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评James Paul Gee《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

1999年,《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An Introduction on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由Routledge出版,此书在2005年重版。较之第一版,新版《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分析方法》经过全面修订,增加了许多新的材料和例子,参考文献也做了更新。

评James Paul Gee《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

作者:杨锦芬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6163    2011-11-24 14:21:23

    1999年,《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An Introduction on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由Routledge出版,作者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Wisconsin University)教授James Paul Gee。James Paul Gee从事阅读研究,已经出版了《社会语言学与语言实践》、《社会心理》和《新工作秩序》(与格林达.赫尔(Glyndil Hull)和柯林.兰克舍尔(Colin Lanksher合著)等著作。廖美珍的论文《<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评介》(《当代语言学》2001年第3期第232至236页)评介了1999年出版的《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廖美珍认为这本书的作者在以下三方面带来了新的东西:(1)本书的研究方法新。作者采用的是综合法:融汇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和交际理论等等学科的成果和观点,从认知、社会和互动有机结合的角度切入话语分析。(2)除就使用中的语言(Language in use)的性质做理论阐述外,作者还提供了方法和分析工具。(3)本书的一些观点有令人耳目一新之处。作者不仅简介了各章主要内容,还借用美国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的语言学家Ron Scollon对本书的评价作为本书的结语:“(门外汉或初学者)如果只读一本关于话语分析的书的话,那就读这一本好了。即使是在行家手里,此书也不乏可欣赏之处。”

