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李佳效评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

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的《艺术社会学》肯定了语境对于艺术研究的重要性,由此他以社会学为核心较为全面地探讨了艺术社会学这一课题,实现了对艺术社会学这一领域的全面概述。亚历山大在引言中分析了社会学四种主要的研究取向并指出一些在社会学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他认为社会学家们存在明显分歧的关键性假定有很多,有的甚至相互对立,这就是很多社会学议题始终得不到明确答案的原因。亚历山大提出建立社会学知识的马赛克法,试图完善单一平面的“线路”研究法。亚历山大这样来形容这种方法:“每一项研究都是马赛克中的一块瓷砖,想得到合适的图案,你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块瓷砖。”

李佳效评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

作者:李佳效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4324    2020-09-08 11:07:59

 

李佳效评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

李佳效

书籍简介

作者: 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

出版社: 凤凰传媒集团 江苏美术出版社

译者: 章浩 / 沈杨

出版年: 2013-9

ISBN: 9787534463815

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的《艺术社会学》肯定了语境对于艺术研究的重要性,由此他以社会学为核心较为全面地探讨了艺术社会学这一课题,实现了对艺术社会学这一领域的全面概述。亚历山大在引言中分析了社会学四种主要的研究取向并指出一些在社会学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他认为社会学家们存在明显分歧的关键性假定有很多,有的甚至相互对立,这就是很多社会学议题始终得不到明确答案的原因。在研究中,如果将现实比作一块地域,那理论就是地图,地图提供的可能只是一条线路,而唯一真实的只有地域本身。所以亚历山大由此提出建立社会学知识的马赛克法,试图完善单一平面的线路研究法。亚历山大这样来形容这种方法:每一项研究都是马赛克中的一块瓷砖,想得到合适的图案,你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块瓷砖。

一、文化菱形与艺术社会学

亚历山大首先认为,艺术是什么应该是由社会界定的,那么如果我们要联系社会去考察艺术的形式,价值,意义等,就会发现处在各种相互冲突中的艺术难以用很明白的概念去界定,所以《艺术社会学》在更世俗,更宽泛的意义上使用艺术一词,在我们所能联想到的美的艺术(我们能联想到的那些最优秀的绘画与文字等)之外,还有流行艺术和民间艺术。亚历山大在书中利用文化菱形思想来建构章节,在葛瑞斯伍德的文化菱形的思想上提出了一种更好更完善的菱形,用以对于艺术社会学的研究。

艺术客体与社会的研究中有反映取向与塑造取向两个常见的研究方式,亚历山大由对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分析开始提出自己的观点。反映取向认为艺术是社会的镜子,而这种取向的根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可以找到,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反映社会关系。反映取向是为了透过艺术作品了解社会。塑造取向则认为艺术影响社会,这两种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都有着明显的缺陷,我们很容易发现艺术无法成为一面完美的镜子。由此亚历山大引入了中介的观点,由葛瑞斯伍德发展的文化菱形思想,葛瑞斯伍德文化菱形四个角分别代表艺术,作者,消费者和社会,四个要素通过六条线相互连接,四个要素和六条连接线对于研究艺术与社会的关系都是必要的。葛瑞斯伍德文化菱形的思想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取向的对艺术与社会关系进行研究的方法,就是要进行多个而非一条关系的考察。亚历山大在葛瑞斯伍德文化菱形的基础上加入了中介的概念,使得成为一个更好的菱形。亚历山大在菱形中间加入了分配者,这打破了简单菱形中艺术客体和社会之间的直接连接,这种改动极具现实意义,它避免了单一取向研究可能造成的教条和暴力,又尊重了不同语境之中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消费者的个体差异。

《艺术社会学》中第五章至十二章的主体部分就是以这个更好的菱形为结构框架而生发而来,分为艺术的生产和消费两大部分,考察艺术的创作,生产,分配以及艺术消费者与艺术客体的互动关系,亚历山大通过这个新的菱形所生发出的研究也就比单一取向研究和简单菱形研究更加全面和合理。

二、对于文化菱形的运用和反思

《艺术社会学》第三部分为社会中的艺术,从艺术本身,社会中的艺术建构来考察,这部分研究在以文化菱形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之后,很重要地再次强调艺术的语境问题,艺术是处于社会中的艺术,亚历山大在加入中介概念时强调,加入分配者之后多出的连接线与其他连接线不同,这并不是真正的关联,而只是一个隐喻,它提醒着我们那些过于简化的反映和塑造取向的缺陷。通过对一些理论如布尔迪厄的艺术场的论述,以及对一些容易忽略的问题,如对于天才的社会建构的提出来反思文化菱形思想的缺陷。在布尔迪厄看来,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学科领域的分工和分化使得社会各部分形成了各自的场,但事实上在现实中这些场域都相互作用,对于艺术场域来说也受到其他场域如经济场,政治场的影响,艺术作品无法从社会中抽离出来。所以菱形的思想的缺陷在于,在理论上,他分割了不可分割的东西。

最后还应提到的是,在《艺术社会学》的主体论述的每个部分后面亚历山大都提供了一个案例的分析作为对理论的佐证,辅佐亚历山大对于其创立的更好的菱形的阐述,这种组织自然是一种教科书的组织方式,自然也引出一些对这本书深度不够的诟病,但正如亚历山大自己所说,他是想构建出这一学科的知识地图,他更多的是想提出问题,提醒大家思考的方式,而不是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况且成书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之外还有对于学者和读者的考虑,对于出版社篇幅要求的顾及。亚历山大赞成贝克的看法认为单一的研究需要将其完整,这是对于社会学研究来说更为实际的做法。在全书结论中,亚历山大说道:研究艺术最好的方法是进行全面的考察。虽然很多学者赞同这是最令人满意的状况,但大多数学者还是要么完全关注生产,要么完全关注消费。总而言之,亚历山大在此书中通过对文化菱形的引用,思考,更新和反思,试图在艺术社会学这块马赛克中铺上最好的瓷砖,故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甚至他自己都意识到的研究缺陷之外,也闪耀着其对于艺术社会学独立思考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