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章富淼评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

是什么因素使社会结合在一起?社会又是如何运动和变迁的?这是社会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关注的核心议题,也是作用于人们日常现实生活的实在而又难以觉察的问题。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探讨该话题的重要切入点,一种常见的观点即认为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有机体,作为社会细胞的个体蕴藏着社会变迁的秘密。那么个体又是如何构成社会的?柯林斯从微观社会学出发,聚焦个体与社会的中间变量——情境,提出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是由情境所构成,而情境又是个体互动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人们于日常生活中发生面对面际遇时形成的互动链条,从而将微观社会学与宏观社会学联系起来,为研究大规模的社会活动和社会思潮开辟了新的视角。

章富淼评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

作者:章富淼  来源:  浏览量:4481    2020-04-05 19:24:59

 

从情境到社会

——评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

章富淼

是什么因素使社会结合在一起?社会又是如何运动和变迁的?这是社会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关注的核心议题,也是作用于人们日常现实生活的实在而又难以觉察的问题。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探讨该话题的重要切入点,一种常见的观点即认为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有机体,作为社会细胞的个体蕴藏着社会变迁的秘密。那么个体又是如何构成社会的?柯林斯从微观社会学出发,聚焦个体与社会的中间变量——情境,提出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是由情境所构成,而情境又是个体互动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人们于日常生活中发生面对面际遇时形成的互动链条,从而将微观社会学与宏观社会学联系起来,为研究大规模的社会活动和社会思潮开辟了新的视角。

兰德尔·柯林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先后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其研究领域也历经了从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再到社会学的转变。在社会学领域笔耕不辍潜心钻研几十年,柯林斯发表了大量研究著作,而《互动仪式链》一经问世便广受关注,凭借新颖的微观视角和卓越的洞见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好评,成为社会学当之无愧的经典力作。该书分为上下两部分,共有九个章节,其中,第一章到第五章为第一部分“激进的微观社会学”,这部分系统阐释了互动仪式的理论渊源、构成要素以及具体运作机制,而第二部分包含第六章到第九章,作者在该部分向我们展示了互动仪式理论如何应用到现实社会,具体分析了包括性互动、社会分层、吸烟以及个体内在性在内的社会生活领域,不仅显示出互动仪式理论强大的生命力,也为我们勾勒了其走向未来的开放远景。

由于“互动仪式理论”是柯林斯的开创性洞见,也是该书的主要核心,因此本文的讨论着重围绕互动仪式理论的理论渊源、构成要素及运作机制展开。

一、互动仪式理论的两个出发点

在阐释互动仪式理论之前,柯林斯提出了理论的两个出发点,第一,柯林斯认为情境及其动力学是微观社会学的关注焦点,而互动仪式理论聚焦社会的微观层面,描述的是社会中时刻都在发生的人与人之间小规模的、面对面的际遇,因此柯林斯强调该理论是关于情境的理论。第二,由于仪式具有社会整合的作用,社会学不乏关于仪式的研究,但不同派别所关注的仪式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柯林斯在此对自己理论中的“仪式”术语进行阐明,以明确后续将要讨论的路径和范围。

更进一步来看,为何互动仪式的核心是情境而非个体?柯林斯认为社会学应该同时关注微观和宏观层面的所有社会现象,但微观层面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而互动仪式作为人们最基本的活动,则是一切社会学研究的基点[1]。正是那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范围的、面对面的即时互动形成的微观情境构成了社会,因此与其说我们生活于社会之中,生活于情境中的说法更贴近柯林斯的观点。情境是围绕个体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而个体在时空中是不断流动的,随时都在与他人发生不同水平的际遇,不同水平的际遇形成或大或小规模的情境,因此情境无处不在。个体是以往互动情境的积淀,又是每一新情境的组成成分,是一种成分,而不是决定要素[2]。柯林斯并非否定个体的存在,他承认个体的独特性,但这种独特性是由其不断经历的互动仪式所塑造的,在某种程度上是情境的产物。情境有其自己的规律和过程,而这正是互动仪式理论的关注焦点。

其次,社会学一直以来都重视关于仪式的研究,那么柯林斯理论中的“仪式”与其他理论派别中的该术语有何重叠与区别?柯林斯在此对包括潜认知仪式主义、功能主义的仪式主义、戈夫曼的互动仪式、准则探寻纲领以及文化转向等在内的仪式分析传统进行了梳理,针对性地勾勒了相关学术研究史,也对自己理论的源头进行了追溯。其中,涂尔干和戈夫曼分别从人类学和微观社会学的角度为柯林斯提供了理论灵感。在涂尔干看来,仪式是一种能够促进社会成员身份认知和社会整合的活动,这样的观点体现在其宗教研究当中,仪式在这里成为专门设置的正式社会活动,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彰显文化和价值[3],涂尔干关于社会仪式的机制阐述回答了社会究竟是如何整合在一起。而以戈夫曼为代表的微观社会学论者则认为仪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针对情境采取不同的举止以服从不同的仪式类型,仪式既是人们的各种行为姿势相对定型化的程序活动,也会随着行为流动变化。由此,柯林斯在对二人的理论观点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仪式是一种相互关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它形成了一种瞬间共有的实在,因而会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性的符号[4]。互动仪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交际中,并随着个体的流动而发生情境变换,社会的基础就是由一个个微观情境延展形成的互动仪式链条。

