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唐亚丽评孟登迎,王行坤译《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

大家似乎都有这样一个阶段:敏感又忧郁,崇尚孤独又渴望聚会,全世界的“大人”都是我的敌人,他们都被俗世愚弄的傻瓜……这种看起来很“酷”的状态在日本流行语中被称为“中二病”,“中二”字意为“初中二年级”。这个流行语生动地描述了日本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想让自己得到他人的承认而无意义地摆酷,或否定他人、否定社会以保护自身的行为和思维逻辑。

唐亚丽评孟登迎,王行坤译《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

作者:唐亚丽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2904    2016-11-14 18:00:25

 

评马塞尔·达内西《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
 
大家似乎都有这样一个阶段:敏感又忧郁,崇尚孤独又渴望聚会,全世界的“大人”都是我的敌人,他们都被俗世愚弄的傻瓜……这种看起来很“酷”的状态在日本流行语中被称为“中二病”,“中二”字意为“初中二年级”。这个流行语生动地描述了日本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想让自己得到他人的承认而无意义地摆酷,或否定他人、否定社会以保护自身的行为和思维逻辑。
作者马塞尔·达内西注意到了这种“病症”,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将他的观察和理解汇集成书。本书首先在第一章梳理了青少年期的历史,并对青春期(adolescence)和青少年期(teenagerhood)作出了必要的区分,其次,作者将“酷态”作为主要讨论对象,在第二章讨论了酷态的出现,第三、四章从服饰、音乐、音乐等方面对酷态进行剖析,其中对青少年符号系统的描述,和对形成背景、因素的分析,提供了一种研究青年文化的符号学框架,最后作者在第五章总结了他对青年文化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未来趋势的思考。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本书不仅对家长、老师和学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也有重新建构自我认知的启蒙意义。
一、        青春期与青少年期
青春期“是所有灵长类动物生理青春期特征下的社会心理行为”,“表示有生育能力萌发所启动的种种行为”,侧重于生物学意义上的发育和变化;青少年期是“现代消费文化强加于人类生命期限当中的社会建构范畴”,侧重于社会文化影响下的心理、行为特征。
作者认为,斯坦利·霍尔是首先将青春期作为一个特殊阶段来研究的。斯坦利·霍尔在1904年出版的著作《青春期》中提出“复演论”,采用了生物学上的复演学说来说明儿童心理的发展,他认为个体从童年期到成年期,心理的发展就是人类的进化过程的再现,他把青春期视为复演论的一部分,理论认为“个体发生概括了种系发生”,青春期是大动荡(Strum and Drung)的过渡阶段。
霍尔之后,精神分析学家继续从生理、情感等社会层面进行研究,他们认为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生物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20世纪中期青春期心理特征研究领军人物埃里克·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对自我价值的感知是生物本能趋势,但他也意识到这些具体形态是文化赋予的。
有些学者观点截然相反,他们在与现代文明距离较远的社会里发现,青春期现象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玛格丽特·米德在萨摩亚和新几内亚的实地调查发现,青春期现象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并非所有社会的青少年在青春期都会出现心理危机,人性是可塑的,并且这个过程中,文化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生物因素的影响。
作者在前人的基础上作出了自己的解读:青少年期“作为一种社会建构”,“已经形成了其独有的符号表征形态”,“这是一种通过调整自身行动或举止来显示或创造意义的模式”。
二、        意旨渗透与模仿
“意旨渗透”是作者贯穿全书的一个思考,在他看来,青少年的行为模式不是首先通过模仿获得的,而是通过意旨渗透的过程习得的,这是酷态出现的关键。
与有意识的模仿不同,意旨渗透是一种以无意识的方式吸收有益行为的模式,作者认为青春期行为模式的源头是同龄人的渗透作用,而媒体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模仿的性质,只能强化圈子已然确立的行为规则,同龄人团体内部共同的意义创造才是青少年习得行为的基础。作者还提到,渗透作用是双向的,同一圈子的青少年受人影响,也影响他人。
作者尝试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意旨渗透作用如此之强的原因:人在童年期通过与周遭环境的互动来发展自我认知,而到了青春期,逐渐对“他者”的出现变得敏感,更加关心其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社会认知作为一种强劲的新思想方式,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当中”,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结群现象开始出现。
在分析结群(圈子)现象时,本书列举了许多珍贵的一手资料,把圈子类型分成了摇滚族(Rockers)、摩登派、蝙蝠穴族(Bat Cavers)、霹雳男孩(B-Boys)等共八类。作者发现,小圈子对青少年期的生活非常重要,因为它为青少年提供了“感情的避风港”,提供了“表现、认同和团结的手段”。圈子为青少年提供了表现自己的舞台、相对封闭的社交网络和强调忠诚的庇护体系。另外作者观察到圈子往往都有“一个明确的权力结构”,随后,作者对处于权力顶端的领导者进一步分析,通过采访发现,每个类型圈子对其领导者的要求都有不同,具体表现在吸烟、酒量、吸毒、服饰、爱好、肢体攻击、性能力、外貌等等社会特征上。
三、        青年文化中的性别
性别问题在本书中虽未单独拿出来讨论,星星点点地散落在部分章节里,但可以看出,作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
谈及酷态之身体意象的符号特征,作者加入了性别视角的比较,把男性和女性青少年区别出来,比较其社会性别符码的差异。他认为:“苗条和瘦削的身型都是男性和女性获得酷态的先决条件。男性从这种理想化的身型中偏离的灵活余地要比女性大一些,因为男性还可以努力塑造健硕的体型。”
分析结群现象时,作者似乎更关注性别平等问题。他首先反驳了一般认为的“主导地位一般为男性所有”的观点,并指出:“在性别混合的小圈子当中,更多出现的是男性与一位被指派的女性共同分享权力的趋势。一般来说,这需要两位当权者之间有情感和性的结合。”然而,男性在同龄人当中没有出众的性能力就无法获得较高的地位,女性却依然被要求遵守性美德。最后,作者做了总结:“被受访者认为非常重要的好几项特质都平等地适用于男性和女性的酷态形式。但是,总体而言,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被期待拥有更多的特质。”
在第三章对酷态的详细剖析中,作者继续展示了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把男性和女性青少年的面部表情、服饰、吸烟姿势进行了对比分析。
事实上,能够意识到性别问题是非常可贵的。麦克罗比(McRobbie)和加伯(Garber)认为,女孩经常被男性研究者忽视,或是不加批判地强调女性的刻板印象,或者直接边缘化和次要化,在结构上被置于不同于男性的领域。
四、        小结
达内西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对青春期的未来发展持悲观态度,他认为这个“自从50年代以来就一直困扰着西方社会”的青春期问题,“可能要自我终结了”。笔者认为,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收编(incorporation)”理论也许能准确表达出达内西的意思,即主流文化试图把亚文化遏制、整合、吸纳、化解进占支配地位的社会秩序的过程。
另外,本书由于出版较早,没有将互联网对青年文化的影响纳入分析中来,但作者在中文版序言里也有反思,他认为互联网时代为青年文化带来了新特征,并提出了疑问——青年文化越来越虚拟化,其结果是网络被青年文化改造,还是青年文化自身被网络改造?这的确是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塞尔·达内西. 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M]. 孟登迎, 王行坤译.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1年6月.
2.     克里斯·巴克. 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M]. 孔敏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3月.
3.     胡疆锋. 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年12月.
4.     尹小隐. 90后“中二病”大流行[J]. 中国青年,2013(6).
5.     张帆. 人类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结合:玛格丽特•米德之文化决定论综述[J]. 社会科学评论,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