    1999年之后,此书2005年再版,2006年两次重印,2007年三次重印,2008年再次重印。鉴于本书在学术上的成就,杨炳钧教授将此书译成中文,以期将国际语言学界的前沿理论和思想介绍给同行。
    与第一版相比,新版《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分析方法》经过全面修订,增加了许多新的材料和例子,参考文献也做了更新。[ii]第一版全书共七章,各章内容为:第一章导语;第二章话语②与社会语言;第三章情景意义与文化模式;第四章文化模式;第五章话语分析;第六章语言处理与组织;第七章话语分析示例。最后有一个附录,借用Halliday的功能语法理论介绍语法在交际中的作用。新版增加到十一章,各章内容也做了调整。各章内容为:第一章引言;第二章构建任务;第三章调查工具和话语;第四章社会语言、会话和互文性;第五章情景意义和话语模式;第六章话语模式;第七章话语分析,第八章处理与组织语言;第九章到第十一章分别是话语分析实例。最后的附录为:交际中语法。
   第一章为引论。要点有:
1.语言的功能。作者认为语言的根本功能是“支持社会活动的开展和社会身份的确定;维持不同文化、社会群体和机构中人的归属。”两个功能是相互关联的。
2.本书的写作目的。本书为研究语言如何“现场”开展社会活动和确定社会身份提供理论和方法。所谓“身份”,是指以不同的方式参加不同的社会群体、文化和机构。在开展社会活动和确定社会身份的过程中,语言的使用往往与“政治”相关。作者所说的“政治”,是如何思考、讨论、分配社会产品。“社会产品”指人们所认定的权势、地位、价值、或财富资源。这种意义上的“政治”通过语法与语言使用相联系。
3.本书的理论与方法。本书介绍的是话语分析,所应用的语言理论是语言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并通过社会实践才能产生意义。作者认为话语分析的方法没有哪一种是唯一正是确的,他的方法“是大量求助、借用和拼凑而来的”,他用这种品味“劫掠”他人的仓储,把各种成分经过改编、杂糅,混合,混合成一锅汤。这也许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交叉”或“跨学科”吧。在作者的分析中,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学与人际交往等学科的思想互相交融,让人眼界大开。
    第二章讨论的是构建任务。作者认为语言首先创造一种情景,然后再适应这种情景。人们不但通过语言而且通过行动、交流、非语言符号系统、物体、工具、技术和独特的思维评价、感觉、和信仰方式中以期使用的语言不断积极构建并重建我们的世界。我们说话或写作时总是同时建设或构建七个事物或七个现实区域。作者将其称之为“七项构建任务”(seven building tasks):(1)意义(significance);(2)活动(activities);(3)身份(identities);(4)关系(relationships);(5)立场与策略(politics)(社会产品的分配);(6)联系(connections);(7)符号系统与知识(sign systems and knowledge)。
    “七项构建任务”分别要解决话语分析的各种问题。如“意义”应该回答的问题是:这段话是怎样使事物有意义的?是以什么方式使事物有意义的?之后,作者用了一节的篇幅来做实例分析揭示七项构建任务在实际语料中的运作方式。
第三章讨论的是调查工具和话语(Discourse)。作者论述的调查工具主要是:
 (1)社会语言。社会语言指的是语言的不同变体,人们在不同的背景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来确定身份,识别身份。
(2)话语[iii]。开头字母大写的话语表示语言、行动和交流的组合和整合方式,表示思考、相信、评价和应用各种符号、工具和物体的方式,以确定某种社会社会认可的身份。
(3)互文性。互文性指不同文本之间或不同类型的文本之间的交叉引用。
(4)会话[iv]。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中或整个社会中围绕着一个主要话题、争论或主旨所进行的一切谈话和写作称为“会话”。
 “话语”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作者认为“谁”,即社会情景身份(social situated identity),以及“什么”,即话语协助构成的社会情景活动(social situated activities),并不是孤立的,在一定程度上人们通过做什么来表明他们是谁,通过谁做事来识别他们在做什么。成为特定的谁,实现特定的“什么”,需要我们的行动、评价、交流及语言使用在适当的地点和时间与他人协调一致,与各种物体(“道具”)协调一致。
    怎样才能得到承认?让人们承认我们是“谁”,承认我们在做“什么”,可识别的不只是语言,还有许多语言之外的其他东西,这就是话语(Discourse)。话语有什么特点呢?
(1)黑体的话语(Discourse)总是指语言加上其他材料。话语是使用语言的方法,即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按照恰当的目标(可以把一个人确定为某一具有社会意义的组织或“社会网络“的成员)使用语言的方法,以及思考、评价、行动和交流、信仰、符号所形成的被社会接受的关系。
(2)话语的关键是识别。如果你把语言、行为、交流、评价、符号、对象、工具和地点等综合在一起,使别人能够识别出你是特定的谁(身份),在此时此地从事一种特定的什么(活动),那么你就成功的创造了一个话语。
(3)话语总是嵌入在各种社会机构之中的,而且往往涉及众多的道具,比如各种书籍和杂志、实验室、教室等等。
(4)我们所代表的和促成的话语也在交流,我们则是话语的载体。我们促成的话语,我们出场之前就已存在,并且大多数话语在我们离场之后仍然会长期存在。
(5)话语没有明确的界限。因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总是改变旧话语,创造新话语,争夺话语边界,扩展话语边界。
(6)话语是成套的装备。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装备,以不同类型或多种类型的身份,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实践我们的生活。
作者还总结了话语的要点:
(1)话语可以分成两个或更多的话语(discourse)。
(2)两个或更多的话语(discourse)可以合并在一起。
