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陈翰衢评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

18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即所谓的“现代化”,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和讨论;而伴随现代化现象同时出现的,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所产生的反现代化思潮。艾恺(Guy S. Alitto)先生的这本著作《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即是一本对世界各国的反现代化思潮进行细致梳理、分析和总结的佳作。

书名: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

作者:[]艾恺(Guy S. Alitto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022295

 

18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即所谓的“现代化”,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和讨论;而伴随现代化现象同时出现的,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所产生的反现代化思潮。

艾恺(Guy S. Alitto)先生的这本著作《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即是一本对世界各国的反现代化思潮进行细致梳理、分析和总结的佳作。

艾恺将面对日益增强的西化力所产生的反现代化反应称为文化守成主义反应,它主张复苏传统文化的一些方面,同时坚信本国文化不但和西方文化相当,甚至还要优越。中国学者在此主张的基础上提倡融合的中西文化,指出未来的中国文化会是一种中西文化的结合体。这种立论,即是艾恺所言的“文化守成主义论”。书中所用的“文化守成论”(Cultural Conservative)这个概念,仅指一种文化现象和反现代化思想,而并不含有政治含义与价值指向。

在书中,艾恺介绍了现代化的定义和起源,详细梳理了德国、英国、法国、俄国、印度、中国、日本、非洲等国家的反现代化思潮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引经据典、丰富翔实,能够带领读者快速、清晰地理清各国之反现代化思潮的意涵和表现。

艾恺毕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方面成就卓著,曾师从于美国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和史华兹。书中,艾恺在介绍中国反现代化思潮时,对许多著名中国学者的著作都有引用,对其思想的评析也令人眼前一亮,令读者倍感亲切。他对辜鸿铭、梁启超、梁漱溟、张君劢等的言论都有详细引述和独到讨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等也颇有自己的见解,相信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是艾恺先生用中文写成的著作。

 

刺激:现代化进程的席卷 

什么是现代化?艾恺对现代化的定义是一个范围及于社会、经济、政治的过程,其组织与制度的全体朝向以役使自然为目标的系统化的理智运用过程。(第6页)

现代化的根源肇始于“启蒙运动”,以“理性”作为事物判断的最终尺度。实际上,现代化对任何事物惟一的价值标准就是效率

启蒙运动和现代化在英国和法国最早出现,并很快显露出其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优越性。

显而易见地,现代化在科学技术上和人们的物质生活上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跃升,个人福祉和公共福利日益增加,且这种科技进步和物质丰富不断加速、向上发展,人们得到切实可见的好处,并惊叹于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享有了较多的舒适、富裕的生活及较大的自由。科技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为其价值和目标。

 

反应:反现代化思潮的涌现

现代化在带来积极的科技和物质上的变化的同时,也引起了思想和精神的不可忽略的消极反应,而此种精神上的变化,也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注意和探讨,在全球形成了殊途同归的反现代化思潮。

何以人们竟翻脸不认现代化为我们带来的物质上的极大进步和切身好处,却要掀起一股反现代化的思潮?因为各国学者不约而同地看到了现代化过程及其结局是对人类诸般价值的残害。技术在改变人类的生理存在、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同时,其实也在改变着人类的“人性”存在。

与英国和法国是自发地开启现代化进程不同,其他国家,尤其是非西方国家,往往是被迫加入现代化的潮流中。为了应对现代化国家强力崭新的挑战,“世界的其他国家——如果没有其他的理由——就算只是要自卫,也被迫非跟着改变不可。”(第29页)

于是乎,被动开启现代化的国家,实际上也包括西方自身,都开始了一种持续的、世界范围的对现代化加以批判的思潮。不管批评者个人来自怎样的文化背景或国家,东西方反现代思潮存在基本上相似的内容。这也说明“现代化在任何地方基本上是同一个过程,也产生同样的问题、苦痛与不安等等——或者,我们可说任何地方皆付出类似的代价。是故,对现代化的批评也就代表了深植普遍人性的一种同样有普遍性的反应。”(第227页)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等价值观普遍扩张。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一个存在于人心而被道德戒律束缚的个人物质私利的恶魔至此得以解放。”(第11页)

而“反现代化”趋势,就是“在腐蚀性的启蒙理性主义的猛烈进攻之下,针对历史衍生的诸般文化与道德价值所作的意识性防卫。”(第16页)

 

共生:现代化与反现代化的二元对立

现代化与反现代化种种情况的二元对立,是各国反现代化思潮中存在的普遍情况。在反现代化思潮中有一系列的二分概念,“二分的一端代表了论者心所向往的价值,另一边则不是他反对的,就是他痛恨的。”(第85页)例如精神/物质,直觉/理性,自发的/机械的,灵魂/肉体,人/机器,道德/法律,礼俗社会/法理社会,文化/文明等等。这些二分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对反现代化立场之精髓的一种描绘。

在对现代化展开的批评中,“人”作为重要的主体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由于现代化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社会相比,人的唯一评判标准只剩下其“有用性”,人和其他物体被看作具有一样的性质:都可以以其有用程度和被使用后的成果来加以判断,个人特性的特殊意义不值一提。

