讨,音乐与符号、音乐与身体、音乐与社会、音乐与哲学等等,不仅为我们理解音乐的意义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音乐学研究打开了全新的视野。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覃霞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