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彭科评白靖宇著《文化与翻译》

白靖宇教授《文化与翻译》一书就给了广大读者和译者很好的启发。本书阐明了翻译活动的本质,即破除由语言不同引起交流障。点明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既然翻译活动和语言挂了钩,语言又是文化交流的载体,则翻译旨在破除隔阂,传播文化;文化交流促进翻译活动,有助于推动翻译理论与实践发展。

彭科评白靖宇著《文化与翻译》

作者:彭科  来源: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浏览量:4253    2018-10-30 21:21:17

评白靖宇著《文化与翻译》

 

彭科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书名:文化与翻译

作者:白靖宇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版社

出版时间:2010

ISBN978-7-5004-8976-4

 

文化与翻译的相互关系,是翻译学界持续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文化渗透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现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每天都会产生新事物。信息爆炸的一大后果就是导致信息碎片化。面对这一片混沌,译者如何把握住一个平衡点是个关键问题。在翻译的过程中,原语和译入语的差异及它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都是翻译过程中的难点,阻碍虽大,但值得欣慰的是我国译者越来越重视文化研究在翻译中的重要性,经过了不懈的努力,相继出版了不少经典译作,为广大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扇了解国外文化的明窗。然而译本没有最终定版之说,开拓的空间很广阔,所以译者还需反复打磨译本,推陈出新。这就鼓励广大译者更应该注意提自身高化素养,不仅要牢固掌握本国的文化;还要了解、熟悉、掌握外国文化。若译者无法正确地了解文化的意义和作用,那翻译活动不仅不会成为架构起沟通的桥梁,反之会高筑起阻挡交流的城墙。由此可见,探析出错根源,处理好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是关键点。一定要牢抓语言技巧和文化素养,找到翻译的立场。

白靖宇教授《文化与翻译》一书就给了广大读者和译者很好的启发。本书阐明了翻译活动的本质,即破除由语言不同引起交流障。点明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既然翻译活动和语言挂了钩,语言又是文化交流的载体,则翻译旨在破除隔阂,传播文化;文化交流促进翻译活动,有助于推动翻译理论与实践发展。此外,作者还找出翻译过程中容易误译的地方,举例详实,论证有力,逻辑架构清晰,语言平易近人。整本书读下来收获颇丰,实有拨云见日之感。

 

一、译者的任务

说到本书的亮点,第一是自是逻辑架构清晰,分类明确,化繁就简;第二点作者介绍了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包孕丰富,有助于提高译者的文化素养;第三点是作者举例详实,分析客观,理论与实践结合,大多数例子都摘取自经典文本,有说服力;第四点是本书特别对《红楼梦》的文化翻译研究进行了评述,启发了读者从创新的角度去研究经典著作。

首先从本书的目录就可以看出作者写作的思路清晰,架构严谨,专题分类明确。作者由绪论引出了文化的广义和狭义概念,给整本书定了着重探究点,点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而翻译就是架起了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沟通之桥,因为文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与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有人说翻译的任务就是重建巴别塔。那巴别塔是什么,又象征了什么呢?就此,作者给了译者一个忠告,即在从事翻译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异同,肩负起跨文化交流的重任,译出优秀的译作,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结束了引入的两个章节,接下来就是专题分讲,更深层次探讨翻译与社会活动的关系,充分展示了翻译这门跨文化和多学科研究的魅力。作者分别从语言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习俗文化、人名地名文化、饮食文化六大方面评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联系,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加以更正。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出发,文化涵盖的事物纷繁复杂,怎么才能做到既有主次之分又有条理是关键。作者选取了颇具代表性的话题切入,化繁就简,以小见大。就如第三章探讨语言文化与翻译,不同文化背景下对颜色的翻译也是大有学问,我们看似简单,实则不然。除了颜色,作者还指出了中西方典故翻译的差异。一个典故就是一个文本,而这个文本所蕴含的语言与文化信息就藏于冰山下的百分之九十。这百分之九十都是我们需要挖掘,加以归纳总结的。不难看出,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精通一门语言就需要精通一种文化。

 

