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陈文斌评孙金燕《侧面而视:现代经验与反讽美学》

在现实的操作上,上编从形式论对禅诗的分析,对禅诗的内在思想,外在形式都有剖析。在作者的解读中,禅与诗的结合本身就是两套元语言作用的结果,诗歌寻求陌生化,禅语则趋于日常,两者的捏合从禅诗到现代诗都有具体实践,解读出其中的深意,不仅仅是一种内容主题的开掘,很有新意的是,作者揭示了禅诗在形式上的操作,以制造阐释漩涡来避开单一化的解释,以“文字游戏”避免了文字对于意义的束缚,反讽这一内核被刻入了禅诗的书写与阐释之中。

陈文斌评孙金燕《侧面而视:现代经验与反讽美学》

作者:陈文斌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1712    2020-03-13 17:07:16

 禅诗与武侠:反讽美学的文本透视

——评孙金燕《侧面而视:现代经验与反讽美学》

 

陈文斌

 

应当说,作者的研究旨趣相当丰富,虽然全书分为三编,但似乎研究的旨趣是经由文学进而聚焦禅宗诗学,武侠的讨论中已然卷入一些禅宗思想的因子,上编“现代禅诗”的分析尤见功力,在武侠小说文本之外,聚焦禅诗、禅宗公案、现代诗等文本,作者对于禅诗中的反讽分析显得更游刃有余。

按照作者的说法:该书“在结构上,它既讨论中国禅宗思想,又讨论武侠文化,还兼及当下各种文学案例。目的在于,在公认悬殊极大的两个对象中寻找共性,即从中国文学与文化中经常被视为‘高阁‘之雅与’敝履‘之俗的若干侧面出发,探讨它们是如何又为何同样始于’现代化经验‘,而终于向’反讽美学‘开掘。”这一对全书框架的把握,串联起了禅诗研究、武侠小说研究,与若干小说文本的解读。

在现实的操作上,上编从形式论对禅诗的分析,对禅诗的内在思想,外在形式都有剖析。在作者的解读中,禅与诗的结合本身就是两套元语言作用的结果,诗歌寻求陌生化,禅语则趋于日常,两者的捏合从禅诗到现代诗都有具体实践,解读出其中的深意,不仅仅是一种内容主题的开掘,很有新意的是,作者揭示了禅诗在形式上的操作,以制造阐释漩涡来避开单一化的解释,以“文字游戏”避免了文字对于意义的束缚,反讽这一内核被刻入了禅诗的书写与阐释之中。

关于禅诗的解读体现了作者在这一领域内的体悟与沉思,转至中篇对于武侠小说的分析成为了一个新的板块,关于武侠为何,作者给出的符号学解释是“‘武侠‘本质上是幻想符号”,这一描述似乎没有涵盖武侠的独特性,在其后的文章中,作者不断丰富武侠为何的诠释,算是不断勾勒武侠文本的构建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和现代性意义。

将叙述学与符号学的话语对接到武侠文本的诠释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困难。就文学文本而言,无论是隐含作者的讨论,还是伴随文本的分析,都是可以对接的,作者所采用的符号学阐释框架的确厘清了很多武侠小说研究的疑难,从武侠文本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转化,这一工作是困难的。作者已然力求全面地触及经典小说文本,乃至影视文本的探讨,但由于武侠文本的创作与传播依旧兴盛,理论的推进呈现出一种需要实时跟进的紧迫感。

下编的个案研究,在具体书籍的评述上都有见地,从中所体现出的要用符号学思想阐释当代论著的用意也是明显的。现代经验,这个概念深埋在全书的不同角落,由于现代经验本身又是“玄之又玄”的东西,作者一直在捕捉现代性思想的精髓。禅诗研究是为一例,武侠文本分析亦是一种路径。好在作者抓住了“反讽”这一中心脉络,一步一步从不同文本中探析中国文化中的反讽精神及其文本操作。

读罢全书,其实是阅读了三本书,上中下编单独拎出来一部分都是值得不断深挖的学术难题。禅诗与禅宗思想,武侠文本与通俗文化……作者阅读的广泛涉猎,能够将禅诗与武侠小说同时兼顾真心不易。好在两者都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从武侠中看禅宗思想,亦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从禅诗看中国文化的内核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道路。

如果一定要挑刺一些问题,全书独立成篇的形态比较明显,作者的才华被拆分的单篇给消解了一些,如果重新围绕原有目的进行创作,形成的思考将更具整体感。中篇关于武侠文本的解读,在案例的选择上还可以多做一些文章,何谓武侠?或者说当下的武侠文本又是呈现何种面貌,反映了何种文化问题,都是我作为读者所期待解释的,《功夫》、《叶问》等等武侠文本又当如何解读,这是阅读完作者著作后的好奇。

作者完成了一项不易的工作,以“反讽”为内核,对于禅诗,武侠文本等都进行了符号学视域的关照,对于这些文本的形式分析,让我们看清了文本及其裹挟的社会文化意义。当然,作者的研究仍旧在推进,不同的文本分析之下透露的是作者对于诗歌、禅宗,武侠的兴趣与钻研,最终折射在我们心中的是对于“符号与文化”的继续反思。正如书中引述的禅语,“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符号形式,岂不也是处处文化,皆待研究吗?

 

参考文献:

孙金燕:《侧面而视:现代经验与反讽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