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授,现执教于四川大学文新学院。主要中文著作有:《远游的诗神》1983,《新批评》1984,《文学符号学》1990,《苦恼的叙述者》1991,《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1997,《必要的孤独:形式文化学论集》1998,《建立一种现代禅剧》1998,《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2001,《对岸的诱惑》2003...
演示艺术是当今艺术产业最重要的体裁,它包括戏剧、影视等当代文化中的主导体裁,更包括目前异军突起、在互联网传播的短视频等多种群众自娱与互娱的体裁样态。本文讨论的是演示艺术作为符号文本的根本意义特征。演示媒介的独特性在于充分利用身体性或道具等,将这些作为身体器官的延伸;演示艺术有强烈的意动性,这是由内模仿造成的生理与心理反...
“冗余”与“噪音”是符号学借自语言学和信息技术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是符号文本中或传播过程中“不需要”的多余成分,即对意义解释者来说不相关的成分。这个问题在语言学和传播学中似乎不难理解。一旦应用到符号学的艺术研究中,却变得异常复杂,众说纷纭,至今无定论。有艺术无冗余论,也有艺术全冗余论,针锋相对,却似乎都说得通。这中间有...
...
赵毅衡著《行易知难:赵毅衡文学论集》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赵毅衡教授数十年中外文学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合集,包括四个部分:“论中国文学”,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命题;“论外国文学”,分析一些外国作家和作品;“书评集&rdq...
本文讨论的是感觉质、呈符与艺术产业的符号美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艺术符号学的关系,以及与当今艺术产业的关系。从符号美学审视,可以发现当代艺术与艺术学的总趋势是越来越重视感性,而感性的基础是皮尔斯首先阐述的“感觉质”,而感觉质尚非符号。一旦它开始携带意义,就成为能影响解释的最基本符号“呈符”。围绕这两个关键概念,皮尔斯提...
《易经》的本源在于易象,易象实际上是先民视觉思维的体现。从...
人类艺术最显眼的是建筑,它让公共空间注满意义,成为一个时代...
符号现象学的形成源自皮尔斯的符号思想理论体系。皮尔斯对现象...
20世纪西方艺术符号学研究,主要涵盖了符号学艺术史、艺术符号...
总体性的“艺术”仅仅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统称,一个代表所有具...
以符号学的观点观照,一切人类的文化现象和精神活动都是在运用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