现代化以前人类孜孜以求的道德被认为对日常工作和公众生活而言都是无关宏旨的。“现在,一个人的工作做得多好才是重要的,而也只有就其所做的工作而言,他的存在才是算数的,除了实用之外的其他价值变得可有可无,个人德行和罪过也只是身外之物了。”(第13页)传统社会中看重和追求的善良、仁爱、忠诚等品质只被当作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在现代化的文化中,不仅人被物化,个人的人性受到摧毁,人与其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由于现代化过程的社会效应,人群关系遭到毁坏;个人从家长式的主宰制及层阶制中‘解放’了出来,却付出了放弃人群及社区关系这个代价。人们的关系丧失了道德义务的感觉与情绪的特质,因而日益变得单单只靠了经济利益加以维持。所有人际的互益都基于物质利得。”(第83页)

现代化导致了个人主义的兴起,个人成为仅有的法理单位,人与人之间的关联通过彼此物质上的私利产生关系。“游离的个人,不受任何民德、风习与社会价值的指引,只凭借了自我利益而行动。”(第41页)

传统社会那种人们因“自然意志”结合在一起的理想社会不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发自自然感情的,而变成了依靠理智的计较。法律和契约成为人们形成组织的重要依据,宗族、家庭、社区等传统生活中的组合进一步解体,社会被简约为互不相系的个人的不定形聚合。

 

影响:现代化和反现代化的未来

“总的来说,反现代化抗议运动或同类的思想潮流对任何国家长远来看,能产生的影响非常渺小。”(第180页)

尽管各国学者对于现代化有着各种各样的批评,但实际上人们无法再返回到“前现代”时期的精神状态去了:人类已经不可能停下追逐物质的脚步。“个人物质生活水准的提高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一旦提高水准则如同上瘾,而难以解除欲望,套句中国俗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前言第三页)

现代化的富强只能以所有的传统与价值为代价去换来。不管反现代化者如何批判现代化对人类精神和道德的戕害,也不得不接受现实:对大多数人来说,物质的实在和唾手可得远比虚无缥缈、难以把握的精神更吸引人。

每个地方的人们都为物质上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又对失去的传统生活和伦理价值怅然若失;这两组不同欲求之间的冲突,也象征和表现了人性本身的深邃矛盾。

“自启蒙以还,为什么人类一边放手地现代化,在同时,又一边同样放手地批评现代化——也就是说,各个地方的人们,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做出摧毁其传统文化的选择,而在同时又抱怨他们如此行事不可避免的结果。”(第232页)

广大民众当然是不愿意牺牲他们早已习惯了的那些现代化带来的丰裕物质和既得好处;而从国家的角度,民族国家也不能够准许它的百姓做这样的“倒退”,因为倘若如此,就立即会被现代化的强邻所主宰,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全世界的人们,或主动或被动,都被裹挟进现代化的潮流中,涌向一个难以预料的未来。

艾恺总结道:“现代化是一个古典意义的悲剧,它带来的每一个利益都要求人类付出对他们仍有价值的其他东西作为代价。人类有见于他们珍视的事物被他们想要的东西所削弱或摧毁。”(第231页)

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原本应当是解放全人类,让人类得以摆脱不必要的劳动,从而为人类创造丰富的精神文化挪出重大的闲空,以让文化日渐高明。但实际上,现代化的发展却带着人类偏离到了一条对科技精益求精、对物质永不满足的道路上,手段变成了目的本身,人类的全部精力被投注于现代化的发展中,而与精神的精进背道而驰,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反讽。

所以,尽管现代化推毁了种种对人类有重要性的价值、制度及其他实体,但它从出现的那一刻,就已经是不可返转的了。“我们可总结道:现代化及与其同时存在的反现代化批判,将以这个二重性的模式永远地持续到将来。”(第235页)

 

 

展望:现代化与反现代化的评价漩涡

 

艾恺在书中详细梳理了世界范围内各国的反现代化思潮,认为现代化和反现代化乃共生的一体两面,也将以二重性的模式永远持续下去。但对于如何处理现代化和反现代化的关系,艾恺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观点和方法。而身处现代化潮流中的我们,面对反现代化思潮,又该如何自处?

“东西文化问题所蕴涵的根本问题,也就是非西方所有反现代化评者所蕴涵的问题:本土文化价值与现代化之间的紧张关系。保存本土的生活方式与产生力量的现代化二者能够共存吗?”(第162页)

从符号学的角度而言,评价漩涡或许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一百多年来,一再出现全盘西化论,或儒学救国论,两者势不两立,都是因为没有明白:现代性的元语言组分,可以是冲突的,形成一个元语言式冲突评价漩涡。”[1]

面对西方的现代化侵袭,反现代化者希冀,自己的国家可以选择性地引进西方物质科学技术而得到物质进步,中国19世纪的“体”、“用”之别即为一例。从“中体西用”到“中西融合”,都体现出中国人为平衡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所做出的努力。

中国当今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动力,但面对其必然走向的毁灭结局,我们更需要反现代化的制约,而这个动力和制约,可以分源分途:以本国传统文化为制动元语言,以西方现代化文化为动力元语言,是为二元的“中制西动”。

“制动元语言不必外求,所有的‘传统主义’都有制动价值。世界上所有民族,如果能接受动力元语言,他们能够,而且也必须从自己民族的信仰中找到足够的制约元语言。”[2]

守成不易,创业维艰。从外来的现代化中汲取顺应时代发展的动力,在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价值和信仰的制约力量,两辆发展的马车齐头并进,松弛有度,才是在时代大道上平稳前进的最好选择。



[1]赵毅衡.现代性与本国资源:历史符号学的评价漩涡”[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44.

[2]赵毅衡.现代性与本国资源:历史符号学的“评价漩涡[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