二、互动仪式理论模型

在对互动仪式理论渊源进行梳理之后,柯林斯提出了互动仪式作用的核心机制:高度的相互关注,即高度的互为主体性,跟高度的情感连带——通过身体的协调一致,相互唤起参加者的神经系统——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同时也为每个参加者带来了情感能量[5]

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是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动,而每一个互动仪式是否成功取决于上述的核心机制如何运转,例如一场朋友间的会话、一场家庭聚会、或是一场摔跤比赛,其中参与者的相互关注程度不同,激发的情感水平也就不同,其结果是造成不同的群体团结和心理认同水平。为了更清楚的阐释互动仪式的作用机制,柯林斯对仪式的起始条件、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分析。

互动仪式的发生需要四个起始条件。首先,需要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形成身体上的共在,以便参与者感知彼此的行为和情绪;其次,该情境需要对局外人设限,参与其中的个体具有类似的身份属性,从而为情境划定边界;第三,参与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上,并意识到彼此相同的关注焦点;最后,参与者共享相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其中,第三点和第四点是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仪式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人们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的程度。当人们积累起较高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水平时,会产生一系列结果,柯林斯将其总结为四种:第一,形成一种群体团结,参与者会清楚意识到自己的成员身份;第二,参与个体会从中获得情感能量,即一种充满信心和力量的主动进取的情绪和感觉;第三,共同的焦点成为代表群体的符号,为群体赋予神圣的成员身份和精神寄托;第四,互动仪式中的成员形成维护群体的道德感,他们尊重群体符号,并以违背符号和群体团结为耻。

理解互动仪式理论模型的构成要素和主要结果之后,我们可以回到日常生活的各类情境之中,聚焦互动仪式的具体运作过程。演唱会是一个典型的互动仪式,在演唱会现场,参与者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他们拥有共同的歌迷身份,而封闭的场馆不仅将参与者与外界隔绝开来,也为参与者感知彼此的身体和情感节奏提供了共在场所。台上的歌手是该情境中所有参与者共同的关注焦点,而在场的所有人也对彼此共享这一关注焦点的事实心知肚明。随着演唱会的进行,观众们的情绪被逐渐调动,并自发产生如鼓掌、欢呼、挥舞荧光棒以及合唱等集体行为,当人们开始越来越密切地关注其共同的行动,更知道彼此的所作所感,也更了解彼此的意识时,他们就会更强烈地体会到其共享的情感,欢呼的人群变得更加狂热,其结果是形成集体兴奋和群体团结,明星也成为代表该群体的符号而被捧上神坛,享受群体更加忠诚的追随。通过上述案例对互动仪式的具体运作过程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们能够发现生活中从大型的正式活动到小规模随意的社交场合,处处存在着互动仪式。柯林斯在书中利用互动仪式理论分析了大量现实社会的案例,包括9·11事件、马拉松比赛、吸烟、性互动以及最普通的日常会话等,充分证明互动仪式无处不在。

三、身体是否必须共在?

互动仪式理论是阐释微观社会强有力的工具,但该理论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身体的共在是否必要。一般来说,互动仪式是这样的过程,当人们身体彼此之间足够紧密,以至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变得彼此节奏一致和有预感,并且在一个人的身体中产生情感的生理基础在另一人的身体中会形成有刺激的反馈回路时,就会有互动仪式[6],因此在柯林斯看来,身体的共同在场是互动仪式的关键启动要素。在信息技术尚未出现的远古时代,人类的聚集活动只能通过亲身经历,身体若是不在场,互动仪式也就无从开展。而互联网和电子媒介的出现彻底改写了历史,今天的人们可以通过广播和电视参与无法亲临现场的盛大娱乐赛事,也能够借助电脑和手机与遥远的亲朋好友进行语音视频群聊,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团结的情感体验,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不再需要身体的在场就能实现远距离的沟通交流。

但互动仪式能够形成并不代表仪式能成功,身体的虚拟共在与亲身共在所形成的互动仪式存在程度上的区别。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是互动仪式作用的核心机制,当人们通过电子媒介进行交流时,与其互动的对象是虚拟的存在,人们的肢体动作和情感变化都被隐藏在屏幕背后,难以对彼此的状态进行直接感知,情感的连带作用也因为群体关注虚焦而弱化,这样的互动仪式只能带来较低水平的群体共鸣和团结。因此,尽管媒介技术为人类互动提供了便利和可能,但更强烈的情感体验仍然发生在面对面的互动情境中。这也是为什么现场演唱会永远比线上听歌更吸引人,以及为何今年春节会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拜年活动的缺席而变得索然无味。只有身体的共同在场才能最大程度唤起群体共鸣和群体团结,个体才能从中获取最强烈的情感能量。在亲身见面越来越珍贵的今天,个体对情感的需求也在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从广播到电视再到互联网,从语音、视频到直播再到模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还原逼真的现场感是媒介一直在做的努力,也是其在未来继续演进的方向。这是互动仪式理论带来的预见和启发。

由于篇幅限制,柯林斯书中还有许多重要思想本文尚未论及,但无疑我们已经感受到互动仪式理论的创新性及其运用于现实社会的生命力。作为社会学经典,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立足于微观社会,强调情境之于宏观社会的重要性的观点为我们分析当下的许多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图书馆,2012:1

2.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图书馆,2012:22

3.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图书馆,2012:25

4.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图书馆,2012:24

5.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图书馆,2012:72

6.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图书馆,2012:11



[1]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图书馆,2012:1

[2]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图书馆,2012:22

[3]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图书馆,2012:25

[4]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图书馆,2012:24

[5]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图书馆,2012:72

 

[6]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图书馆,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