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评谭光辉《中国现当代小说文本细读》(袁栋洋)

曾经如何十年寒窗苦,一枝梅花独秀开?古诗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然而现代信息浩如烟海又鱼目混珠,作为一个文学系学生或者文学爱好者,怎样才能爱其所爱,好其所好并有所爱好之独见呢?我认为勤、苦作舟只能是现代读书人最低层次的要求,光坐冷板凳,书虫般挪动搬用信息没有太多价值。

评谭光辉《中国现当代小说文本细读》(袁栋洋)

作者:袁栋洋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3602    2014-12-25 00:46:13

评《中国现当代小说文本细读》

                       袁栋洋

曾经如何十年寒窗苦,一枝梅花独秀开?古诗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然而现代信息浩如烟海又鱼目混珠,作为一个文学系学生或者文学爱好者,怎样才能爱其所爱,好其所好并有所爱好之独见呢?我认为勤、苦作舟只能是现代读书人最低层次的要求,光坐冷板凳,书虫般挪动搬用信息没有太多价值。现在我们不仅要读书破万卷,而且还要会选择性地读并要会读书,这才是一个现代合格的读书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学系的学生,一方面要学到叫“理论”的东西,但是重要的是要读作品、写作品、评作品,懂得如何分析作品。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部文学经典或一部新出版的大作,如何阅读、如何能品评出一个独特的哈姆莱特?知其美而知其所以美?这可能是对于作为探寻文学美之为何美的文学阅读者都希望力所能及之事。这就需要新批评的文本中心主义,细细品读中心文本的方法。

最近刚刚出版谭光辉主编的《中国现当代小说文本细读》(以下简称教材),可以说为我们寻求如何品读作品之路提供了便利之器。教材教授给大家一种“知其所以美”的方法,即细读法。细读本是瑞恰慈在剑桥大学任教,他让学生给抹去作者署名的诗作品评,而瑞恰慈又评点学生的品评,之后写出影响评论界极大的《实用批评:文学判断研究》一书。新批评提倡细读从此而来。不管是“封闭阅读”还是对文学作品词语意义的“榨取”,还是《中国现当代小说文本细读》中提倡“充分阅读”法。由于该书的出发点是作为大学专、本科,研究生选修课程的教材,或作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专业人员参考书目,其意图主要是培养文学专业者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为目的,所以文本的阐释注重具体作品的细读。何谓细读?细读指对相对集中的符号正文即中心文本的“窄解释”,所谓的“窄”就是文本尽量可能不对作家生平介绍与引申,不以流派、时代、文化、政治、他人评论、延伸文本等文本外因素为评价对象与主要参考依据,而这些文本外的评价对象与主要参考依据主要是伴随文本所包含的因素。如果就文本而言,论者热衷于副文本等伴随文本因素,可能让人放弃独立的个人解读评判,对于作为受“训”阶段的学生来说,不利于学生品读作品的素养提升。

细读法注重新批评提倡对文本修辞重要术语如悖论、反讽、复义、张力等的分析。教材详细细致地介绍了古尔灵的“细读”三步和莱奇的“细读”十六步。而该书的细读步骤并非僵硬地死搬硬套,而是根据文本自身的特点,灵活运用古尔灵与莱奇的细读步骤,既以古尔灵的步骤为主,又掺入论者阅读心得,从形式批评出发,不排除文本比较与参考其他伴随文本,实现对文本意义的最大化理解。由此可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纵使采取相同的细读法阅读同一部文学作品,会得出不同甚至意义相悖的观点。这与阅读者对文本感悟的体验,与他本人的学识积累不同带来的不同效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细读法教授给我们一种方法,一种面对作品时的一种思维之“石”,至于蓝田日暖美玉生烟的境界,是《中国现当代小说文本细读》可望而可想得的一种夙愿!

教材在小说卷导论中从什么是小说、什么是叙述、什么是虚构、什么是叙述者、什么是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五个方面详细地阐释了小说文本细读时必备的基本知识,归结为如何理解,也就是面对体裁小说文本时如何细读的定位。这部分内容详实而有见地,是该书文本细读的一个总纲。但是我认为深刻理解与运用该方法分析文本还需符号学与叙述学等大量文学理论知识的积累,快感地得心应手地运用该方法恐怕需要王国维所言的三境界论的提升。但读者若有此阅读之心、有此阅读之法、有此勤苦之舟做之,必读作品足之舞之蹈之。

本书共选择十五部经典小说作为分析范本。从细读中心文本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不乏对经典分析有创新之处。从选择阐释的十五部小说而言,虽然尽量涵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小说中各时代、各流派、各题材、各风格的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但是有很大的随意性,无严格的选择标准。从现代文学开始期的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20年代自传体代表小说《沉沦》;有宗教情怀的小说《缀网劳蛛》;故事背后藏有深层次潜文本的《竹林的故事》;30年代超越时代政治描写人性的《边城》;超越善恶“人性昌险”,野性十足的《三峡中》;从农村流入城市打工遭遇悲剧的《骆驼祥子》;不像小说的小说《呼兰河传》;被金钱劈杀而又以金钱劈杀他人的《金锁记》;对黑暗社会制度控诉的《寒夜》;充满欲望象征的《永远的尹雪梅》;张贤亮的对于特定时期专制政治、文化对人格“阉割”之痛的表现、控诉及其告别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诗化文本《大淖记事》;揭示“父法”背后的《现实的一种》;叙述在否定中展开情节的《黄金时代》。文本选择的基本是20世纪20年代、30年代、4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作品,选择类型“五花八门”,但是这种无标准的选择之中有个定规则,那就是引导学生以一个作品为阅读范本,以相同的读法延伸演绎,触及一类作品,所谓触类旁通。这样延伸推衍,文本就不限于十五篇,便于流通的甚或于掌握一百五、一千五以至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如对《狂人日记》中修辞悖论、讽刺艺术的分析,借助这种文学实践还可扩充分析张天翼讽刺小说艺术、老舍小说中的讽刺、钱钟书小说《围城》的讽刺艺术、王蒙小说中的语言讽刺艺术、残雪小说的意象、刘震云故乡系列小说言说的悖论等等,方法的运用与实践逐渐扩充自己知识的范围,就此还可运用到诗歌阅读的分析中。其实教材的每一个文本分析都可对照一批文本进行“照猫画虎”式的分析。还如对《黄金时代》用佛家“四句破”与格雷马斯方阵分析叙述情节推动的动力。该文文本分析新颖独到,从否定之否定的不断否定运动造成的张力,看小说叙述背后深层历史车轮的深重擦痕,颇有新意!以否定推进叙述的原理分析王小波的其他作品,对《阿Q正传》、《祥林嫂》等其他文本的分析,定会耳目一新。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本细读》文本选择看似封闭,实则开放,开放的程度在于阅读者运用的能力。如何运用细读法阅读其他作品,初学者可以参照教材中每个具体文本分析的顺序:先学习其本文本的分析方法;再顺着延伸阅读的思路阅读;最后结合思考题,举一反三,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得而广之。

总之,《中国现当代小说文本细读》是一本不错的教材,但想要真正有所获,有所大获,还需在此阅读基础上提升理论素养,尤其是符号学、叙述学等文学理论知识的储备。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我们借这种细读文本的方法先玩他们的游戏,最后达到自创规则,玩自己的游戏,是我自己也是本书的最大期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