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王悦评赵毅衡《趣味符号学》

符号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小到每日的衣食住行,都不能脱离符号的意义传递。但与此同时,符号学却被大众视为一门与普通人生活相距甚远的学科,如赵老师在前言中所说,很多人对于符号学的认知仅限于《达芬奇密码》,孰不知我们自己每一天也都在进行着编码与解码的游戏,符号学研究的从来不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密码,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意义活动。揭示符号学的“庐山真面目”,让每一位“身在此山中”的读者知晓符号学其实离我们如此之近,大概就是这本《趣味符号学》诞生的缘由吧。

王悦评赵毅衡《趣味符号学》

作者:王悦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3974    2015-07-20 22:07:03

 

另一本学问?另一种学问!

——评赵毅衡《趣味符号学》

   

王悦

 

《趣味符号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6月版

 

翻开《趣味符号学》,就马上被作者照片中赵毅衡灿烂的笑容吸引了:背景全无,只放大一个“笑脸”,岂非是跟这本书强调的“趣味”相呼应?想必选这张照片,也是在运用照片的符号功能,非谙熟符号学之达人,恐不能做得如此周全。

符号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小到每日的衣食住行,都不能脱离符号的意义传递。但与此同时,符号学却被大众视为一门与普通人生活相距甚远的学科,如赵老师在前言中所说,很多人对于符号学的认知仅限于《达芬奇密码》,孰不知我们自己每一天也都在进行着编码与解码的游戏,符号学研究的从来不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密码,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意义活动。揭示符号学的“庐山真面目”,让每一位“身在此山中”的读者知晓符号学其实离我们如此之近,大概就是这本《趣味符号学》诞生的缘由吧。

对于一个不了解符号学的人来说,这本书的确是一本很好的启蒙读物。什么是符号?如果仅仅说符号是“被认为携带着意义的感知”,非学术领域的读者会觉得一头雾水。然而,你想过新娘子为什么要盖着头吗?因为她怕羞?但是流传至今天的中式婚礼上依然有盖头,显然已成为一种仪式。为什么要有这种仪式?这本书告诉我们,“因为大家看不到新娘之‘新’,必须有个符号在婚礼上代表这个意义。”由此我们了解了符号的一个基本属性:解释意义不在场。意义一旦在场,符号就退场。听起来艰深的学理经过常见的例子一解释,简单明了。再如,我们常见一种错误说法“***只是个符号”,仿佛“符号”等于“没有实际价值”。作者专门以全世界出现的“钢镚儿危机”为例,指出任何事物都是“符号-物”二联体,如钢镚儿作为符号有货币价值,作为物有金属本身的价值,这两者并非截然分开或固定不变,而是永远在这两端之间滑动,所谓符号价值从来不是一个空洞的存在。

本书写出了100组有趣的小故事,经典名段、时事热点、娱乐八卦无所不包,将符号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充分融入在一起。如其中一节“个个女星娃娃脸,个个男星肉小鲜”,很吸引眼球的标题,与符号学有什么关系?原来作者是把明星的身体形态作为符号的一种,从历史的眼光看大众推崇的“完美形象”的演变:从生殖崇拜(成熟的、性感的)到“前生殖”(少女化、小生化),反映的是社会性欲望对象的变化:不再指向生产与丰裕,而是指向消费。这个故事再次告诉我们,符号无所不在,而符号学就如同一双慧眼,让我们在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不止看到现象本身,还能看到这些现象作为一个符号所传达的深刻意义。身体形态是符号,是“这个时代需要的表征”;时装潮流是符号,乞丐装的流行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在路上”的渴望;饮食是符号,民间流传的许多食补或禁忌都是源自“像似”的神话式思维;状元内裤也是符号,当人们把欲望从对象转移到符号本身,状元内裤就有了“成就未来”的威力,众多明星效应皆源于此。

符号学就是意义学,它可以很简单,简单到你认为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它的研究对象;它也可以很复杂,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的运转本就是平凡中蕴藏着伟大,符号的结构、修辞、解释、真假都拥有一套深奥而有趣的逻辑。比如,你想过为什么有妇女节却没有男人节、有儿童节却没有大人节、有劳动节而没有老板节吗?作者告诉你,因为符号表意中的二元对立总是不平衡的,对立文化范畴之间不对称,弱势的一方就是“标出的”,如妇女、儿童、普通劳动者,而另一方在文化中占优势的符号形态就是非标出的,就是正常。“标出性”是符号的一个重要属性,可以用来解释我们文化中的许多问题,比如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需要打扮,为什么怪人、异类放到艺术作品中容易受到认同,为什么错币反而能拍出天价,都可以在“标出性”的思路下找到答案。再如,我们常常认为是符号自身在表达意义,但是作者告诉我们,有的时候是“符号的表达”在表达意义,如恋人间甜言蜜语的废话,说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交流本身;有的时候体裁、背景等更决定符号如何被解读,如分行写出来的文字,读者就会当作“诗”来读,里面的语言意象突然就会变得意义深远;有的时候符号无法对应一个准确意义,因为它携带了两种互相不能取消的解释,如你在看陈道明演的康熙时,看到的是演员还是角色?符号的编码-解码并非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在背后决定这些“密码”以何种方式被解读的,是“元语言”。所谓元语言,就如同余则成从事间谍活动时的密码本,“密码本”的不同会造成很多的交流不畅,而一个民族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元语言,则成为所谓的文化品格。

从以上诸多例子可以看出,《趣味符号学》有着鲜明的问题导向,疑问——回答——理论归纳是这本书的基本思路,当学问来源于“好奇”,一切就会变得有趣起来。书中提炼的诸多“为什么”将读者引入到符号的世界,看到许多可能被我们忽略的信息后面符号意义的传递。如果这些“为什么”引起了你的兴趣,你会发现万千现象背后有更丰富有趣的理论思考——符号的属性、符号的解释等等都有一套共通的法则,可以从每组故事后面一句话的“理论提示”中窥见端倪。如果这时你的兴趣已经从现象转移到本质,这本书的内容也可以让你踏入符号学的门槛,像似性、指示性、伴随文本、框架……这些符号学的基本概念在各种生动活泼的例子之中已经变得不再费解。

《趣味符号学》是可以“分层”阅读的读物,不同需求层次的读者可以在其中各取所需,而即便对专业领域的读者而言,这本书也不失其价值。原因在于,书中虽然貌似一直在讲故事,却是以严谨的理论思路为根基的。从建构符号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到对于每个例证的理论梳理,都是经过提炼后的符号学思想精髓,即便通读一遍各节的“理论要点”,对于提升符号学素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赵毅衡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学者应当有‘两副笔墨’”,深以为然。学术不应该是象牙塔中的孤芳自赏,它原本来自于对生活的思考与探索,在用专业化的语言进行学理研究的同时,应该具有以通俗化的语言普及大众的能力。这不仅仅是为了向更多人传播知识,让身处符号中的我们知道意义是如何产生并运作的;也是学问自身的需要——进得去、出得来,才算将学问做“通”了。如同牛顿在被苹果砸到后才发现万有引力,一切高深的东西不过都源自那个简单的“为什么”,在我们用符号思维看历史、看文学、看今天的一切时,就贴近了这些学问产生的初心——在好奇中追问、在观察中探索,于是我们发现,许多我们以为枯燥难懂的知识,原本就是“有趣”的。 

 

 

 

王悦,厦门大学中文系教师,wangyue8409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