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潘鹏程评陆正兰等译《论无意味——后物质时代的意义消减》

作为一名符号学家,莱昂内必然有自己回应的角度,复原、协商、共享、取悦、真相,当我们把这些抽象,甚至因为古老而显得无趣的词汇重新置放于当下的语境中时,会发现它们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仍然能够对置身于后物质时代的每一个人进行启迪。这种启迪,是莱昂内新书《论无意味——后物质时代的意义消减》最大的价值。

 评莱昂内《论无意味——后物质时代的意义消减》

潘鹏程

 

在引言中,莱昂内为专著的理想读者进行了速写,“这本书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这样一些读者,他们日益感到自己日常生活越来越被无意义所包围”(2019p.1)。而为了解答后物质时代的意义消减,必须回应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不断前行的数字化生活,是如何将主客体及主体之间的关系转变成空洞的刻板印象的?存在感的明显缺乏,与当代一些‘迷狂’现象有着怎样的因果关系?”(2019p.1)。通常来说,对一本书的介绍应该从文献综述开始,从知识考古学的角度为文章的读者解释清楚论点与论据落在何种谱系之中。但引发莱昂内思考与他想要回应的种种,每一天都鲜活地发生在我们的周围世界之中。网络蛮喷、数字地位之战、图像话语霸权、无休止的消费与购物、日复一日的惯例、越来越商品化的饮食,所有这些话题,我相信当下的每一个人都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提取出无数的例子来进行呼应。作为一名符号学家,莱昂内必然有自己回应的角度,复原、协商、共享、取悦、真相,当我们把这些抽象,甚至因为古老而显得无趣的词汇重新置放于当下的语境中时,会发现它们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仍然能够对置身于后物质时代的每一个人进行启迪。这种启迪,是莱昂内新书《论无意味——后物质时代的意义消减》最大的价值。

专著大体上采取主题之间并列的方式组织文本,除引言与结论外共计十一章。虽然专著的标题中可见的关键词是“意味”与“意义”,但细读之下可以发现,从“交流”这个角度切入,整本书对社会文化的回应显得清晰而明了。

第一章“无意味的装框:无意义的符号类型学”是一个必要的知识型说明,作者从自己在日本乘坐公交车的事例谈起,希望在书的开端部分先讲清楚自己所谈论的话题意味着什么。借助皮尔斯的符号三分,作者将无意义分为三类,与规约符号结合的无意义意味着不可破译、与像似符号结合的无意义意味着忽略对象、与指示符号结合的无意义意味着“对某人而言在某方面代表着某事物”的“某人”和“某物”均被忽略了。以上三种情况中,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没法达成意义的合理交流,能够感知到符号是有意义的,但是究竟是什么,无法领会。而无意味的符号则意味着“无论在哪方面,都既不代表事物,也不指向对象,这也意味着:它不再是符号而成了物。”(2019p.12)。带着这个理解再回头看标题,作者想要论述的主题就很清晰了——后物质时代,因为种种交流的被阻碍,意义向着无意味消减,符号向着物退化。

但同时,作者强调,指出这一现象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想要强调我们需要重新找到意味。意味可以重新觉醒,生活可以重新充满意义。莱昂内举了一个例子,讲沉沦于无意味的教授如何重新领会到意味,“当他们可以就一个深入话题和学生讨论时,当他们能读一本新书时,当他们花时间在文章中构思出一个漂亮句子可能长存于世时,他们的生活会变得多么明亮。”(2019p.20),进而,他认为“在日益被数字序列所主导的世界里,重新激活的意味,需要以不同的形式勇敢地回归物质世界:面对面地与某人会面,而不是向他或她发送数字信息;欣赏风景,而非一味地拍摄数码照片;用手写作,而不依靠数字设备进行绘画;在尝试将它们归类为数字集群之前,先要欣赏现实的奇特性。”(2019p.21)。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意义消减的后物质时代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被时代裹挟,人类仍然需要想办法对抗数字序列的霸权,需要重新发现生活的光芒。反过来看,当我们在一种对抗中寻找到意味的时候,往往我们能更加认识到意味的珍贵,能更加领会到意味的美妙。这亦是时代给予的机会,存在于混沌黑暗中一线光芒。

