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李亮明评李红秀《新时期小说与影视传媒》

小说改编成影视早已有之,尤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著,更是被不厌其烦地翻拍。但是却甚少有人能系统地从两者间的内里结构上去分析小说和影视传媒的关系,这也就一直造成了此方面的研究空白。理论指导实践,倘若能从理论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整体性梳理和把握,这对于今后的影视改编来说将是莫大的助益。

李亮明评李红秀《新时期小说与影视传媒》

作者:李亮明  来源:  浏览量:2467    2017-04-19 17:04:20

 李亮明评李红秀《新时期小说与影视传媒》

 

小说改编成影视早已有之,尤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著,更是被不厌其烦地翻拍。但是却甚少有人能系统地从两者间的内里结构上去分析小说和影视传媒的关系,这也就一直造成了此方面的研究空白。理论指导实践,倘若能从理论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整体性梳理和把握,这对于今后的影视改编来说将是莫大的助益。

就以近两年来国内大热的IP影视剧来说,这让不少的小说都被搬上了荧幕,但整个市场鱼龙混杂。叫好者有之,批评者亦有之。虽说这背后是市场资本运作的结果,可从其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体现了,从小说到影视改编上的一种严谨性的学术性态度和整体性把握的缺失。李红秀教授的这本《新时期小说与影视传媒》虽是着眼于新时期,但其中所囊括的内容却极为丰富,尤其在经典小说和经典影视的分析上更是见解深刻,这对于当下的影视改编来说不失为一种借鉴。

《新时期小说与影视传媒》以新时期(1978~2000)的小说与改编影视为研究对象,用文本互应的方式详细地探究了该时期小说和影视传媒间的相互关系。在正文结构部分,整本书共划分为九个章节,分别从“反思小说”、“改革小说”、“知识分子小说”、“知青小说”、“文化寻根小说”、“先锋小说”、“婚恋小说”、“新写实小说”以及“主旋律小说”九个方面就影视传媒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和讲解,从而从纵深和横向两个向度上做了一个全局性的系统性的研究和把握。

在纵深上,李红秀教授以时间脉络为轴,不仅在每章的第一节就研究文本的背景和当时环境做出了整体性的介绍,让读者能很快地了解到相关的时代信息,从而对即将介绍的文本的解读做出更为准确性的判断和理解,而且还从理论和技术层面对小说和影视传媒关系进行了深度阐述。在横向上,李红秀教授采用同时期同类型小说及改编影视在横切面上做了类型下的主题分析,从多角度分析了小说和影视传媒的关系。正是纵横结合,才让这本书如同一张编织好了的大网一般将新时期的小说与改编影视纳入了其中,在琳琅满目的小说和改编影视的简略介绍上突出了对经典性作品的深入性的精彩分析。

“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时期的结束到千禧年,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从文学创作上可以看出其轨迹,而这点在小说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表现出了强烈的时代烙印特点。如从反思时期的《天云山传奇》到改革时期的《乔厂长上任记》,社会时代的风云变幻尽在其中;而《人到中年》、《蹉跎岁月》则从知识分子和知青的角度分别以立足现实和回望过去的方式来展现了各自一代人的命运纠葛;到了八十年代,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不断涌入和文化意识的觉醒,寻根热和先锋小说成为主流,分别以《孩子王》和《红高粱》等为代表;但在上世纪的最后一二十年里,社会变革出现较大变化,面对新环境、新压力,出现了一批新写实小说,如《一地鸡毛》、《来来往往》等。李红秀教授由小说及影视,把握时代的脉搏,从大时代环境背景到小人物命运沉浮,贴切地对具有年代性意义的经典作品做了个案分析。

对于新时期小说和影视传媒间的关系,李红秀教授首先在绪论中就两者的整体观做了一个陈述,具体则落实到每章的主题论述当中。如在《天云山传奇》的小说和影视解读上,从作家和导演自身角度出发,就小说与影视的不同叙事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由此肯定了该电影在影视阐释上的大胆和成功性。对于书中所选用的每部小说和影视,李红秀教授都从作品自身特点入手,客观详尽地剖析了两者的特色和不同之处。精彩的是他对于选用的作品都进行了相同部分的对照分析,尤其是在对电影片段的整理和分析上,不仅细致地点出了影视镜头的移动变化角度和方式,而且还就影片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有态度、有观点的评述,而并非是以一概之。在最后的结语部分,李红秀教授从传播性、互文性、接受性、互补性四个方面对小说和影视传媒关系从理论高度上做了宏观把握分析,从多层面解读了两者间的多元化关系。

古语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李红秀教授的这本专著,从对新时期小说和影视的容括上来说,确实丰富、翔实,且内容精彩。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经常被其中内容所吸引并不可遏制地去看了相关作品,有意识地运用李红秀教授在书中所秉承的态度和观点来进行阅读和观影,所受匪浅,这于我而言,当是一次全新的学习机会。

 

李红秀:《新时期小说与影视传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