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交流叙述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作者:王委艳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2945    2013-11-30 22:07:58

 

 摘要:叙述学关于交流的论述在叙述学诞生之初就有,但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研究。查特曼的叙事-交流情景图示则是一个突破,并得到后来很多人演绎。修辞叙述学对叙述的修辞性交流论述较为充分。在叙述转向和广义叙述学(符号叙述学)背景下,叙述的交流性越来越成为一种核心特性,因此,建构交流叙述学正逢其时。交流叙述学(Communicative Narratology)以经验视野的“梭式循环”(Shuttle loop)为基础,以文本内、外“双循环交流”(Dual cycle communication)为研究内容搭建交流叙述的研究框架,其研究对象即为所有叙述类型中叙述交流的内在交流与运行机制,同时将这种研究置于广阔的文化、历史视野之中。
关键词:交流叙述学,经验视野,梭式循环,双循环交流。
 
交流叙述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叙事类型中参与者(作者、叙述者、受述者、接受者等)如何以叙事文本为中心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即他们之间的内在交流机制。交流叙述学关注叙事交流中施受双方的经验以及经验如何影响各自的交流行为的。任何叙事作品都存在一种经验传承链条,这种传承链条中的核心就是经验视野,经验视野的传承遵循一种“梭式循环”。任何叙事文本的作者都会经历经验学习过程,即都会经历自己的读者阶段,当这种携带各种经验的“作者式读者”进入叙事文本的接受状态,并在接受过程中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改进、修正,当这类读者进入创作,他会把他的这些经验以各种方式表达在他所创作的文本之中,从而完成经验的传承。也就是说,作者与读者并没有一条“鸿沟式”界限,在叙述交流中,二者会在历史意义上相互转化。“梭式循环”并非是一种圆形回溯,而是携带交流影响因子的动力线在折返回作者过程中时空已经发生改变,动力线所携带的影响因子会议不同的身份和姿态进入新的文本,从而完成一种动态循环,经验视野的传承就会在历史的累积中完成。梭式循环沿着时空轴进行循环运动,形成文本发展的内在逻辑动力,其中的时空的变动的,因此,梭式循环的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有时,循环的某些环节时空会减缩,尤其在当今网络、广告、影视、新闻等叙事类型中,时空减缩明显,经验传承变得快速。
以“梭式循环”为基础,我们发现,叙事文本存在两种交流循环图式,即文本内循环图式和文本外循环图式,这种双循环交流图式构成叙事文本交流层次,但这两种循环并非互不相容,而是在叙述交流过程中会出现“跨层”交流现象,从而使叙述交流呈现出复杂状态。
其一,文本内循环包括两种循环模式,1,人物——人物;2,叙述者——受述者。两种循环模式中的交流双方并没有方向性指示,因为两种模式的交流双方都可能成为主导方而对另一方产生影响,二者是相互的,交流是可以回溯的,是一个环形图示,即“人物—事件—人物”和“叙述者—故事—受述者—叙述者”,而且两种模式可以实现跨层交流,即,叙述者和受述者均可以成为人物,反之亦然。区分文本内的这两种交流模式,然后对每种交流模式中的交流机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是交流叙述学的重要任务。
其二,文本外循环,也包括两种循环模式:1,作者——叙事文本——接受者;2,叙事作者集团——叙事载体——接受者集团。第一种模式是具体的,第二种模式是站在更广泛的视野来看待。因为交流叙述学在交流双方相互作用过程中,文化因素会参与其中,比如体裁的约定性、文化规约、道德伦理规约、意识形态等等因素会参与到叙述交流之中,形成一种具有文化意义的交流叙述图景。
上述的文本内和文本外的双交流循环图式遵循“梭式循环”的经验交流传承原则,从而形成交流叙述学基本的学理框架。在这一框架中,有许多需要探索的理论问题,比如交流过程与交流经验的层次、不同体裁的叙述交流原则,叙述文本的意义交流方式,叙述层次与叙述交流等等。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