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来,男,江苏苏州人。201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同年进入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赵毅衡教授,进入符号学-形式论研究。2012年赴美国Duquesne University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在于现象学哲学和形式主义。这个研究视域的基本问题是:人类对文本的理解,究竟基于何种意识的先天形式;这一形式如何能够在现象学研究的层级上得到本质的描绘。在这个基本问题上,我们...
本文试图论证,外部对象乃是被一种特殊的现象学”意义“所构建的。根据胡塞尔,对象的基本构成方式乃是“意义投射”,而此行为又有一个层级结构。在此层级结构的最底层乃是一个单纯“客体化”的“表象”行为,此行为并不设定对象的存在:亦即,无论是实在的还是虚幻的对象都首先需要被作为一“纯然物”而被“客体化”。而设定一对象之存在的行为...
本文试图澄清文本被给予时间意识的基本方式。在柏格森和胡塞尔时间哲学的基础上,笔者试图描绘时间意识的两个主要特征。首先,根据柏格森的观点,对象在时间中的原初给予并非一些同质的、数学性的“点”在一个同质中介中的单纯并列, 而是一些不同质的感知的整体,柏格森将这种整体称为“延续”。进一步讲,根据胡塞尔的观点,不同符号乃是在时...
游戏乃是一种极端复杂的符号文本。这种复杂的文本性不仅体现在诸如体育赛事直播一类的场景里,也体现在人们亲身参与游玩的场合。其中,在后一种场景下的游戏既是被游玩的,也是被阅读的。本文的任务就是揭示这一类游戏之所以为文本的文本性,并初步探讨这类文本的一些形式特征。 ...
符号的真值问题一直是符号学思想的难题之一。从艾柯的“符号就是用来撒谎之物”,到格雷马斯的述真方阵,一直到赵毅衡先生近著《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中对格雷马斯工作的推进,符号学一直纠缠于它。本文将尝试通过引入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分析,来进一步推进这个问题的纵深:我将试图证明,只有引入了符号解释者对符号对象的非符号意...
通过细读式的文本分析,本文试图论证这样一个命题: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的方法论基础,乃是寻求原初给予性的现象学精神,与依靠解释循环为基本前进动力的解释学思路之间的结合。与此同时,我还将尝试说明,通过一系列解释学努力,海德格尔此文究竟对艺术与艺术作品,获得了怎样的现象学洞见。...
目的论是一种用"达到某种目的"来解释人类活动意义的方式,目的直...
定义艺术,是一个当代世界难题。赵毅衡教授从符号学角度为艺术所...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自然符号思想重在遵循文化空间的内部发展规...
情感、风格、修辞都可以是文本的非语义内容的附加意义。作为附...
"元媒介"与"元传播",近几年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