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符号学丛书·传媒系列新书推荐:李兴著《何以为家:家的文化符号学研究》。《何以为家:家的文化符号学研究》一书,尝试通过中国人“符号自觉”的方式探索性地走出一条“后家时代”(post-home)的寻家之道,以考察“家”这一持续变动概念中相对固定的组份,以避免我...
...
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 2013年6月28日-30日 中国·成都 (1号通知) 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定于2013年6月28—30日在成都召开。会议旨在促进海内外国际汉语教师、学者、专家之间进一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本届会议将...
编者按: 2012年符号学与传媒学发展报告 在即将过去的2012年,符号学-传媒学发展迅猛,数以万计的文章见诸期刊、网络;各种新专著的诞生,推动符号学-传媒学理论向前迈进;各类译著的出版,更是清晰地将国外研究动态呈递给国内学者以及所有符号-传媒人。岁末之际,饶广祥撰写了《...
12月20日,主题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2012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该论坛是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七届“北京文博会”的国际论坛。北京市...
由HCR(慧聪研究)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媒介形态发展与趋势研讨会暨2012年(第四届)最具吸引力媒体评选会”11月30日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作了题为《微博崛起时代传媒竞争的3个关键词》的演讲,喻国明表示,在新媒体时代,不缺少有价值的内容...
12月6日,第二届中德媒体对话在北京举行,来自两国的相关政府机构、媒体行业协会、重要媒体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出席。本届论坛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德国外交部共同举办。对话围绕“中德关系与媒体的作用”、“媒体变革中的经贸机遇与挑战”和&ld...
术语“stereotype”源于法语印刷术语“刻板”,经社会学家李普曼...
《符号学讲义》入选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
符号学概念最早是由索绪尔提出的,他预见了这门学科的出现,但...
在交流叙述中,空间以叙述的方式获得存在。空间的建构有两种方...
皮尔斯的传播哲学被认为构成了其符号学说的支撑基础,甚至是其...
《易经》的本源在于易象,易象实际上是先民视觉思维的体现。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