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符号与传媒》第二四辑 2022年春季号
探寻意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融合于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探索之中,沉淀出各种各样的形式结构。当探索意义的行为转向自身,意义的意义问题浮现,符号学方法便在广泛的领域之中激起回响。本辑的多个研究专辑都体现了这样的进程:“哲学符号学”中,伍晓明从论语文本的叙述分析深入至其中的对话性及哲学意蕴,蒋世强对维特根斯坦的符号学思想及其贡献进行了梳理,陈文斌讨论了货币作为一种符号的意义逻辑,郝娟则探讨了拉康性别理论中的身体维度。
当代艺术发展出的新体裁与新媒介对传统美学提出了挑战,本辑“艺术产业的符号美学”收录了相关问题的探讨文章。陆正兰、张珂梳理了艺术产业的概念及类型划分,为符号美学与艺术产业的关系探讨奠定了基本框架;胡易容、韩嘉祥在艺术诸定义中发掘背后的媒介性问题,讨论建立“艺术媒介符号学”的必要性;周尚琴提出了泛艺术化时代识别艺术的有效方法。
作为意义的研究者与创造者,艾柯无疑是耀眼的明星。本辑推出了“艾柯研究”专辑,李静梳理了艾柯与中国的关系、影响,曹怡凡讨论了艾柯的大众文化研究历程,郭全照论述了艾柯小说对中世纪历史文化的吸收征用。这些文章让我们走近艾柯的研究创作,他的知识与洞见不断启发鼓舞着当代学人。
按照春季号惯例,本辑推出了2021年中国符号学发展报告,整理汇集了本年度中国符号学的重要论著与会议动态,供各位读者参考。
Paul Cobley, Middlesex University, UK
Lian Duan, Concordia University, Canada
Nicholas Harkness, Harvard University, USA
Kalevi Kull, University of Tartu, Estonia
Mabel Lee,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Massimo Leone, University of Torino, Italy
Susan Petrilli, University of Bari, Italy
Eero Tarasti, University of Helsinki, Finland
Yiyan Wang,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New Zealand
曹顺庆(四川大学)
蔡秀枝(台湾大学)
丁尔苏(香港岭南大学)
傅修延(江西师范大学)
高建平(深圳大学)
龚鹏程(台湾佛光大学)
蒋晓丽(四川大学)
蒋述卓(暨南大学)
李 彬(清华大学)
李凤亮(南方科技大学)
李 杰(浙江大学)
陆正兰(四川大学)
乔国强(上海外国语大学)
申 丹(北京大学)
陶东风(广州大学)
唐小林(四川大学)
王 宁(上海交通大学)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
徐 亮(浙江大学)
杨慧林(中国人民大学)
叶舒宪(中国社会科学院)
乐黛云(北京大学)
张 杰(南京师范大学)
张智庭(南开大学)
赵宪章(南京大学)
周 宪(南京大学)
朱国华(华东师范大学)
主 编:赵毅衡 副主编:胡易容 饶广祥
常务主编:赵星植 常务副主编:何一杰 薛晨
编 务:于化龙 贾佳 李莉 陈美月 陈诗淇 李媛 薛慧文
网络宣发:赵禹平
封面创意:卢茜娅
投稿邮箱:semiotics_media@163.com
联系电话:028-85412121
传 真:028-85412710
官方论坛:www.semiotics.net.cn
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semioticsscu
官方微信:符号与传媒
地 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
邮 编:610064
投稿邮箱:semiotics_media@163.com
联系电话:028-85412121
传 真:028-85412710
官方论坛:www.semiotics.net.cn
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semioticsscu
官方微信:符号与传媒
地 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
邮 编:610064
投稿邮箱:semiotics_media@163.com
联系电话:028-85412121
传 真:028-85412710
官方论坛:www.semiotics.net.cn
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semioticsscu
官方微信:符号与传媒
地 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
邮 编:61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