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罗贝贝评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

我们生活在符号建构的世界里,符号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什么是符号?什么是符号学?这些却是学者们没有说清楚的问题。赵毅衡老师在本书中给符号、符号学、意义等概念下了明确的定义。赵老师追忆了符号学发展的历史,并试图建立一个能讨论当今文化问题,又兼顾理论周密性的符号学体系。

罗贝贝评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

作者:罗贝贝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1784    2020-07-10 21:08:44

 

罗贝贝评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

罗贝贝

如今,我们的消费更加关注的是商品的品牌、商标等其背后代表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这一切都显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符号化的世界,符号生产超越了物质生产,符号消费远远超过了物质消费,个人也作为符号消费者而存在。我们生活在符号建构的世界里,符号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什么是符号?什么是符号学?这些却是学者们没有说清楚的问题。赵毅衡老师在书中给符号、符号学、意义等概念下了明确的定义。本书对于理解符号学的相关基础概念,掌握符号学的基础理论起到重要的作用。

赵毅衡在本书中追忆了符号学发展的历史,并试图建立一个能讨论当今文化问题,又兼顾理论周密性的符号学体系。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上编为符号学原理,讲述了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内涵,涉及符号的过程、任意性与理据性、符号表意、符号解释等基本原理;下编则试图将上编涉及的这些原理推演到更广泛的范围,此范围包含了真理、主体、社会、文化、艺术、历史等困扰人类多时的课题。

一、符号与意义

对于一些理论原理,作者还是有一定的洞见的。对于符号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本书认为符号学是人类历史上有关意义与理解的所有思索的综合提升,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解释,符号是用来解释意义的,正是由于意义不在场才需要符号。意义可以分为发送者(意图意义)、符号信息(文本意义)与接收者(解释意义),但这三种意义不能同时存在,而是相互排斥和相互替代的关系。当一个符号反复出场,就能表明符号的意义缺场相当严重,只能用符号接收者把它解释出来。

至于符号对于意义是不是被动的,作者认为符号本身对意义并不是完全被动,听凭接收者解释。因为符号本身携带着各种标记,推动接收者往某个方向解释。当符号表意侧重于对象时,符号出现了较强的“指称性”,或称“外延性”,此时符号过程明显以传达某种明确意义为目的。正是如此,符号过程才有三重意义:解释者的意义、接受者的意义、文本意义。

符号传达的理想过程是:符号信息的发出者,依照符码对符号信息进行“编码”,意义被编织入符号文本;符号信息的接收者对符号信息进行解码。那么在符号表意的过程中,什么因素会影响意义的重建规则?作者认为在符号表意中,符码控制文本的意义植入规则,控制解释的意义重建规则。

符号载体必须能被感知,才能触发符号表意过程。符号需要的是一个“感知”作为符号载体,但是感知本身却不是符号,符号是载体的感知与这个感知携带的意义之间的关系,且符号载体只是与接收相关的可感知品质之片面化集合。

二、符号与媒介、物、象征符之间的关系

至于符号与媒介有何关系,作者认为符号依托于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被人感知。感知本身需要传送,传送的物质称为媒介,媒介即是储存与传送符号的工具。媒介与符号载体的区别在于:载体承载符号感知,而媒介让这个感知得到传送,传播学中往往把媒介称为“传送器”。

作者认为符号与物有“符号化”和“去符号化”两个关系。“符号化”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标准,首先符号载体必须是可感知的,其次这个感知必须在接收者那里成为一种被识别被解释的体验。与“符号化”相对应的过程就是“去符号化”,即“物化”,也就是让符号载体失去意义,降解为使用物,“物化”是日常化和祛魅的必然过程。“符号化”是对感知进行意义解释,其往往把意义放大到远远超出原物的使用价值。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符号泛滥”,具体表现为,各种符号物都剧烈地朝符号化方向滑动,其价值远远超过了物的使用价值,其背后的象征价值和附加值。

本书还区分了符号与象征符。作者认为象征是一种特殊的符号,但是符号的外延应当比象征宽得多。象征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格,象征是一种二度修辞格,是比喻理据性上升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象征的基础可以是任何一种比喻(明喻、隐喻、提喻、转喻、潜喻)。正是在文化社群反复使用,意义累积而发生符用学变异的比喻。

三、符号领域的延伸问题

本书的下半部分讨论了更加广泛的问题,将原理推演到更多领域,由此触及到了文化、历史等诸多问题。

对于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如何构成的,本书认为任何一个新词都是一个旧比喻上累加出来的新比喻,同样,新符号也是旧符号元素累加出来的新比喻。符号体系也是符号比喻累积而成。任何符号都从理据性(广义的比喻)进入无理据的规约性,再用符号文本做新的有理据的描写。符号体系正是靠了比喻而延伸,由此扩大我们认识的世界。

当把符号引入到文化领域时就不得不提到“理据性”的问题,因为符号并不是单个人使用的标准,其作为人工制作的符号必然被社群作集体使用,就必然在语境中合理化。本书认为符号的理据性是在文本的使用中获得的,也会随着文本间性增强而不断加强;在不同的使用语境中,理据性会有所变异,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理据性会发生再度理据性和去理据化两种变化,且再度理据性是符号文本使用中的必然因素。反过来,已经获得理据性的符号或词语,可以在使用中磨损从而实现“去理据化”,这也是其日常化的一个必由之路。

至于真伪、与事实是否相符并非符号学讨论的话题。作者认为意义是否符合客观的“真实性”无法靠文本分析来讨论,由此引发了符号学领域的“述真问题”。符号学讨论的是意义的真值”,即符号传达是否表达发出者心目中的诚信,诚信或非诚信的传达、扭曲、接受,在符号学中称为“述真问题”,符号学只能从意图意义、文本意义、解释意义三个环节处理“真相”问题,这三者之间的互动,构成诚信、谎言、虚构等问题。本书认为,“诚信/作伪是发送者态度,可信/不可信是文本品质,愿接受/不愿接受是接收者态度。任何解释都是解释,但要完成表意,必须要接收者愿意接受。一旦接收者拒绝接受,符号表意就只能中断。“接受原则”就是满足接收者的认知要求,接收者努力从符号表意中获得所谓的“真实性”。

四、符号泛滥

当我们谈论到当代社会的符号泛滥问题时就不得不提到了我们起初说到的符号泛滥问题,我们关注的是事物的附加值而非使用价值,我们的消费呈现异化消费的特点,我们的消费呈现无止境的“欲望消费”,符号危机的原因,是当代生产与消费对符号的依赖,商品中符号价值部分越来越多,其所代表的身份、社会地位、消费能力等因素成为我们在消费中日益看重的因素。

从表面看去,我们的选择跟传统社会相比变多了,但是由于符号泛滥危机,当代社会的人受制于“选择悖论”,越来越倾向于单轴行为,即是放弃选择,放弃聚合操作。人的社会联系却被架空,产生严重的无助感,缺乏特定对象的“弥散性焦虑”。为了弥补这种缺失感,人们不得不寻找某种替代物,人们的这种感觉越强烈,寻找的欲望越强烈就说明失落感的强烈,这也正能解释我们沉迷于社交网络,醉心于游戏、信息之中的原因。

 

书籍简介

作者:赵毅衡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