二、文化的万花筒

第二点是作者有意介绍了大量的背景文化知识,引导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注意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联系出发,找到最合适的“名”。在第三章里,作者举了一个经典案例——“不折腾”的英译争议及翻译。“不折腾”之所以不能音译是因为这三个字不仅结合了中国的特殊国情,还包含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短短三个字概括了中国从建国以来的发展历程,所以译者应加以总结,概括其中的文化信息,取其意,只有对原语文本持以严谨态度,才能打磨出精准的译作。除了“不折腾”翻译,第五章里还谈到了中西方宗教的区别,作者点出中西方宗教的不同起源和人们对宗教的不同解读,强调了宗教对佛教翻译以及中国翻译进程起到了启蒙和推动的作用。紧跟着又介绍了奠定西方文化之一的基督教经典——《圣经》,并点出《圣经》的影响力已渗透至西方文化的各个角落。特别是在英译汉的过程中,若译者对《圣经》的典故都熟视无睹,那必将造成翻译大混乱。第七章里,作者详尽地介绍了中西方人名的文化差异及来源。人名作为代表一个人的符号,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个人特质、社会的价值观和民族心态。虽说人名和地名大多采取音译或是音译与意译结合的翻译策略,看似不需要什么文化背景知识即可上手翻译,这样的想法过于大意了。译者的一大要务是增强文化素养,就算这些看似无关乎理论的内容,也值得深入了解、学习。作者在介绍中国姓氏来源和含义时,由古至今,娓娓道来,再现了姓前名后的历史演变,见中国的宗法、宗族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紧接作者又介绍了英文取名的含义,有效减免了英翻汉时,译者对欧美人的名字过于汉化,就失去了人名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第八章里,作者在讲酒品翻译的时候,还引了《红楼梦》的节选,详细介绍了“雅令”、“筹令”和“划拳”三种酒令的含义。也许有人会发问,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篇幅来铺垫酒水翻译呢。那是因为“酒令”作为我国人民传统的社交礼仪风俗,已经成为了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断不可一笔带过。若什么都不了解,提笔乱翻译,显得水平太过低下,岂不成为文化交流传播的笑柄了。

综而观之,译者的工作实际上是很有风险,如履薄冰,脚底稍稍一滑就会坠入冰河。如此看来,译者们就更没有理由卸下肩负的文化重任了。连一个月亮在中西方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寄托都不同,更别说其他的了。所以文化渗透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实在是需要我们下足功夫,日积月累。若茫无端绪,必会译不择言,不通不化。

 

三、译者的选择

第三大亮点是本书举例详实,涵盖古今,横跨中外,广征博引,通而化之。例子涉及了文学,中西方文化,社会科学,心理学,人文地理,动植物学的等领域,内容充沛。作者还将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着重实践印证,找到谬译处,并加以具体、客观的对比分析,指出何时该如何翻译。比如某个词语或某个句子适合音译还是直译,又或是意译;何时应当几种译法共同结合翻译,作者都给了详细的指引。且书中的大多数例子都选自经典文本,比如《圣经》、《红楼梦》等中西方巨著,除此之外,还列举了不少著名诗篇、小说节选。这些例子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因为它们在双方的文化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由浅入深,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文本,一一评述,不支不漏,语言严谨却不失趣味,让人回味无穷。

“一名之立,寻月踟蹰”。要想译出客观的作品,就必须字句打磨,而在打磨的过程中,因为有些表达的含义字面意思和实际含义是大不相同的,若缺乏对实际意义的探索,翻译的时候就会出洋相。为了最大限度实现意义对等,除了译者的语言技术必须过硬以外,往往还需译者有能力联想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找到文化象征,这样才能立一名。本书紧扣“文化”这一主题,列举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去加以论述,比如第四章讲地域文化与翻译时,作者指出方位词在中西方不同的翻译方法。除了大家熟悉的“西北”,“东南”的英译外,作者引出 “东床”二字误翻而闹出的笑话。如果把东床直译为“the bed of east”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东床”实际上指的是女婿或丈夫。作者警醒我们一定要注意不同事物在不同文化下的文化象征意义、文化寄托,不得张冠李戴。

