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留华,1976年生,男,河南周口人,哲学博士。大学毕业后,于上海某区党政机关工作10年,2012年转入华东师范大学从事教学研。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法联合研究院知识与行动研究中心副授,兼任上海市逻辑学会副秘书长、美国皮尔士学会国际顾问(IAC),主要研究领域有皮尔士思想、逻辑哲学及实用主义。个人专著有《皮尔士哲学的逻辑面向》(2012年,39万字),主要译著有《意向》(2008...
皮尔士对于康托连续统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又从概念层面上予以批判。他从逻辑学考察出发,指出康托连续统并非几何直观意义上的连续统,因而是“伪连续统”。皮尔士依据无穷小理论所界定的非度量性的连续统观念,为现代数学的基础批判提供了有益启示。...
当代分祈哲学领域内逻辑观念的一 个主要成因是卡尔纳普“ 新逻辑” 论题,它本身包含两个命题: 新逻辑就是逻辑学的全部, 除此之外都不是真正的逻辑学; 逻辑对于哲学研究至关重要,以至于哲学本身不过就是应用逻辑。随着“ 新逻辑” 本身进入择选逻辑或多元逻辑的时代,以“何种逻辑正确” 为核心问题的“逻辑哲学” 应运而生。...
虽然相比于詹姆斯和杜威而言,皮尔士往往“名不见经传”,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他堪称 “美国的康德”、“美国的莱布尼兹”甚至“美国的亚里士多德”。对于这样的思想家,人们通常不禁会问:他为何会遭埋没?...
晚期皮尔斯对于实用主义准则有一种符号学的表述。与早期版本相比,它并非一次简单的重述,而是皮尔斯为防止实用主义被误读所作的谨慎选择。从前符号学的表述逐步过渡到符号学的表述,中间历经 皮尔斯相关思想的成熟,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皮尔斯晚期哲学的一次重要发展。这种“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皮尔斯的改弦易张或纠正错误,但显然是皮尔斯...
皮尔士试图从科学分类法阐明逻辑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诸种关联,从而让我们看到一个既有所主张又有所保留、既充分包容又严格限定的逻辑科学。...
翻译符号学是以符号学理论为指导、以符号转换为研究对象的符号...
近以ChatGPT-4o为代表的聊天智能的快速迭代,智能人机交互...
人工智能的文本生成方式,引发了巨大争论。或许可以从符号学一...
皮尔斯的传播哲学被认为构成了其符号学说的支撑基础,甚至是其...
物符号,即被认为携带意义、并以物为符号载体的感知物。此感知...
《易经》的本源在于易象,易象实际上是先民视觉思维的体现。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