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授,现执教于四川大学文新学院。主要中文著作有:《远游的诗神》1983,《新批评》1984,《文学符号学》1990,《苦恼的叙述者》1991,《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1997,《必要的孤独:形式文化学论集》1998,《建立一种现代禅剧》1998,《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2001,《对岸的诱惑》2003...
艺术品与物—符号之间有个意义连续的过程,具有物理特征的物/事物,可以具有使用性。同时,当其观相感知被接收者解释出意义,它就变成了符号,绝大部分情况下符号意义是实际的,构成人与世界的关联。如果此种物—符号继续滑动,既失去物的使用性,也失去符号的实际意义,它就是无用的可弃物。但在特定的展示条件下,它也可能获得“艺术性”, ...
...
“美学”作为学科名称最早是在十八世纪提出的,原词“Aesthetics”指向三个研究对象“感 性的研究”“美的研究”“艺术的研究”。在十八至十九世纪上半期古典美学阶段看来,艺术的目的就是表现理想的美,艺术即美。在古典美学的代表作——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美”几乎是“艺术”的同义词,而且都来自“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人为了肯定自身的存在,必须寻找存在的意义,因此符号就是人存在的本质条件。没有意义,“人化”的世界不能成立,符号也就消失。...
主体问题是符号学领域中最困难的课题,这个问题至少关涉三个方面: 一是为什么符号学不得不研究主体问题,主体究竟在符号活动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二是英语的“subject”与“主体”之间的巨大意义差别所造成的特殊困难,如何缓解这种语言差距而不至于在误译上浪费精力; 三是自我符号,即在一个主体内部传达意义是否可能以及如何...
(主持人:谭光辉)情感现象学是以现象学研究思路对人类的情感...
符号学概念最早是由索绪尔提出的,他预见了这门学科的出现,但...
(主持人:唐小林)从符号构成的状况而言,信息社会是因其多出...
一个世纪以来,前卫艺术的一个突出现象是“物”的连续性出场,但...
碎片化既是一个数字媒介导致的生活现实,也是二十世纪社会文化...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普及得益于符号学的思想和应用。自1990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