(3)现在很难说清楚今天的话语和过去的话语是否相同。
(4)新话语不断出现,旧话语不断消亡。
(5)话语往往在于其他话语的共谋和争斗中得以界定,因此话语会随着其他话语的出现或消亡而发生变化。
(6)话语绝对不需要“雄伟”或规模宏大。
(7)话语可以是其他话语(discourse)的混合。
(8)话语数量无限,没法统计。
话语主要包括什么呢?作者认为,话语主要包括:(a)情景身份;(b )表现和识别身份和活动的方法;(c)协调以及被他人、事物、工具、技术、符号系统、地点和时间协调的方法;(d )行动、交流、感觉、感情、评价、手势、姿态、穿着、思想、信仰、认识、说话、聆听(以及在某些话语中的阅读和写作等)。
第四章论述社会语言、会话和互文性。
在这一章中,作者继续讨论“谁”在语言中做“什么”,先讨论“社会语言”,认为社会语言是不同的语言变体,可以表达具有社会意义的不同身份,可以促成具有社会意义的不同活动。接着作者讨论互文性,互文性是指一个口头或书面文本直接或间接地引用另一个文本,或者以某种微妙的方式暗指另一个。“会话”(Conversation)指社会中或特定群体内部进行的(对焦点问题如吸烟、堕胎或者学校改革等)大多数人都认可的讨论。
在这一章中,作者还提出了两种新的观点:
(1)两种语法。一种是传统的语法,如名词、动词、屈折变化、短语和从句等。另一种则是更重要的“规则”,即名词、动词、屈折变化、短语和从句等语法单位通过这些规则创建模式,表示或标示典型的“谁”在做“什么”。
(2) 会话[v]
作者将公开的辩论、争论、主旨、话题或主题成为会话,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的多种交流活动混杂形成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在其中发挥作用。会话是不同话语之间历史争论的产物。
在第五章中,作者讨论的了情景意义和话语模式。作者认为“情景意义和话语模式”是调查工具,话语模式是人类心智“模式辨认”的一种手段。为了考察情景意义,作者还考察了儿童怎样获得词义,以及科学家和普通人如何使用相同的单词来表达不同事物。
(1)作者认为单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不是笼统的,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意义。同时单词的意义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紧密相连并随之变化。
(2)意义的分析可以采用形式------功能分析和语言--------语境分析。语言中的特定结构或形式被用来实现某种功能,但是形式或结构在特定使用环境中所承载的更加具体或更加情景化的意义必须在以下的类型--------语境分析中加以推理。
(3)情景意义的产生是因为特定的语言形式在特定的语言结构中承载特定的或情景的意义。
(4)语境指的是一个伴随语言使用不断扩大的因素集合,包括物理背景,在场的人(以及他们知道并相信的事物),相关人的社会关系、种族、性别、身份,以及文化、历史和体制因素等。词语和语境是互动的。
(5)用儿童词汇意义习得说明人类认识社会的过程:不同的情景意义结合在一起,形成被特定社会文化群体的人当做具有重要意义的某种类型。
(6)情景意义和文化模式/话语模式
人类在经验世界里识别特定的类型,这些类型构成了某一词语许多情景意义中的一个。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对世界的认知也不一样,因此将形成不同的解释理论。因为这些理论植根于社会文化群体的实践中,因而成为文化模式。作者认为使用文化模式不恰当,用话语模式更好。因为话语模式通常是人们不自觉拥有的“理论”,并使用这些“理论”来认识世界,认识他们在世界中的经验。这些“理论”往往过于简化,只试图捕捉一些主要信息和背景细节,简便易行。
(7)词语的情景意义与特定的话语相关。
(8)情景意义是“组装”。人们在语境中现场组合特征,以构成词语模式或情景意义。
(9)大脑的模式识别观。大脑首先处理从经验中提取的(灵活多变)的模式。人类思想和行为遵循“金凤花原理”(Goldilocks Principle):既不笼统,又不太具体,情景意义是处在笼统与具体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模式或概括。
(10)社会大脑。作者认为,人的大脑是一个类型识别者或构建者,且有无数的方法来类型化必要的世界特征,社会文化实践和社会文化背景指导和规范人们借以思考、行动、谈话、评价和交流的类型,所以大脑是社会的。
(11)“情景意义”是一项调查工具。话语分析真正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就是情景意义层面的分析。情景意义是一个思维手段,用来指导我们提出某类问题.。
第六章讨论话语模式。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要点:
 (1)话语模式。话语模式是关于“典型”或“正常”的事物的最初想法或想当然的关于世界运作的理论。作者还指出,思考“话语模式”的方法之一是把话语模式看做是简化世界的图像或故事情节或描述,典型事件是在这种简化世界中展开的。词不是按照定义来使用的,而是针对一系列构成话语模式的社会假设和话语假设而使用的。
(2)原型模拟。原型模拟是当人们认为某种场景是典型情境时,在头脑中运行的某种模拟。模拟有助于思考世界上的事物,是为特定目的而创建的,可以帮组人们理解人们所处的特定情景、正在进行的会话和阅读文本,
   人们与不同社会文化群体成员有共同看待事物的方法,都有原型模拟能力。人们的原型模拟能力支持话语模式。因此当人们采取原型模拟捕捉“典型事物”时,通常采用原型来判断特殊模拟的特征是否典型还是不典型,通俗一些说,是不是符合头脑中已有的“标准”。
(3)话语模式的种类和用途。作者认为可以区分出至少以下几种模式:①信奉模式;②评价模式;③互动模式。话语模式可以是关于“适当”的态度、观点、信仰和价值观的,可以是关于“适当”的行为、交流、参与和参与者结构的方法,等等。
话语模式的组合既复杂又灵活,大模式中包含小模式。一系列的话语模式有助于特定群体的形成,也有助于组织经验的重要方面的单一模式。
隐喻是话语模式的丰富资源,但大多数话语模式的标志并不是隐喻。
 (4)话语模式可以不完整、不一致。话语模式的不完整和不一致性反应人们各种互相冲突的经验、价值观、群体,等等。
(5)话语模式的识别作用。话语模式以某种方式使自己和他人识别和联系人或事物,同时还从人们所处的位置判定是非,用来解决世界上的问题,并把相关的观点“投射”到整个世界。
(6)提出作为调查工具的话语模式的相关问题。
