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刘娜评李卫华《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

至今,比较诗学在中国的研究已不断发展,涌现出大量的成果。纵观现有的研究,尽管成果丰富,但仍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第一,研究模式趋同,重理论体系的建构而忽视具体问题的分析;第二,对方法论的误用,将比较误读为简单的类比,缺乏深入的探讨。李卫华教授已敏锐地意识到研究的局限,其著述《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以独到的眼光,走出体系建构的研究框架,从具体的问题入手,关注中西文本理论中的共同问题,同中辨异、异中求同,实现中西诗学的对话,为比较诗学纵深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刘娜评李卫华《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

作者:刘娜  来源:符号与传媒  浏览量:1858    2019-09-06 22:30:10

评李卫华《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

刘娜

书籍简介

  书名: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

作者:李卫华 

  出版社:中国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1

 

  ISBN:9787520327978

 

一 引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比较诗学研究逐步走向自觉的道路。在黄维樑、叶威廉、曹顺庆、乐黛云等学者的努力下,比较诗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比较诗学的研究,至今,比较诗学在中国的研究已不断发展,涌现出大量的成果。纵观现有的研究,尽管成果丰富,但仍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第一,研究模式趋同,重理论体系的建构而忽视具体问题的分析;第二,对方法论的误用,将比较误读为简单的类比,缺乏深入的探讨。李卫华教授已敏锐地意识到研究的局限,其著述《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以独到的眼光,走出体系建构的研究框架,从具体的问题入手,关注中西文本理论中的共同问题,同中辨异、异中求同,实现中西诗学的对话,为比较诗学纵深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二 主要内容

在引言中提到“‘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属于比较文学中的‘理论研究’,文学理论中的‘比较研究’……本课题又属于‘比较诗学’研究中的‘范畴比较’,关注的是中西诗学中有关文学文本的理论范畴。”(李卫华,20181)因此,本书依据细读文本的特点,将文本分析分为语词分析、结构分析、语境分析三大步,并从中西文学文本中提炼出八组具有可比性的范畴,进行深入考察。

根据所提炼出的八组范畴,本书围绕文本理论的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分别是:细读与熟读、语词分析、结构分析、语境分析、中西风格论比较。

第一章从话语形式、话语内涵和话语功能对新批评的“细读”和宋代诗学中的“误读”展开比较研究。尽管新批评并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新批评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影响深远,其理论价值不可忽视。“细读”作为文本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文学文本中的基本范畴,自然是本书研究的对象之一。本书作者以丰厚的学术修养对“细读”和“误读”进行了阐释,指出“‘细读’是在明确的原则、角度和步骤的指引下,通过对文本细致入微的分析所得出的科学化的结论。‘熟读’是将个体生命完全融入文本之中,所获得的对于文本的审美价值的感悟和体验。二者既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又殊途同归。强调细致深入地反复阅读经典文本,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李卫华,201858

第二章语词分析。许多学者都已意识到文学文本分析的传统模式——“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内容——艺术特色”,阻碍了文学文本研究,但是在选择从语词入手分析时却陷入误区,认为语词是形式技巧,不值得进行理论研究。本书作者首先纠正了对语词的误解,提出“语词既是文学的形式,也是文学的本体”的观点,(李卫华,201860)随后对两组范畴进行集束式的分析。所谓“集束式”时指“将中外理论旨趣的数个范畴放在一起,寻求它们相互成全的可能。”(李卫华,201862)这也是作者在分析方法上的变革与创新。

第三章是关于文本分析的核心内容,结构分析。本章首先就金圣叹的“形迹——神理”与兰色姆的“构架——肌质”进行比较,认为二者在思路上不谋而合,并且“无论兰色姆的‘构架——肌质’说,还是金圣叹的“形迹——神理’说,都在提示我们,艺术并不是先有了某种内容,再用某种形式去加以表现,而是通过赋予某种材料以形式,从而达到对美和实在的拉近。”(李卫华,2018128)紧接着本章从中西比较的视野出发,以作为人类体验的时间的三维为切入点,对“犯中求避”与叙述学中的叙述频率进行相互阐释,不仅揭开“犯中求避”被遮蔽的理论内涵而且以中国传统文论丰富西方的叙述学理论,实现真正的中西双向阐发,平等对话。

第四章语境分析中涉及到两组范畴。第一组是金圣叹在评点《西厢记》时提出的“文文相生”与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二者皆涉及文本之间的关系,将二者相互发明可以重新审视并挖掘二者的理论内涵;另一组是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与“新批评”理论家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的“意图谬见”,通过比较两个截然不同的理论范畴使学界对文学作品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有更为全面的理解。

第五章中西风格论比较独具特色。西方的风格(style)一词难以与中国的风格理论范畴相对应,一直以来都是风格学界研究的难点。本章不再沿袭传统的风格理论范畴一一对比的研究模式,而是从风格理论的三个基本问题,即共性与个性、主观性与客观性、描述性与评价性出发,深入考察范畴提出的学术背景,打破学界对风格的固有认知,还原其本来面目。

三 研究特色

研究的问题意识。马克思有一段经典名言:“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每个问题只要已成为现实的问题,就能得到答案。……问题是时代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1995203)本书中体现了作者强烈的问题意识。在研究的过程中并不拘泥于固有的模式,而是聚焦于具体问题,正如引言中所提到的“本书试图以中西文学理论共同关注的问题为纽结点,以范畴为切入点,以解决我国文学理论界当下的实际问题为着眼点。”(李卫华,201818)从这些具体的问题出发,引发对中西比较诗学的思考。

难能可贵的是,本书作者不仅提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如:为什么从文本理论入手?文本理论范畴包括哪些?中西文本理论范畴的可比性是什么?怎么进行比较等问题?而且本书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展示了其深厚的学术积累。

研究的方法论意识。何谓“比较”,如何进行“比较”,一直是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研究方法的难点。很多学者容易陷入进行类比或比附的误区。这主要是源于对“比较”缺乏深入的认识。乐黛云先生曾指出“‘比较不仅仅是一种基本的方法更是一种视野、一种精神、一种自觉意识是对研究主体的一种要求。(乐黛云,199856本书作者显然对比较方法论有深刻的认识,在研究中明确了中西文本文学文本范畴的可比性,采用双向阐发的研究方法,在文本的具体分析中,实现理论与文本的双向互动。本书既有对理论问题的缜密演绎,又有对创作现象的独到分析,闪烁着思想的火花,使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的“比较”深刻且具体。

研究的求真求实精神。部分学者在进行文学理论的比较时缺乏对术语根源的追溯,而是仅根据术语的表面意思进行简单的比附研究。例如国内大多数学者在研究风格时,不约而同会将布封的“风格即人”与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如其人”相提并论,认为二者的内涵是一致的。作者将这两种风格论还原到所产生的历史语境中,通过细读文献资料,澄清了范畴的内涵,纠正了学界对这两种范畴的双重误读。

四 结论

   《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既是文学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也是比较诗学的重要探索。本书作者凭借自觉的比较诗学的意识,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渊博的学术修养,通过对文学文本理论范畴的跨文化阐发,避免对某些理论的误读,使我们能更为辩证地审视中西文学文本理论;更为重要的是,本书通过中西的相互阐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西诗学的深层次交流与对话。

 

参考文献:

[1]李卫华:《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8年。

[2]马克思:《集权问题》,参见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