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再林教授,男,祖籍河北南皮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哲学研究所执行所长,长期以来致力于中西哲学及其比较研究。现为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哲学》编委。先后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弘道——中国古典哲学与现象学》、《治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观念——纯粹现象学一般性导论》、《中西哲学比较论》、《我与你和我与...
符号的幽灵 ---符号唯心主义批判 ...
作为“有味道的形式”的美 ——中国古代审美中身体性维度的探析 张再林 张少倩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美国肯塔基大学) 【内容摘要】从身体出发的中国哲学不仅导致了中国古人对身体的生命欲望的积极肯定,而且...
父子伦理,还是夫妇伦理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元伦理”之争 张再林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内容摘要】发端于周人的宗法社会实践的中国古代伦理不仅打上鲜明的“家伦理&...
几十年来,当我一直爬搜和出入于浩如烟海的中西哲学文化经典,欲觅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自己的真谛时,却发现答案如同海上神山一般,看似近在咫尺,实际上仍遥不可及。然而,在美期间和一位老者的交往和接触,却使我不经意地最终参破了这一问题的真正谜底。它使我幡然的憬悟到,中国...
一、人类两大符号系统 符号作为歌德所谓的“不是事物的事物”,堪为人类的内感外化之桥,堪为跨越和联接主体世界和非主体世界的“第三世界”。乃至一如卡西尔所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是“符号的动物”。或用中国古人的表述,“人...
传播研究的“意义论”与“符号学派”约翰·费斯克曾将传播学研...
明清易代之际文人充满了一种整体的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影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