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符号学丛书·传媒系列新书推荐:李兴著《何以为家:家的文化符号学研究》。《何以为家:家的文化符号学研究》一书,尝试通过中国人“符号自觉”的方式探索性地走出一条“后家时代”(post-home)的寻家之道,以考察“家”这一持续变动概念中相对固定的组份,以避免我...
引言 符号学一瞥(2课时) 1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2本课的主要框架 思考或讨论: 1你对符号学的认识 2你对各种不同符号的分类 第一章 字语(5课时) 第一节&nb...
二十年来,两岸对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译介十分活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近年来特别主持编辑和推出相关翻译系列,包括“列维斯特劳斯文集”和“罗兰巴尔特文集”两大系列。前者已经完成;后者已推出第一批,第二批明年初将出。据悉,“罗兰巴尔特文集”将继续增扩该计...
为加强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研究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国内外学者在符号学方面的沟通和了解,11月15日-17日,南京国际符号学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年会在我校随园校区隆重召开。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芬兰、瑞典、意大利、委内瑞拉、喀麦隆等20多...
叙事学研究凭着自身的理论活力和学科渗透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呈现出更加旺盛的发展势头。为促进叙事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东西方叙事学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二届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定于2009年10月21—23日在重庆&ld...
《当代符号学》译丛由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中心主编,其第一第二辑将于2009-2010年间陆续出版陆续出版。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l 《存在符号学》Existential Semiotics,by Eero Tarasti l 《符号学对哲学的冲击》The Impa...
2003年9月13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台湾佛光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台湾中国符号学学会、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四川省文艺理论研究会于四川大学联合举办了“海峡两岸符号学学术研讨会”。四川大学副校长张?达、台湾佛光大学校长龚鹏程以及四川省社科院的领导参加了本此会议。 ...
术语“stereotype”源于法语印刷术语“刻板”,经社会学家李普曼...
《符号学讲义》入选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
符号学概念最早是由索绪尔提出的,他预见了这门学科的出现,但...
在交流叙述中,空间以叙述的方式获得存在。空间的建构有两种方...
皮尔斯的传播哲学被认为构成了其符号学说的支撑基础,甚至是其...
《易经》的本源在于易象,易象实际上是先民视觉思维的体现。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