作者用第二章到第七章六个部分的篇幅来对整个社会意义消减的典型现象进行了描绘与分析。首当其冲需要讨论的,是网络蛮喷问题。很显然,这是数字时代中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困扰,对网络公共空间为什么充斥着混乱与愤怒是每一个人文学者都需要回应的问题,对于符号学家而言,这更是不可逃避的话题。首先,莱昂内将网络蛮喷与挑衅行为进行对比,指出网络喷子“寄生于对他人创造的话语片段的回应之中”(2019p.24),他们“抨击某人时,我不在意我说了什么,在意的是这些话背后潜在的情绪反应,也不管这是何种反应。”(2019p.25)。接着,作者把网络蛮喷与开玩笑进行对比。首先,作者指出,幽默的意义在于“意识到可以通过改变他者的心态来控制他者”(2019p.25),而蛮喷呢?“不同的是,成功的反讽对话要求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都承认两者所说的话,而成功的网络蛮喷意味着只有信息发送者及喷子社群才会意识到,他们的表达中并不具有有价值的内容,而信息接收者则坚信内容和表达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因此,网络蛮喷对接收者而言,不是出于交际性质的玩笑,其根本目的不是有趣地调侃他者,而是恶意嘲笑。”(2019p.26),这是一个极为精准的判断,通过对比将喷子只顾情绪发泄的丑恶形态描绘得清晰无比。接下来是网络蛮喷与防御性匿名的对比,作者指出喷子利用了网络的匿名性,其目的是“随心所欲地按下使你情绪爆发的按钮,你的愤怒便是我的愉悦。”(2019p.28),进一步指明了喷子的诉求究竟是什么。而在与公共话语的对比中,作者则强调“数字大众有些类似那些兴高采烈地去观看公开处决场面的人。”(2019p.29)、在与论战的对比中,作者则强调喷子“不断增强对话者的愤怒情绪,从而取悦其如虐待狂般的观众”(2019p.30)、在与谎言的对比中,作者强调喷子们“使用不合逻辑的推理、重复、恳求、争吵和人身攻击等方法,以此巧妙地勾连出一串逻辑错误,构成一种反修辞手法。”(2019p.30)。在种种对比之中,莱昂内通过精准的语句将网络喷子的形态清晰描绘,而在最后,作者深入现象的背后,对网络喷子的成因也进行了精确的分析。他指出,”在传统的交流场所中,喷子们感到无能为力,他们无法说服任何人、任何事,更糟糕的情况是,任何事、任何人也不能将其说服。他们唯一被允许做的,就是破坏对话机制,如同一个无法逃脱被杀而推翻棋盘的玩家。”(2019p.33)。这意味着,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暴力实质上源自网络之外的去势,喷子只能选择极端的手段进行报复,而这种报复则引向了下一个需要关注的话题,网络空间中的地位之战。

关于网络空间中的地位争夺,作者在一开篇就明确指出,“其中立场的确立更多地取决于句法逻辑而非语义逻辑。”(2019p.35),这意味着,合理的交流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现实与理想,往往背道而驰。在第三章中,作者用201517日巴黎发生的恐怖袭击为案例分析网络空间中的地位之战是如何进行的。“割裂”、“相对性比较”、“模糊性讽刺”在匿名性的保护之下繁荣在在缺乏责任的网络空间之中,“通过否定实现分化,通过对比践行分化,通过讽刺引导舆论”(2019p.53),意见领袖们通过对阴谋论的支持来“寻求差异和获取价值”(2019p.54),因为对于现代人而言,“他们渴望通过支持非主流的现实表现,从而获得更强烈的身份认同感,这比人类的同情心更具号召力。”(2019p.54)。借助符号方阵,作者对地位之战中的句法进行了凝练的分析,最后得出了一个令人悲观的结论,“21世纪的舆论不再受制于身体、社群、类型、网格以及解释方式,而是受制于游戏中的句法立场,其中各种观点以不同的方式相互对立,似乎已经失去了真心。”(2019p.59)。同时,作者充满人文关怀地指出,“揭露这种满是喷子的社会,所带来的不人道后果,是当今符号学及其意味探索的紧迫任务之一。”(2019p.59)。任何缺乏问题意识的学术研究都经不起反复品味,对于人文学科而言,理论不应该成为束缚研究的框架,而是应该变成回应社会问题的显微镜。人文学者对回应社会中的种种问题负有责任,这不仅关乎研究的价值几何,更关乎学者自身对时代是否有着热情的关切,是否有着对人类共同体真诚回应的愿景,缺失了这些,研究便只是空中楼阁。莱昂内的态度,其价值已经超越了专著本身。

