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孙娅娇评王杰文《表演研究:口头艺术的诗学与社会学》

“表演”一词本身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对表演的研究横跨多个领域,其中民俗学、戏剧学、社会学、艺术学、人类学等学科为表演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持,而表演研究也为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例如巴特勒将表演理论运用于性别研究,认为性别身份是通过表演方式建构。20世纪后期,美国“新民俗学”提倡口头艺术的“表演研究”,主张在“实践理论”的基础上对口头艺术进行诗学的与社会学的综合研究。

孙娅娇评王杰文《表演研究:口头艺术的诗学与社会学》

作者:孙娅娇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2651    2017-05-14 23:27:21

 孙娅娇评王杰文《表演研究:口头艺术的诗学与社会学》

 

“表演”一词本身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对表演的研究横跨多个领域,其中民俗学、戏剧学、社会学、艺术学、人类学等学科为表演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持,而表演研究也为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例如巴特勒将表演理论运用于性别研究,认为性别身份是通过表演方式建构。20世纪后期,美国“新民俗学”提倡口头艺术的“表演研究”,主张在“实践理论”的基础上对口头艺术进行诗学的与社会学的综合研究。本书作者正是在接触了美国民俗学家的“表演研究”后基于独特视角,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表演理论”在民俗学领域的前沿性学术成果,深入解读表演及表演研究学术谱系并挖掘其可能蕴含的理论潜力。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民俗学与社会学、戏剧研究等相关领域的深度对话。作者所具有的广阔的跨学科理论视野和扎实的理论素养令人叹服。

本书由收录的十七篇论文构成。全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与评论了口头艺术的“表演研究”,其中的内容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部分:“上篇”的八篇论文集中介绍了“表演”“文本”“语境”“文本化与语境化”等与口头艺术的“表演研究”相关的几个关键词,本篇正是围绕与这些关键词有关的学术争论,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口头艺术的“表演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路径——被提出、发展、反思与批评的总体历程;“中篇”的四篇论文集中讨论了“生成”“传统”“民俗主义”“遗产化”这四个民俗学核心概念,这些研究成果都一一指向“表演研究”的核心思想已经成为当下民俗学研究的重要路径;“下篇”的五篇论文则介绍与批评了五位具有国际声誉的民俗学家的学术观点,这些民俗学家都具有跨学科视野,通过对这些民俗学家学术观点的梳理,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与评价口头艺术的“表演研究”。

    社会生活里的种种民俗文化现象都可以成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社会性和集体性是这些文化现象的一般特征。民俗意义的生发、形成要经过民众的认同和长期实践,它们以多元形态存在,而这种存在在时间上具有传承性,空间上具有扩展性,更重要的是其产生是人类与特定环境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借鉴表演理论,可以使口头艺术的研究摆脱静态文本的束缚,建构新的理论框架。20世纪后期,国际民俗学家开始关注民俗的“意义”,这也是民俗学界研究取向的重大变化,即从历时性转向共时性的转变。民俗学界对意义问题的普遍关注和民俗学学科研究范式的转型息息相关。民俗学家讨论的问题有意义在文本中还是在语境内?意义由谁赋予?意义的发生、位置、接受、解释都成为民俗学研究的重点问题。符号学研究涉及了几乎所有的人文科学,民俗学研究也在其中。符号学是关于人类对于意义与理解的探索研究之学科,本书对于民俗意义的找寻也给符号学者以新的启示。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和理查德·鲍曼都十分重视民俗意义的阐释,义的发送与传播就成为了口头艺术的研究者们将不得不重新思考的问题。以鲍曼为代表的民俗学家所坚持的研究路径是在语境中考察民俗、作为表演来考察民俗,而邓迪斯虽然也同样重视语境对民俗研究的重要性,却将文本与语境隔离对待。问题意识的差异导致研究方式的多样化,然而当我们将民俗文本重置于日常生活的语境中,意义的发送与传播就成为了口头艺术的研究者们将不得不重新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王杰文:《表演研究:口头艺术的诗学与社会学》,学苑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