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童军宝评赵毅衡著《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

何谓“真知”?赵毅衡《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生成》一书,以意义形成路径为主线,搭建了意义产生、经验化、社会化理论框架,为我们理解意义、阐释意义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论。此外,作者在“真知与社群”一章中梳理并探讨了前人有关真知的种种成果,包括符合论、融贯论和社群真知,为我们界定“何为真知”提供了判断标准。

童军宝评赵毅衡著《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

作者:童军宝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1381    2021-03-13 20:20:36

 何为“真知”?——童军宝评赵毅衡《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

童军宝

    追求真知是人的意识活动的最根本的动力,人类从未停止追寻真知的脚步。符号学讨论的‘真’是一个意义问题,关心的是符号所传达的意义是否符合发出者和接收者所认为的诚信。人追求意义的意向性,不可能接受明知为伪的意义,意识只接受对它‘显现为真的’意义给予,不然意义过程无法完成。[1]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新闻传播领域,新闻从业者付出相当的努力及代价以探寻事件的真相;在文学作品的品阅读过程中,读者常常为了探究故事中的真相而废寝忘食。

    那么何谓“真知”?赵毅衡《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生成》一书,以意义形成路径为主线,搭建了意义产生、经验化、社会化理论框架,为我们理解意义、阐释意义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论。此外,作者在“真知与社群”一章中梳理并探讨了前人有关真知的种种成果,包括符合论、融贯论和社群真知,为我们界定“何为真知”提供了判断标准。

一、符合论——文本与经验世界相符

    赵毅衡指出,在哲学符号学中,真知是意义活动的必要条件。意识追寻意义的意向性,就是追寻真知的意向性,意识不可能追寻明之为假的意义,为获取意义,意向性背后的动机必然是获取真知。对于真知标准的界定,大多数哲学老师和学生拥护都是“符合论”。“符合论”认为,语句的真不在于他与其他话语的关系,而在于它与客体、世界的关系,在于它与客体在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况的符合。[2]也就是说,一个认知的陈述如果是真知,就应当摆脱个人偏见和社会偏执,与事实相符。

    但“符合论”本身面临着两个困难,一个是关于“符合”概念的,一个是关于“事实”概念的。 其中第二个困难最为根本,因为一旦它成立,符合论在原则上便不可能;而如果符合论能对它进行好的辩护,则“符合”概念的困难仅是一个技术难题,符合论原则上能够成立。[3]意义是意识与对象的联系,是意识对于对象的“再现”,而“再现”的过程往往受到主体认知局限性与社会文化等种种框架的影响,“再现”的过程必定也是主体介入并对对象“加工”的过程,因此要求意义完全“符合”事实,几乎不可能。在新闻实践中,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新闻能够对事实进行客观真实的还原,然而新闻从业者如何努力,新闻都只能片面地反映事实的某些观相,而从业者的个体立场与价值观也难免藏匿与新闻文本的字里行间,新闻的舆论引导也正是在如此潜移默化的过程重视实现的,因此“符合论”仅仅只是新闻实践中难以达到的理想状态。也正如皮尔斯所说,“相似性上升到最高点”,就成为此人的本人,就不再是相似符号,真知就不再是“与事实相符”,而成为了事实本身,“符合论”在此便难以立足。

二、融贯论——文本逻辑之自洽

    真实可以来自于与外部“事实”的相符,即“符合论”,也可以来自文本内的一致,即“融贯论”。“融贯论”认为,人判断真知的标准之一,就是文本中各元素的逻辑上一致,各元素互相支持。而文本内真知的最主要保障,就是“区隔”的存在。在同一区隔之中,文本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此时文本外的世界被暂时搁置了,再现不为再现,虚构也不呈现为虚构,而是呈现为这个文本世界中的事实,这是区隔的基本目的。因此,符号表意所陈述的事实,无论是否符合文本外的经验事实,只要实现同一文本中各元素之间的融贯,便是真知。另外,文本的内部融贯,还包括文本与自身体裁要求的融贯。也就是说,文本是接收者为解释的合理性而建立起来的,要找到解释有效性,只能通过接受者与文本互动。而要实现文本内真知,必须依赖读者对文本内因素融贯的读法。

