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符号与传媒》第四辑出版

作者:符号学论坛  来源:《符号与传媒》第四辑  浏览量:2474    2012-02-13 23:37:55

 

编者的话
和所有其他事业一样,学问与思想并非维系于一朝一夕的冲动,而是成长于常年累月的重复。即使是最狂放不羁的艺术家或者运动员,也必须日复一日地锻炼最为基础的技巧——在某种意义上,支撑这种重复也延续的热情,才是真正的热情;唯有这种热情,才能淬炼出真正的技艺,支撑真正的事业,产出真正的成果。
在任何意义上,学问都应当是所有事业中,最需要这种热情的领域。人们简直可以说,唯有能从重复的试炼中幸存的学问,才是真正的学问:因为唯有可重复的东西,才是客观的东西。作为人文学科中的形式学,符号学和传媒学之所以要求自身拥有可重复的形式,乃是因为它们面对的现象,似乎太缺乏形式。既然人类就是符号的动物,既然人类社会的真正筋骨乃是传媒构成的网络,那么符号学和传媒学要做的,也就是告诉人们什么是这些动物进行表达和理解的原因,什么是信息在这些筋骨网络中奔流的动力。想要完成这些任务,符号学和传媒学就必须和艺术家们磨练技艺一样,不断地让自己的思考方式更为精炼、更为直接,削减去更多的冗余。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这么多的学者,这么多善思的心灵把自己投入符号学和传媒学这个领域。和以前一样,《符号与传媒》有幸成为了其中一部分研究者展现成果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之上,研究者像我们向我们指明了我们把我现象之形式的方式,或者,至少是寻求这些方式的可能道路。在本辑的《符号与传媒》中,诸位作者将一如既往地为我们开启各种广阔的研究视域:从对思想史、哲学史和古典哲学文本的梳理,到对电影时空叙述、不可靠叙述与回旋分层叙述的形式分析,再到对各种新语言现象的敏锐观察,以及对诸如俗套、房产地名、媒介化生存等现代现象的解剖,符号学和传媒正是在这些一点一滴的努力之中,推进着人类理解的纵深,保卫着人类生活的真实存在。
这种被保护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乃是语言的存在。显然,在此提醒读者们注意语言学对于符号学和传媒学的意义,乃是傲慢的——我们知道,对于本期的“语言符号学专辑”,读者们比我们更懂得如何去阅读、如何去理解,以及如何去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期的“理论辨义与互动”中,我们或许是第一次接触到了日本学者的符号学研究。对于所有东方文明来说,要接受符号学等西方学科,总需要艰苦的尝试和学习;对此,我们除了需要不断地倾听来自西方的声音,并且回应之以外,其他东方学者们的经验,也仍然不可或缺。自然,无论是西方学界的声音还是其他东方国度的经验,最后都只有在中国的视域内生根发芽,才能获得意义。在“近著书评”专栏中,我们所能看到的,或许就是它们发芽后开出的花朵,结出的果实。
正如开头所说,任何事业都需要支撑重复的热情——和思想本身相比,我们的刊物乃是卑微的,但是这份卑微却并未减损其作为事业的艰难,以及甜蜜。我们只希望,通过我们卑微的重复,真正重要的事业能够得以展开,真正重要的互动能够得以进行。
目录
理论与运用
1、【特约稿】台湾房产命名的方位符号与语法结构/邱顺应
2、巴尔特到中国:有关“俗套”的符号学思想
       ——序罗兰·巴尔特《中国行日记》译本/张智庭
3、从阳明心学到宗羲史学
           ——论21世纪“诚学”的时代意义/李幼蒸
4《庄子》的符号学解析/文玲
5不可靠叙述的符号研究/文一茗
6、预言与回旋
——从《百年孤独》中的羊皮纸看回旋分层的逻辑特点/董明来
7、电影时空双重叙述探析/吴迎君
8、“作者归来”——《百家讲坛》与作者媒介化生存现象分析/王立新
语言符号学专辑
编者按(676字)
1、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并行不悖/丁尔苏
2、从西方哲学逻辑范畴体系的演变看西方符号学和语言学的发展/郭鸿
3、语言哲学视域的网络语言语码转换机制研究/葛红
4流行语的概念梳理与符号学的新观察/李明洁
理论辨义互动:翻译与回应
1如何意识到你是个女人
       ——回应德·劳拉提斯/张颖
社会性别,身体和习惯改变
                    / [美国] 特瑞莎·德·劳拉提斯 著 张颖 译
2、凝望巴别塔之通途
——回应小田原太郎/李璐茜
作为地标的东京塔之相关性质考察
——象征性、场所性、视认性中潜存的“日本特有物”/ [日本] 小田原太郎李璐茜
近著近译书评
1、图与思的痕迹
——评韩丛耀《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韩丛耀著)/胡易容
2、我们该如何认识说话
——评李明洁《元认知和话语的链接结构》(李明洁著)/郑刚
3也是一种叙述
——评韩晗《可叙述的现代性》(韩晗 著)/马文美
4、在时间与叙述之间
——评伏飞雄《保罗·利科的叙述哲学》(伏飞雄著)/方芳
5众声喧哗,静默相随的符号
——评约翰·迪利《符号学对哲学的冲击》(约翰·迪利著)/刘丽
6评孟华 李玉尚《文化元素·国家·地方——以青岛文化为例》(孟华 李玉尚 主编)/闫文君
附录
可能世界叙事学——文艺学专业第一次读书讨论会综述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