再一点就是作者好以经典文本作为蓝本分析,这样内容不仅丰富且有说服力。书中选取了《红楼梦》里的一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短短的八个字,蕴含的文化信息量可不小。“天”字究竟该怎样翻译才合理,这是值得译者反复思考的问题。作者分析道,西方文化与宗教文化密切相连,要是把“天”翻译成“God,就丧失了原文想要传递的文化信息,也失了真,因为中国人所说的“天”实际上带有道教文化色彩,“God”具有基督教色彩。这让我联想到了“咫尺西天”四字翻译,这里的“西天”指的是佛教极乐净土,一个人要苦心修行经历万难才能达到“西天”,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和东西南北什么方位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看来,英文中的“heaven”和“paradise”恐怕都不符合。因为 “西天”在英文里没有绝对对等的词语,此时文化信息缺失了,译者就必须填补缺空缺,利用文化知识联想、归纳,最好是站在译文受众的文化背景下考虑,如何处理不熟悉的外来文化信息是关键问题。作者借此告诫广大译者,必须认真对待翻译,就算遇到没有对等的词语代替译文的情况,大可不必处处音译,只需稍加探寻,转换成译语中带有同等文化色彩的词语即可。

本书不仅例子详实,作者还把同一原语选段的不同译文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赋予广大读者评判权,这样大家都可以参与进来欣赏译本,评析译文,从中受益。令人印象颇深的则是第五章里,作者列举了《好了歌》的四则译文,选自中西方译者,有对比就具有典型性。其中作者指出各译者对“神仙”的翻译,客观分析后,发现还是两位中方译者精准地再现了中国道教文化的内涵,外国译者都没有注意这些细节,可见落实文化传播和交流任重道远。此外,本书中还有一些方便读者的附表,作者在介绍人名、地名的翻译时,还贴心地附上了“人名地名英汉互译对照表”,“英语固定首、尾音节汉译表”。一目了然,一查便知。

 

四、“红学”的启发意义

本书在最后一部分特地加了一章对《红楼梦》文化研究评述,作为本书的收尾再好不过了。而且《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作为原语文本贯穿全书,令人印象深刻。《红楼梦》作为中国的文化宝典,大批学者对它的研究也未曾断绝,还衍生出了“红学”派。与此同时,怎样把这部经典巨作当作文化输出给外国人看,也是翻译界研究关注的热点,乃至经典话题。我们不仅可以从本书看出《红楼梦》对翻译研究的潜移默化,其影响可以在很多翻译导论教材上都有迹可循。

作者大致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评述了翻译界对《红楼梦》的研究倾向。早期的研究是零散、随意、缺乏论证的,翻译方面的研究更多关注语言层面的问题。而近二十几年来,翻译界引入了文化转向的概念后,大家对《红楼梦》的翻译研究似乎就不再“束之高阁”,从而走入了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本章先从宏观入手,作者对文化倾向及翻译策略、译者主体性、语言学、文化传播、文化误读和空白等方面进行详述、探究。并从文化角度出发,列举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和代表性的红学论文,启发译者应不断尝试调整翻译策略,适应变化的文化。再从微观来看,作者主要对《红楼梦》里面的用词、修辞文化及诗词曲赋文化归类总结,指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过程的影响。旨在指引学者和译者把握住对《红楼梦》研究方向,启发他们,更启发各行各业的读者能突破局限,创新研究方法,丰富“红学”,更推动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作者此番“匡其不逮,共襄美举”的做法,令人获益匪浅,敬佩有嘉。

 

五、无限的译本

综而观之,社会文化不会一成不变,而是永远在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因素碰状、摩擦,甚至衍生出更多、更细的文化。语言作为文化的承载物,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不断发展机体,随着文化的变化、人们的创造而丰富,因此译本也不会一成不变。尤金.奈达曾说过:“掌握双文化比掌握双语更重要。”这就要求译者学会变通,根据不同的语境、文化改变翻译策略,独防死守必将固步自封。处在世界这个巨大的文化熔炉里,我们需要主动调动整合能力,把碎片化的生活处理成条例有致的信息。而处理好这些信息就要求我们对这个世界有足够的正确认识。正如作者的忠告,无论是译者、还是从事其他研究工作的人,都要时刻记住自己的任务,做一个真正的文化人;而译者对待翻译工作定须了然于胸,跃然纸上;对学问的探究做到不流于俗,去芜存箐;不忘把握好文化与翻译相互促进的关系,让世界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和谐紧密地融合为一体。

 

参考文献:

1.白靖宇:《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版社,2010.

2.尤金.奈达,《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