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張漢良著《符號與修辭:古典詩學文獻的現代詮釋學意義》出版

作者:符号学论坛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899    2018-11-17 14:11:10

 張漢良著《符號與修辭:古典詩學文獻的現代詮釋學意義》出版

 

作者简介:

原籍山東省臨清縣(今聊城),1945年生於貴州貴陽(身分登記誤載為1943),故提前兩年退休得以率先執行科技部行遠專書寫作計畫。畢業於臺中二中、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1978年獲得臺灣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曾任臺灣大學外文系系主任,獲選為胡適講座教授,2008年以特聘教授退休。

專研符號學、古代哲學典籍中的符號思想,著作有《現代詩論衡》(1977)、《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1986)、《文學的迷思》(1990)、《文學的邊界:語言符號的考察》(2011)、Sign and Discourse: Dimensions of Comparative Poetics2013)等書,中外文學論文200餘篇;編著有《現代詩導讀》(1979)、Concepts of Literary Theory East and West1990)、《方法:文學的路》(2000)、Traditions of Controversy2007)等書。

 

 

内容简介:

本書探討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以及泛希臘時代斯多噶學派著作中與詩學相關的課題,並進而鈎陳這些課題與當代文學理論的啟蒙與傳承關係。分為五篇,皆為學界持續關注的焦點:1.摹擬與創作,2.動物與靈魂,3.記憶與書寫,4.符號與邏輯,5.修辭與話語。所構成的詮釋網絡,統攝了本書二十章論述,其中的兩個關鍵詞「符號」與「修辭」抽離出來,即為本書主標題。

其所探討的理論課題有:自然和技藝面向的摹擬論、摹擬論、神啟論和創作論的歷史發展和詮釋倾軋、詩藝與詩辯傳統、關於隱喻的論辯、符號縯繹與邏輯推理、修辭與話語……等貫穿全書。其中的母題或迴旋覆沓,或交叉重疊,統領它們的是作者多年來所服膺的符號系統研究,這種以主題為定位的寫法打破了文學理論、哲學和科學史的藩籬。

本書特色論述獨到,引證豐富、古今交錯,文字書寫脈絡清晰、分析精闢,不但跳出一般傳統的巢臼,更打破學科的框架與限制,開創出新視野。對關注西方文學發展、文學理論演化、哲學和思想史流變、學科界面與科際整合的專家和一般讀者,都是極具價值的參考典範。

 

目录:

■ 1
第一篇 摹擬與創作
第一章 亞里斯多德《創作論》概述■ 13
第二章 摹擬、「詩藝」與跨媒介符號學的起源■ 29
第三章 「詩藝」與「詩辯」文類的歷史傳承■39
第二篇 動物與靈魂
第四章 《創作論》的生命科學基礎■ 49
第五章 柏拉圖《梅諾篇》的生物符號學遺產■ 71
第三篇 記憶與書寫
第六章 書寫作為記憶術■ 107
第七章 《斐德諾篇》的記憶解碼■ 121
第八章 德希達如何解讀《斐德諾篇》■ 135
第九章 《蒂邁歐篇》17a-29d的敘述結構 ■ 153
第十章 《會飲篇》序幕中記憶與敘述的關係■ 161
第十一章 記憶與詮釋《伊昂篇》的啟示 ■185
第四篇 符號與邏輯
第十二章 《克拉提婁斯篇》的名實之辯與現代符號學涵義■ 199
第十三章 亞里斯多德的分類學和近代生物學分類■ 243
第十四章 希臘後期懷疑論對斯多噶邏輯和符號學的挑戰■ 279
第十五章 古典人文教育與符號學的興起拉丁文學《神凡配》的啟示 ■ 303
第五篇 修辭與話語
第十六章 比較文學、文學關係與修辭學■ 323
第十七章 語用分析與古代修辭柏拉圖與奧古斯丁 ■ 337
第十八章 從舊修辭學到新修辭學羅蘭巴特的「中性」論述 ■ 361
第十九章 何謂「白色神話」?從隱喻看修辭與哲學的論辯 ■ 385
第二十章 傅柯的話語的秩序與所有權■ 399
引用書目 ■ 423
人名索引 ■ 469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