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陈英娴评翟学伟《中国人的日常呈现——面子与人情的社会学研究》

“爱面子”似乎是中国人给人的固有印象之一。因此,在试图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时,“面子”无疑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得到了诸多中外学者的关注,但以往的大多数研究,多是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加以探讨,稍显片面。而学者翟学伟则认为,简单地“把面子问题看成是中国人的性格或国民特征来认识”,往往“模糊不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失真。因此,翟学伟选择将中国人的脸面观问题置于社会学的视角下进行研究,这便避免了讨论仅仅局限于脸面观概念本身。

 中国社会关系网络中的面子与人情

——评翟学伟《中国人的日常呈现——面子与人情的社会学研究》

作者:陈英娴

 

 “爱面子”似乎是中国人给人的固有印象之一。因此,在试图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时,“面子”无疑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得到了诸多中外学者的关注,但以往的大多数研究,多是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加以探讨,稍显片面。而学者翟学伟则认为,简单地“把面子问题看成是中国人的性格或国民特征来认识”,往往“模糊不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失真。因此,翟学伟选择将中国人的脸面观问题置于社会学的视角下进行研究,这便避免了讨论仅仅局限于脸面观概念本身。

本书的围绕三个重要问题展开:“一是面子究竟是什么?二是面子的大小如何决定?三是面子为什么对中国人来说非常重要?”

要以社会学的视角解答上述问题,就离不开中国社会文化的背景,作者沿中国社会文化自身具有的脉络,深入到中国人纷繁复杂的文化与日常生活中,为中国人的脸面观念,以及由脸面而延伸出的人情关系、日常权威等问题寻求答案,角度新颖,内容详实。

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做了回顾;第二章正式开始讨论中国人的脸面问题,翟学伟教授将其拆分为“脸”与“面子”,强调二者并不能同一而论;第三章以“动力与成就、耻感文化、厚黑学、形式主义”为维度,分析了脸面的运行方向问题;第四章在脸面观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人情与关系问题;第五章则着眼于面子与权力的关系,以及权威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通过层层讨论,以面子和人情为基石,翟学伟教授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认识中国人的基本图景”,涵盖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甚至建筑习俗等方方面面,一篇书评难以面面俱到,因此,笔者选择部分内容稍作探讨。

 

一、 何为脸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核心问题:究竟何为脸面?在本书的第二章中,翟学伟教授基于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与分析,将脸面拆分为“脸”和“面子”,分别进行定义。

首先,他认为“脸是一个体(或群体)为了自己或者相关者,在迎合某一社会圈内的共认价值时(有时这个社会圈是暗示性的,未必真实存在的),通过一系列有利于自己活相关者的手法活功夫,在一定社会情境中表现出的符合他人期待的形象。”

同时,在“脸”的基础上,他将“面子”定义为:“重视脸的个体(或群体)在做出这一系列符合他人期待形象后,判断他人的评价与自我期待是否一致的心理过程,其基本目的是获得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序列地位的提升,其外在效果在于社会赞许的程度。”

比较两者的定义,可以发现脸是基于价值或文化迎合他人期待的产物,而面子则在脸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递进,是对自身塑造的“脸”是否获得符合自己预期的他人评价的判断,呈现出动态的特征。

翟学伟教授对中国社会文化下脸与面子的定义无疑有着戈夫曼的影子,作者认为戏剧理论就是一种关于“脸”的理论,但面子问题显然要复杂得多,应将其置于一个“关系取向”的社会中进行讨论,脸和面子实际上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体。人想有面子的前提便是有“脸”,脸视具体情景可能表现为突出的能力或成就、高尚的品格等,在此基础之上,个体便得到较多的积极评价,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即有了“面子”。

而“面子”在重视关系的中国社会中则催生出了“人情”,人情在社会关系网络和个体的日常生活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

 

二、 社会网络中的人情与权威

中国社会中的“人情”,往往被植入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一是指人的本性在于“情”,而非“理”;二是所谓的“礼”,含有伦理规范、调整人情的意思。