后物质时代的意义消减当然并不仅仅体现在网络蛮喷问题上,图像、购物、惯例、饮食,这是另外四个莱昂内论述的问题域。通过作者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无意味早已充斥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之中,只是对日常的沉沦,让人们习惯而不自知。

对“图像无意味”,作者用“数字完美的乌托邦”来形容。通过与艺术作品的对比,作者指出,数字图像的基本单位像素“必须具有潜在的、完全相同的特征,尽管这种潜能背后,可以依据颜色和亮度的不同参数实现”,并且“以方形结构为特征,其形状和技术功能,恰好实现了一种相反的效果,即将其转变成向心的可视化元素,它无法将视觉主体性扩展到临近的其他像素上……必须完全服从于程序,被激活或失效。一个不服从图像整体性的像素不再是其组成要素,而是一个出了故障的像素。”(2019p.65)简言之,像素根本不具有主体性,而受到数字图像控制的人们,主体性是否会在一种同化中消失呢?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作为对比,作者用砾石、沙砾、卵石和沥青、花圃、纺织品进行性了与数字图像的对比。在对比之后,作者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结论,“在前数字时代的视觉艺术作品中,观看者体验到的是一种舒缓甚至活跃的自然世界的回声。而在数字环境中,自然运动的随机性与文化形态的演算之间的辩证逻辑被消耗殆尽,为了颂扬后者而不利于前者。”(2019p.86)。充斥着冰冷显示器的后物质时代,我们该如何去再次挖掘独特性之美?

对“无意味的购物”,作者用“后物质时代的庙宇”进行概括。数字化最终催生了无差别社群,购物成了一种无意味的仪式,“金色的灯光把商品从纯粹的物品变成了个人仪式的摆设、无声的朝圣圣物,既无所属社群,也没有超越的男人和女人可以通过时尚的礼拜仪式展示他们的个人崇拜。”(2019p.97)。

在第六章,作者将惯例与仪式进行对比,指出“在仪式和惯例中,主体都摆脱了选择意义和存在路径的负担,这样,他们就能享受到一种完美的习惯性归属的宁静。”(2019p.106)。这种宁静,往往意味着对无意味的沉沦。在第七章中,作者指出饮食本身已经被符号攫取了本体,人们紧张地通过饮食来证明着自己的存在,“这就是一个紧张地吮吸着乳汁的人类,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害怕把嘴唇从世界的乳房上分开,唯恐他的渺小会在第一次禁欲时吞噬他的存在。”(2019p.127)。

从第八章到第十一章,作者从自己的角度为时代病开出了药方,复原、协商、共享、取悦,面对后物质时代的意义消减,我们并不能坐以待毙。作者强调要通过对奇特性的复原来反对“僵化将生命的奇特性压缩成可量化的网格。”(2019p.139)、通过强调对话、妥协和达成协议来表明“无论技术多么巧妙,语言领域中的问题均不能通过技术来解决。”(2019p.155)、通过强调共识是“共享的意义和共享的矢量”(2019p.166)倡导一种合理的交流、通过强调“抑制自己的愤世嫉俗、自恋、嫉妒,并共享一种方法,我将自己的观点提供给我自己认可的共同体。尽管这种方法可能并不完美,尽管它可进行完善,但这种方法仍能创建一种主体间的识别空间,在次,始终可以识别解释的正确性。”(2019p.184)来指出如何寻求一种合理的解释,一种对社会而言合理的方法。

在结论部分,莱昂内回到了对格雷马斯的探讨,但这一探讨并不是简单的想寻求方法论上的建构,而是为了去挖掘格雷马斯符号学理论中“理性的热情”(2019p.186)。笔者认为,对何为真相以及符号文明冲突的探讨,可以进一步凝练。回望整本专著,从引言到结论,实际上“交流”二字一直贯穿其中,如果要为整本书选择一个关键词,那么“交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意义消减的反抗,对意味的重新挖掘,有赖于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媒介中摆脱出来,我们需要恢复对物质奇特性的感知,而不能永远沉沦于数字媒介的无意味之中。我们需要重新启迪人的本性,重新去寻找共同体对话的能力。重视奇特性、协商、共享、解释,而不是让网络蛮喷式的无意味充斥整个公共空间,不能让一切交流最后都只是彻底的暴力。我们需要重新明确交流的价值,需要重新明白人性的价值。

 

引用文献:

莱昂内(2019.论无意味——后物质时代的意义消减.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