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周子恒评张玮玉《粉丝公众》

《粉丝公众》,学者张玮玉所著。全书的探讨与思考皆是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与调查报告之上,读者看来不觉侃侃而谈,跟随作者在一张张调查报告之中,深思研讨。作者国内外的求学经历,让全书不仅有一个客观的写作态度,更有一个不为一“墙”所隔得宽广世界观。就其“粉丝公众”四字,其背后所产生社会影响在如今已很难估量。从商者,可将其变现;从政者,为己所用。

周子恒评张玮玉《粉丝公众》

作者:周子恒  来源:  浏览量:7244    2017-07-19 11:24:39

 

新媒体时代的粉丝公众与权力——评《粉丝公众》

周子恒

 

《粉丝公众》,学者张玮玉所著。全书的探讨与思考皆是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与调查报告之上,读者看来不觉侃侃而谈,跟随作者在一张张调查报告之中,深思研讨。作者国内外的求学经历,让全书不仅有一个客观的写作态度,更有一个不为一“墙”所隔得宽广世界观。就其“粉丝公众”四字,其背后所产生社会影响在如今已很难估量。从商者,可将其变现;从政者,为己所用。

时下,正是新媒体大热之际,虚拟社区与线上公共领域层出不穷,粉丝公众成为当今网络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不得不说,粉丝公众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现象。单单就“粉丝”二字,常常被赋予感性意义,它通常是指非理性、容易受到操控的狂热群体,但其创造力与带给被粉对象的经济利益及社会影响是巨大的。“公众”其意义在 “群众”之上,它非是精神上低等且本质上未开化的群体,两者合成,则是一个可被视作公众的政治性集体。在未来,他们极其有可能与其他公众群体、本土或全球商业力量以及不同层级的政治权利之间的互动构成行动的主体部分。

随着粉丝影响力的扩大与粉丝群体的剧增,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产生兴趣。更有部分学者将其解读之时带有政治意味。那么,阅读此书,是寻找其存在的意义或是发生的过程?当读者从头阅至书尾,可以发现“追随行动者本身”则是此书给予各位的最大意义。

纵览《粉丝公众》全书,学者主要探求网络社会群体如何发展具有政治功能与意义的公众。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以下三点回答:第一,网络技术促使成为独立的个体与集群的方式,进而转化网络社群;第二,借助于关系网络与兴趣导向形成粉丝群体;第三,发展具有政治功能的“粉丝公众”。纵其书籍内容,作者从新型网络科技的兴起谈起,进而讨论中国与欧美等国家在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差异。现代社会之中,粉丝与传统意义上的粉丝差异很大,这些因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差异,引得当今许多学者进而思考与研究。根据现今中国网络社会发展,粉丝也从线下发展至线上。粉丝拥有更多渠道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再仅仅限于一个消费者。当然,如今的中国网民,对于上网,或是说对于“上网”的运用,更多限于“娱乐性”。从本书大量的深度访谈与调查中可以得出,粉丝如今的话语权已然不容小觑,虽然是限于被允许的范围内。不过,粉丝逐渐从被动的局面走向主动,粉丝不仅仅是消费群体,更是信息的生产者。粉丝所占领的区域愈加扩大,从电影到线上虚拟社区的等等。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粉丝的创造力是令人惊讶的,而这恰恰显示了公民“无以伦比”的创造性。

从一部美国纸牌屋,再到中国的贴吧虚拟社区,作者从两国体系碰撞而产生的花火进行讨论。毋庸置疑,中国网络社会走向更为多元的发展。在一层层的论述后,作者将“粉丝公众”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粉丝公众,何尝不是一个权力的衍化过程,只是这个权力目前更多是商用。

全书的亮点是将粉丝公众上升到权力的论述。书中所言权力,是一方完完全全赢得了一方的心,这显然是一个有新意的角度,亦是一个完全站得住脚的观点。极权,是群众倾心而信,并且他们毋庸置疑的结果。至此,一方在另一方取得完全的信任,进而行使权利,纵使大部分群众总是看到自己手中的权利,但他们选择拱手让人。以小处来看,网络平台之上用户评论与转发都是所被赋予的权利,当然这一种权利依旧需要依法使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并一直认为“粉丝公众”至多是一个社会现象。即使一部分想到利益,但不敢或没有想到其中权力的运用。

当然,在有限的“行使范围内,粉丝人群产生让商家们喜悦的“粉丝流量”,给被粉者带来无比巨大的经济利益。不能否认,粉丝公众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评价其产生的意义,当然是正面大于负面,讨论其未来发展,需要适当的引导与掌控。在互联网全球化的今天,虽然中国依旧有一“墙”之隔,但依旧能够获取部分的外界消息,中国群众的信息可见度达到了一定高度。粉丝公众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在人类现如今的生活里,要感谢科技的发展与其带来的便利。同时,粉丝公众的另一面则是审查与行动主义。信息的传播,必须和政治挂上钩,信息的传播又是新闻产生的另一面,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悲哀的是,任何权力影响到政治掌权者,都会被束缚。那么这部分权力,是选择上交至国家,还是保留其中,这取决于“国家的态度。

