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奎英,山东定陶人,山东大学西方美学方向文学硕士和文学博士。曾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英语系做访问学者。曾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教研室主任。现任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体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认知诗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学学会、国际美学协会会员,“国际诗学与语言学协会”(PALA)中国方面共同联系人。主要从事西方美学、语言诗学、中西文论...
...
在中西诗学文化比较研究中,“道与逻各斯”框架可谓深入人心。但在中国哲学文化中,道与名是悖反共生的,“名”既是一个哲学的、政治的、伦理的概念,也是一个语言学、逻辑学概念,它对于中国传统诗学以至整个文化生成具有基点性作用。 道与逻各斯框架,不仅忽视了道与逻各斯的深刻歧异,还遮蔽了“名”对于中国传统 文化的深刻意义。“言说”...
论文从生态语言学批评角度对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进行系统考察,具体分析了该作品中旨在加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生态命名"、恢复人与自然连续性的"生态语法"、建立人与自然平等对话关系的"生态叙事"、促进生物多样性与语言多样性的濒危语言拯救的诸种表现和可能。生态语言学批评是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两大基本范式之一,其批评对象主要...
在有关艺术是不是符号、艺术是什么性质符号的争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 艺术是皮尔斯符号学意义上的再现符号。再现符号是对某种不在场对象的代替,符号、 对象与意义不能同时在场,符号的意义处于符号之外,符号只是一种工具和载体。把 艺术归于再现符号不仅受到当代语境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而且还会造成难以 解决的符号学悖论和艺术...
在有关艺术是不是符号、艺术是什么性质符号的争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皮尔斯符号学意义上的再现符号。再现符号是对某种不在场对象的代替,符号、对象与意义不能同时在场,符号的意义处于符号之外,符号只是一种工具和载体。把艺术归于再现符号不仅受到当代语境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而且还会造成难以解决的符号学悖论和艺术意义难题...
符号学概念最早是由索绪尔提出的,他预见了这门学科的出现,但...
(主持人:唐小林)从符号构成的状况而言,信息社会是因其多出...
一个世纪以来,前卫艺术的一个突出现象是“物”的连续性出场,但...
碎片化既是一个数字媒介导致的生活现实,也是二十世纪社会文化...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普及得益于符号学的思想和应用。自1990年起...
形式理论是研究文学艺术及其他文本的形式意义通则的学问,常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