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任洪增评刘吉平译《符号文体学》

近年来, 基于符号学在社会科学方面具备强大的解释力,将符号学作为方法论纳入其他领域进行跨学科的分析研究似乎成为一种潮流,以符号学为半壁江山的各类交叉学科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诸如社会符号学、旅游符号学、符号现象学、传播符号学等。符号学在中国的发展也可以说是稳步前进,无论是在国外学者著述的翻译出版方面,还是国内学人的新篇,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可谓卓有成果。

任洪增评刘吉平译《符号文体学》

作者:任洪增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2445    2018-05-11 22:39:42

符号文体学:再探艺术世界

---任洪增评刘吉平译《符号文体学》

 

 

作者:[]乔治·莫利涅(著),刘吉平(译)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9                          

书号:9787561480120

 

近年来基于符号学在社会科学方面具备强大的解释力,将符号学作为方法论纳入其他领域进行跨学科的分析研究似乎成为一种潮流,以符号学为半壁江山的各类交叉学科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诸如社会符号学、旅游符号学、符号现象学、传播符号学等。符号学在中国的发展也可以说是稳步前进,无论是在国外学者著述的翻译出版方面,还是国内学人的新篇,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可谓卓有成果。这对符号学的研究领域而言,是视野的开阔,也是疆域的拓展。乔治·莫利涅(Georges Molinie))(1944-2014)是巴黎索邦大学教授,曾两度出任该校校长,著有《法语文体学概要》(1986)、《文体学》(1989)、《现代法语》(1991)、《修辞学词典》(1993)、《论色情》(2006)、《论美》(2012)等著作。其研究方向主要为法语文体学与符号学,《符号文体学》的成书正是源于文体学与符号学的跨学科联姻。

在法国,诸如路易·马兰(Louis Marin)和勒内·德莫里斯(RenéDémoris)等学者很早以前就致力于文学-视觉艺术之间具体关系的研究。而本书的目的正是在前人对西方社会尤其是法国社会长期以来的艺术实践及其语言艺术、话语艺术等形式的研究基础上,对艺术效应进行的思考。

从传统意义而言,人们习惯用文体学指代语言科学中所有的批评手段,然而现实的情形是:物质的、干枯的文体学尽管曾经得到确立,但是被生成实践(les praxis génériques)的解释性文体学所超越。这一学科的思想不可或缺而且充满智慧,但却被束缚在内在主义(limmanentisme) 的桎梏中。内在主义将所考察的对象中心化,却从来不探究它的背景。面对如此困境,作者认为,有必要借助另一学科,而此学科之首要目标即分析符号价值表现或者实现的过程,并且同时还能够提供这些实现过程的象征化模式。这一学科就是符号学。除了皮尔斯(Peirce)的理论外,路易·叶尔姆斯列夫(Louis Hjelmslev) 的理论化学说是本书不可或缺的结构理论框架。符号文体学(sémiostylistique)由此而生。

在前言中,作者指出本书由一系列分析文章按照一定的逻辑编排而成,各篇文章只是提出的假设或者命题且有待商榷与探讨,本书内容即是针对这些假设的论证。

第一章“跨符号、符号间、客观世界和象征化世界”:本章通过象征世界、客观世界,话语符号、非话语符号与艺术的关联,指出:艺术的整体通过世界象征化的载体创造了象征化的世界。与此同理,作为整体的艺术也生产出客观世界的客体:每次与生产的艺术接触时,我们会觉得怪异、神秘、不安甚至是抵触,根源就在于此。关于艺术与客观世界、再现世界的关系,赵毅衡教授在《广义叙述学》中指出:“艺术不是创造一个世界,而是用符号再现构筑一个世界”,然而再现的世界与实在世界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再现是媒介化的,经验实在并不存在与媒介之中;无论多么精细庞大的在再现,其细节量都是有限的”。

第二章“施事文体学——书写契约”:本章开篇指出,施事文体学之最大缺陷在于它过于强大。作者提出了发送极、信息客体极、接收极等术语,通过“α层级”进行施事分析。并以爱斯基摩人对艺术作品的阅读为例,探讨了艺术文本的发送与接收问题。关于书写契约,本章认为:承认书写契约的存在,承认书写契约在起作用,承认它调节了接受和发送之间的关系,承认我们通过书写契约来衡量(话语)艺术的表现,就肯定了文化在艺术现象学中的内在重要性。与“书写契约”相对应存在的,我们可以称之为“阅读契约”,二者相似而又趋异,前者倾向于强调发送一方的主体性,后者则更倾向于接受一方。且不论此契约指向何处,其目的是一致的,那便是引导读者或者艺术品评者以某种“注意类型”或“阅读态度”来解释眼前的艺术文本。“契约”的达成,便是艺术文本发送与接受的成功实现。