书中所言,早期的粉丝研究“构成了一种有目的的政治干涉,让受众在面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入侵时有应对的策略,并开始捍卫粉丝社群,对抗在大众传媒中被非粉丝所塑造的滑稽形象”。第二波的粉丝研究正是在对此趋势的回应中形成的。随着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各种市场策略不断被推广和应用,粉丝现象似乎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和普通现象。更深一步来说,这个阶段关注的是粉丝通过参与社群而构建出来的身份,不仅仅限制于追星。粉丝们通过被粉对象形成身份认同,从而更好地定义自己。再次可以发现,粉丝不是一方的需求,而是双方的需求。第三波粉丝研究开始“将粉丝现象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来进行探索”,其目标是“为现代生活提供基础性的见解”,而不再仅仅研究粉丝个体的品味与参与,或是针对被粉对象的考察。

进而作者提出,一种群体参与的文化出现了,它是一种网络化实践,也是集体智慧的体现,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粉丝从单一的“义务”走向多元的权利。粉丝社群也成为了知识社群,他们能够识别、划分和转化那些从大众文化中借来的材料,这种能力使得他们在与媒体企业的关系中不再被动。目前,这种新的力量已经被认为嵌入了娱乐系统之中。另一种能够从粉丝行动主义转化到政治行动主义中的是能动性:像“网络版模拟人生”这样的游戏就在玩家中培养了某种能动性,鼓励他们参与到公共事务之中。另外,粉丝社群也为政治性活动提供了空间和组织架构。这种架构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官方资源之外获得专业能力的合作机制,一种能够对抗公司化和政治控制内容的生产机制,以及一种鼓励不同回应的传播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说,粉丝们已经开始承担某种“微妙的、新的生产性消费者的角色,这种角色同时将粉丝生产、粉丝推广和粉丝消费整合到了一起。当然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提升,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的扩大。粉丝公众所产生的效能就越发越高,并把这种创造力推向一个新高度。

粉丝已不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亦不再是名人旁观者,粉丝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属于自己的价值。纵使在此过程中,他们依旧与被粉对象没有太大关联,但参与度已经明显得到提升。将个人的所得与所思融合到一起,会碰撞出难以想象的力量,粉丝公众就是如此。在这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粉丝个人的想法很容易得到传播与影响到他人。毋庸置疑,如今的信息的传播度,比之前任何时代都要高。确切而言,新型信息传播科技是粉丝公众形成的关键所在。

任何个体、集群发展至一定程度,就可以有一定的政治潜能。关于粉丝的政治潜能,作者指出:第一,个人可以不受地理位置和社会地位的限制,加入公众的行列,这会为很多要形成公众的个人提供新的视野;第二,新型信息传播科技作为媒介是非常关键的,它们成为了粉丝公众生存和承认的政治的一部分;第三,粉丝公众的共同表演使他们受到关注,而这种关注度正是政治竞争的核心。作者认为权力是一种诱惑,作为诱惑的权力强调所谓有权者和无权者的合谋,而不是公然强迫或偷偷伪装。诱惑就是表演,这意味着必须存在沟通的需求。诱惑也是伪装,让被诱惑者认为表演的意义是自然而真实的。因此,作为诱惑的权力必须在表演中具体化,它必须在共同表演中具体化。为了让被诱惑者相信诱惑者,不能单单通过诱惑者对被诱惑者的成功表演,而要通过让被诱惑者登上舞台成为表演的一部分,成为表演元素本身,通过演出来相信他们的行为的意义。通过让被诱惑者上台、演出诱惑者所写的剧本、与诱惑者共同表演、让被诱惑者在角色扮演中迷失甚至相信舞台就是他们的人生、表演就是他们的行为,权力就作为一种诱惑表现出来。权力就是诱惑,当一方完全赢得了另一方的心,演出结束,诱惑停止,权力消失,历史终结。

在现今中国,无病呻吟与价值观极其物化的书籍充斥着出版市场,《粉丝公众》可谓是一股清流,是一本任何群体的读者都值得花费时间去阅读的学术书籍。作者将一个中性词“粉丝”,经过全书的讨论后,推向大众认为触不可及“权力”之巅进行解析。在中国的现行教育下,大多数人接受着“团结才是力量”的“感化”,大众没有“恰如其分”行驶手中的权力,当权者亦将其稀释,大多数粉丝个体没有想到粉丝公众背后竟是诺大的权利。大多数在教条之下的民众而言,更多思考的方向是,我能不能,我可不可以,而不是我什么不能,我为什么不可以。任何事情,一但集群,产生的力量都是无法小觑的,“粉丝公众”反映了当下一代中国人甚至世界人的生活轨迹。翻阅《粉丝公众》全书后,于读者而言,是酣畅淋漓,收获颇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