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俱品牌达芬奇——轰然跌落,引发人们热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171815130675.jpg

此处要说的是,她并不是在卖虚假的家俱,她的家俱使用毫无问题。
问题在于达芬奇借助符号的强大能量自我赋予了一个高附加价值的“身份”——一个伴随文本。
达芬奇密码的启示: 品牌符号身份是一种有关身份的“修辞”而不应当是“事实性叙述”。事实是用以被组织进修辞文本的点缀。
此次事件企业的危机公关能力太弱,品牌符号策略太蠢,制造符号身份时,做得太“实”。把符号修辞身份用做成事实性叙述了。
那么他就僭越了“品牌”身份所能处理的问题的边界。我们看到大量的品牌都在自我杜撰一种“身份”。
剑南春——“唐时宫廷酒,今日剑南春”。是不是唐朝的宫廷用酒?消费者无从追索,也无需追索。
同样,为什么没有人追究“美国的味道”——可口可乐是不是在中国灌装?
好,这里求教诸位高人一个问题——
四川高端白酒“水井坊”的广告口号——中国白酒第一坊,叫得山响。
其明确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章,广告准则,第七条 第三款规定:
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请问,为什么这个品牌定位,没有受到消费者的质疑,与对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huijing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