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佳,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符号学理论、生态符号学及民族符号学。在A&Hci、CCSI及其他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译有《生命符号学:塔尔图的进路》(第一译者),及《打开边界的符号学》(第二译者)等。...
(主持人:彭佳)“生态符号学”(Ecosemiotics)这一术语,最早是由德国符号学家诺特(Winfried Nöth)于1996年提出:这个概念是西比奥克致力于建构的总体符号学(global semiotics)和生命符号学(biosemiotics)深入发展的结果,诺特用其观照生命体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的符号意义关系...
现代叙述学勃兴于结构主义思潮席卷西方学界之时,正式提出“叙述学”(narrotology)一词的理论批评家托多罗夫(Tzvetan Todorov), 本身就是结构主义者和形式论者的杰出代表。作为一名典型的结构主义者,托多罗夫认为,叙述学的要旨并不在于对“具体作品的描述”(Todorov, 1969, p.70),而是...
符号携带和表达意义,为了意义而存在。它是主体将自身和对象相联结的意义体,是皮尔斯定义的三元关系体。像似符、指示符和规约符,由于其与对象的关系不同,进行意义生产的基础也不同;但这三种符号,都和意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文化标出性理论将传统的文化二元对立分解为“正项-中项-异项”的三元关系,以此描述文化的动态变化。这一三元关系与皮尔斯的三分范畴观相对应,并且,中项作为区分正项与异项的边界,具有符号域中边界的多语性。这证明了文化标出性理论是对话主义本体的:中项和正项、异项之间存在 “实质性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范式体现了文化标出性理...
...
符号学概念最早是由索绪尔提出的,他预见了这门学科的出现,但...
(主持人:唐小林)从符号构成的状况而言,信息社会是因其多出...
一个世纪以来,前卫艺术的一个突出现象是“物”的连续性出场,但...
碎片化既是一个数字媒介导致的生活现实,也是二十世纪社会文化...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普及得益于符号学的思想和应用。自1990年起...
形式理论是研究文学艺术及其他文本的形式意义通则的学问,常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