第三章“文学性的机制”:作者将米歇尔·里法泰尔(Michael Riffaterre)对“文学性”的研究论述与俄国形式主义、苏联理论家们的观点做出了比较,并指出了这些论述存在着共同的出发点:即话语作为文学艺术的特点;文学性是存在的。此为本章内容立论的基础。作者认为,所有有关文学性的理论都是必要的,各种理论效果各异,只要文学化一旦完成,每种理论都应该退场。如此一来,机制便水到渠成地出现了。文学机制是存在的,且在文学化过程中发挥作用。作者提出了文学性的三个特点,即普遍性、类属性、独特性,认为应该把三者定位于文学性机制的视野内部才能进行讨论。本章还涉及了一个在他的《接受的方法》一书中就已经论述过的重要概念“文体元”---它是对复杂概念的简化集约的指称,作者认为: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文本构成和它的构成要素的现象学属性”这两个问题的思考。

第四章“接受模态的基本结构”:本章提推理起点是基于“接受极担负着实现文学化的使命,它对文学化的首先完全负责”。在这一前提之下,作者提出了对重要接受行为基本类型符号化过程中遇到的三种基本模式,认为这三种接受行为的模式从内外两个角度作用与文学性机制的升级,对文学接受做出规划,具体可表述为:档案式接受减弱了文学性机制的升级;情感式接受冻结了这一机制的启动;参与式接受既便利了这一机制的启动,又生成了对该机制感知的敏感模式。不止于理论的阐述,作者同时以形象化的图示对艺术机制接受行为的条件进行了说明。

第五章“拟像---身体”:作者认为,艺术的快感是性快感的拟像,艺术的敏感行为事实上也是被分享的性爱抚的拟像,艺术经验的侵入就是性侵入的拟像。在以上对艺术接受层面进行“拟像”论述的基础上,作者又提出了文本与身体的关系,认为“文本躯体是性感身体的拟像,它构建起眩晕的方法和处所”。作者的观点可以在西方当代艺术中将身体“性化处理”的具象艺术中觅得踪迹,有时表现性感身体的艺术仅仅是为了赞美肉体享受;有时性感的身体则是一种手段来考查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性别角色、性身份、同性恋恐惧症、生育权、性暴力以及色情与情色之间的界限。显然,本书作者的观点相对更为激进。

第六章“作为葬礼的艺术”:艺术作为社会实践和社会限定取决于具体的人的存在,它存在于人的物质条件、向往和记忆、思想和幻想中。因此,作者认为,艺术就是现时的效应,艺术感觉注定是消逝的当下之瞬时死亡。对艺术而言,美的思想和葬礼的阴影是并存的。当代艺术中的精神性艺术即用视觉形式表现了对生命稍纵即逝的恐惧以及对来生的笃信,并为悼念仪式提供了素材。艺术史学家理查德·伍德沃德(Richard B.Woodward)曾言:“无论多么英勇的古希腊人,都会哀悼生命的脆弱。印度教和佛教教义提出现世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并对真理即终极现实进行模糊化处理。非洲文化中的艺术聚焦于生命轮回,以及从生者世界向祖先所处之冥界的过渡”。本章讨论了奥斯维辛作为文化的结果与产物带来的影响:自奥斯维辛以来,死亡意味着对比死亡更加恐惧之事物的恐惧。不难发现,在持续的核威胁、瘟疫、恐怖主义、战争、自然灾难影响下,死亡主题在当代艺术中屡见不鲜。

在《符号文体学》的结论部分,作者声称不会做任何结论,认为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推导,即便是在第六章结尾处作者认为的“艺术化的极限就是人类的极限,它取决于接受行为中伦理立场的参与程度”这般“恰如其分的结论”,一样如此。再次呼应了前言中“所有的命题都有待商榷”、“更没有试图让任何人信服”的开放性视野与研究态度。作者以哲学认识论为切入点,以西方身体理论为工具,以名家名作为案例进行了视角独特、形象生动,而又鞭辟入里的阐发,力图建构一种新型的万能批评基础,既反对身份认同又反对本质主义,可以让人们以同一方式思考一个三重命题:跨符号学架构下的艺术的总体关系,以快感为核心的艺术理论(此处的艺术主要指话语艺术),奥斯维辛后的艺术。可以说,《符号文体学》的论述及方法不仅体现了作者对21世纪文化人类学重要课题的聚焦与关怀,同时也体现了一份沉甸甸的思考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乔治·莫利涅(著),刘吉平(译),符号文体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2]赵毅衡,广义叙述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3][]简·罗伯森 克雷格·迈克丹尼尔(著),匡骁(译),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