想要理解“人情”,首先应该意识到在中国社会中,时常讲究“‘情理合一’而不偏废”,所谓“情理”即是“中国型的正义平衡的感觉”。这种平衡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和分寸,也就是中国老百姓常说的“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称”。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杆秤却不代表纯粹的正义与公平,翟学伟认为它更可能是一种“私秤”,是由情谊和亲密的程度来决定的。

此外,“人情”常常被视作筹码用以人际间的利益交换,但这样的交换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交换,它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且很难实现等价,原因在于中国人普遍认为情谊是“无价”的。每一个“送人情”的人都在希望能够得到回报,但预期回报的难度很大,能否得到回报,回报的多少,实则取决于对方给你多少“面子”。

但这种人情的礼尚往来也不能简单地视作利益的互换,它更多的是一种关系资源,这里有必要详细讨论的便是中国人的“报恩”观念。

翟学伟在书中提到,恩惠的本质便是“为他人做事,使他人因此而长久地感激,最终表现为报答”。

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人情交换在中国的社会网络构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人情债、礼尚往来等,中国人通过人情的“欠”和“还”来实现交往,以加强彼此间的感情联络。

尽管难以实现等价,但中国社会的人情交换在发生一次之后往往会不间断的延续下去,尽管个体在人情上负债累累,但摆脱人情过自己的生活似乎是一种奢望,这是因为一个人难以离开他的社会网络。

 

除了人情与报恩的问题,翟学伟教授还在本书的第五章对基于面子的日常权威进行了探讨。

权力始终是脸面构成的重要来源之一,作为有“脸”的权力掌握者,必然需要他人的肯定与赞赏以获得和维持“面子”。翟学伟在书中提到,为维护有“脸”者的面子,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个与之相配合的表达性结构——“偏正结构”。所谓偏正结构便是互动中的地位认定,基于偏位的向心倾向和修饰作用,中心地位得到强调。因此,在偏正结构中,偏位不仅需要服从归顺于主位,还需对主位进行抬举、美化和吹捧等。

在中国社会中,偏正结构是多元而复合的,中心位是基于具体情境而确定的,比如在家庭中长辈为主位,而这个长辈在其工作关系网络中则可能处于偏位。在此基础上,分析我们的日常生活,会发现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权威者,也是服从者,位置的确定同样是由该个体所处的网络中的相对优越位置及其个人的关系脉络来决定的。

 

三、 结语

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读过本书,我们不仅会对中国人熟悉的脸面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也会收获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与日常生活。

笔者读过此书,在敬佩于作者对中国观念文化与社会结构的深刻洞察之余,难免对个体受制于人情往来和关系网络而心生感慨。翟学伟在结语部分提到:“在中国人的关系网络中,捆绑性的纽带导致个人少有自由、自主、独立和理性可言。”尽管自古以来对脸面价值观持怀疑态度的中国人不在少数,向往活出自我,活出本真,但基于先于个体存在的家族链和社会结构所施加给个体的社会力量,我们似乎始终难以逃脱面子与人情的牢笼。

然而,高速发展的社会给传统的社会结构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例如,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宗族关系往往是个体最稳定与密切的关系网络,但如今年轻人纷纷离开家族所在地,前往大城市生活工作,在其中发展自身的人际关系网络。这意味着年轻人与家族其他成员在相同地理位置中的持久性交往难以维持。翟学伟教授认为此时家族网络中的感情和义务性关系弱化,而工具性理性得到加强,但笔者认为空间的断裂也将减少依托于家族关系网络的资源交换。

此外,本书中的部分观点在飞速变动的当代社会是否依然适用,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思考。例如,本书第一章节提到,为维系祖宗的团结和稳定,宗族中的长辈在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通过能力为自己挣“脸”,仅仅依靠年龄便可获得“面子”,在如今越来越松散的宗族结构当中,这种存在一定不合理性的“规则”是否会逐渐淡化?

目前看来,在现存的中国社会结构现状之下,让中国人完全抛却脸面与人情,似乎是天方夜谭,但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社会结构和利益交换法则的当代年轻人,是否能在关系网络的束缚中透出一口气,活的更加自如、独立,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