    需要指出的是,文本内真知不止于狭义的文本中,也在于文本与必须进入解释的伴随文本因素之间的呼应和融贯性。伴随文本与全文本,实际上是文本间性的具体化。读者的获义意向性,就是在文本间寻找一个“证实条件”,而不一定要符合客观经验真理。而能让社群接受着愿意接受的”文本间真知“,可以分为筹划真知、文本间真知、心理真知和文本形式真知四种,这四种“文本内间接真知”的求证过程虽需要延伸到文本之外,它们的逻辑基础都是“与某种更大的范畴相融贯”,但这种“更大范畴”的真知,处于接受与解释的潜在背景中,不一定要在本次意义活动中证明。接受者可以在文本内,在文本间,找到同一文本的区隔框架,在这个框架内符号元素构成一个具有合一性的整体,从而自称一个世界,真知在这个文本边框内得以立足。例如,漫威公司因财务危机曾将蜘蛛侠、金刚狼等超级英雄版权卖给了其他公司,在此期间这些英雄脱离了漫威宇宙世界,即脱离了原本的文本区隔框架,也难以作为真知立足于文本之中。近几年,漫威公司又将这些英雄的版权一并收回,各个英雄所在世界的文本于漫威宇宙世界的文本再次打通,英雄故事在漫威宇宙世界的文本框架中再度成立。

三、社群真知——社群性“一致”意见

    皮尔斯认为:符号的目的就在于表达事实,把自己与其他符号相连接,使得解释项能够接近完美的真知或绝对真知,也即接近真知的每一个领域。因此,真知是群体探究的结果,是长期依据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人最终会达到的“社群性一致意见”。

    皮尔斯所坚持的是“社群真知”,他对于真知的界定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首先,真知作为一种“意见”,意味着真知是一种有关实在的“再现”,而非作为“对象”的“客体事实”本身,这也是“社群真知”与“符合论”的重要区别;其次,“真知”作为“一致”意见,表明“真知”并非个体行为,而是探究社群交流、对话、协商的产物,是社群意见相融的产物;再次,真知是群体“长期”探究的产物,对真知的追寻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4]也正因如此,世代延续的社群是探寻真知的重要保证,个体的解释实践由于无知、懒惰、死亡终究会停止在某一特性解释之上,而只有探究社群加入意义的解释,符号意义的延续与演化才能在时空上得以延续,保证无限衍义,使得解释项能够接近完美真知。

    《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一书中所讨论的“符合论”、“融贯论”与“社群真知”,为我们探究“真知”的界定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但我们不难发现,“符合论”在当下越来越难以作为“验真”的有效手段。后真相时代,新闻愈发呈现出动态发展的态势,新闻在公共合意与持续探究中逐渐接近事实原貌,但仍不能断言新闻就是事实本身,新闻文本永远无法还原事实细节的无限丰富性,因而“符合论”难以作为判断新闻真实的标准。广告必须述真,受众没有理解接受明知是伪的广告文本。而广告普遍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段,广告中许多内容难以在经验世界中进行验证,因而也难以用“符合论”来判断广告真实[5]。显然,“融贯论”和“社群真知”更能作为判断当下各类文本述真与否的更优标准。

 

参考文献:

[1]真知与符号现象学[J].赵毅衡.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

[2]逻辑哲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陈波,2000,187

[3]符合论 VS 融贯论?[J],李主斌.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9)

[4]从“符合事实”到“社群真知”——后真相时代对新闻何以为“真”的符号哲学省思,李玮,蒋晓丽.现代传播,2018(12)

[5]从符合论到社群真知观:广告真实的符号学分析,饶广祥,刘玲.国际新闻界,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