第七章讲的是话语分析。作者主要论述以下几点:
(1)情景意义并不是简单存在于人的脑中,通常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相互协商的结果。
(2)有些话语模式是共同的,但即使在自己的本族语范围内,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掌握不了的语法资源。话语模式解释为什么词语可以根据群体标准产生不同的意义,并激发人们去创造更多的意义。
(3)语言和语境是“自反”的。语言既反映现实,又构建现实。
(4)在任何情景中,意义、活动、立场与策略、身份、关系、联系、符号系统和知识密切相关。
(5)理想的话语分析。作者提出26个问题来谈论如何构建七项任务,细化构建任务要解决的问题,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6)细节产生强大的意义。在引入信息时,不同的设想、音高、强调的细节等等都会造成误解。
第八章讨论处理与组织语言。要点如下:
(1)言语的产生是小迸发(spurt),每个小迸发相当于一个小句的长度,一次言语迸发中不同的重音类型构成该迸发的语调曲线,并凸显一个新信息。
(2)话语的宏观结构。作者用故事来说明宏观结构的组成部分:背景、催化、危机、评价和解决。背景即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催化指故事的问题,危机指要求解决问题,评价指的是故事为何有意思并值得讲,解决即故事中的问题被解决。
   另外,作者还谈论了实词、虚词、信息、重音、语调、行和节等一系列语言概念在话语模式中的重要作用。
 在第九章至第十一章中,作者安排了三个话语分析实例来对前几章的观点提供例证。
 总之,读了这本书,我本人受益匪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作者观点新颖,但绝非为新颖而新颖。作者在引言部分即提出语言的根本功能:支持社会活动的开展和社会身份的确定,维持不同的文化、社会群体和机构中人的归属。过去我们只强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而忽视了语言上述两方面的功能。
2.鲜明的理论基础。作者旗帜鲜明地公开自己的语言理论:语言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并通过社会实践才能产生意义。这提醒我们作为语言学的研究者应该努力学习理论,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融会贯通,才能有所创新。
3.话语模式和会话模式的创新。作者将话语模式分为话语(Discourse)和话语(discourse)   ,会话Conversation 和会话conversation。比如话语(Discourse)总是指语言加上其他材料。话语是使用语言的方法,即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按照恰当的目标(可以把一个人确定为某一具有社会意义的组织或“社会网络“的成员)使用语言的方法,以及思考、评价、行动和交流、信仰、符号所形成的被社会接受的关系。语言的的社会性早已决定了它从来不会孤立于语境,作者这样划分话语模式让人更能深刻理解语言的工具性。
4.全书贯穿语言构建的“七项任务”,并且用它来进行话语分析。在分析意义、活动、身份、关系、立场与策略、联系、符号系统与知识在构建任务的过程中,涉及语言学、社会学、哲学、认知心理等等各方面的理论。这些理论用作者本人的话说:是“借”给读者某些调查工具,完全期望读者在发明自己的工具或使自己的工具与根植于不同观点的其他工具进行融合之后,甚至改变或者抛弃作者“借”们的调查工具。我想,这是本书最了不起的地方:既“与人以鱼”,更“与人与渔”。
 本书还有许多优点,如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借鉴各种理论使之相互融合,等等。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不管你从事什么专业的学习或工作,只要你跟语言打交道,或者只要你想思考问题,特别是想独立而又全面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都可以从中获益。我想,这就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是早已尽人皆知的道理,这本书也同样。我个人认为,情景意义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意义的核心部分也应该有所强调。比如一个词的核心义素是人们在认识世界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类型,用作者的话说属于原型。有了这些核心义素,人们使用隐喻造词不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此外,本书的译者在翻译时,如果在适当的地方注解一下,如引言的第一页中“狂热的观鸟者”这个词组让人看不懂,如果译者做一个简单的注解,读者就不会一开头就疑惑不解。又如27页第四行中的“斯科隆和斯科隆(Scollon and Scollon)”,在廖美珍的评介中,只出现了一位斯科隆(Scollon)。孰是孰非,叫人难以判定,如果译者加以注解,我想读者会更加明白。再如“协调以及被他人、事物、工具、技术、符号系统、地点和时间协调的方法”(第35页第三行)这句话让人费解,是协调和被协调吗?不过,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无瑕的翻译,这一点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最后想说的是:由于本人水平实在有限,加之又未能阅读原文,所以在评价这本书时难免出现错误,请各位多多指教,也请译者原谅。
       
 
[i] James Paul Gee著,杨炳钧译,2011年版,字数:236000,定价:27元。
[ii] 见《前言》部分。
②原文用的是Discourse,译者用黑体来表示Discourse。
 
[iii] 原文用的是Discourse,译者用黑体来表示Discourse。
[iv] 原文用的是Conversation,译者用黑体来表示Conversation。
[v] 译者用黑体表示Conversation.,而廖美珍把它翻译为大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