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齐佳琦评周逵《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

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编著的《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一书,集纳了13位经验丰富的媒体从业人员对非虚构写作的实战经验。可贵的是,该书不止步于探讨写作规范与技巧,更通过写作者的经验回溯,直抵非虚构写作的边界与内核。全书对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基本命题进行了回应——如何掌握并运用叙事要素进行非虚构写作?中国优秀的非虚构写作应遵循何种原则,实现怎样的价值与意义?简言之,以非虚构写作的“术”与“道”为主线。

齐佳琦评周逵《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

作者:齐佳琦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1783    2020-10-14 12:31:35

 

非虚构写作的“术”与“道”

——评《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

齐佳琦

非虚构写作,也被称为叙事新闻,发源于20世纪前期。[1]借助社会学和人类学田野调察的方法,力求兼顾新闻性与文学性,以历史、时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度挖掘为己任。2010 年,《人民文学》杂志首次提出并推广“非虚构写作”概念,新闻界欣然接受这个“命名”,并迅速用实际行动予以对接。自 2013 年起,中国新闻业中呈现出明显的非虚构写作话语。

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编著的《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一书,集纳了13位经验丰富的媒体从业人员对非虚构写作的实战经验。可贵的是,该书不止步于探讨写作规范与技巧,更通过写作者的经验回溯,直抵非虚构写作的边界与内核。全书对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基本命题进行了回应——如何掌握并运用叙事要素进行非虚构写作?中国优秀的非虚构写作应遵循何种原则,实现怎样的价值与意义?简言之,以非虚构写作的“术”与“道”为主线。

“术”,为技艺、方法,将非虚构写作称为一门“手艺”,是绝大数新闻人的共识。公众对于新闻可读性的诉求与新闻文体僵化的形式之间产生张力,促使本就包含文学“基因”的新闻向文学“求援”。那么如何在新闻与文学中寻求平衡?如何挖掘细节、搭建结构、打磨文字?书中多位的媒体人从自身写作与报道经历出发,毫不吝啬地分享了关于非虚构作品生成的叙事技巧。

在叙事要素的获取方面,《时尚先生Esquire》原副主编杨潇与《人物》杂志执行主编赵涵漠不约而同地强调现场采访的力量。杨潇认为好题材要做增量。“增量来自于你的观察,来自于你的交谈,来自于采访场景所有的东西”[2]。赵涵漠用六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非虚构作品《地下室里的沈文裕》,修正了有关主人公的系列事实。 她用“残酷”形容这段采访经历。“最后去的次数多了,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电冰箱”。[3]同时她分享应该在采访过程中调动五感,帮助读者还原现场一切有意义的细节。《冰点周刊》主编从玉华特别提到采访视角的问题,她提出应采取“平视、不匍匐、不倨傲”的采访姿态。这种不卑不亢的视角有助于记者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在共同建立的“交流场域”中获得更真实的细节。非虚构写作采用了“浓缩版”的田野调查法进行叙事素材的获取,注重观察、亲历、共在,但因为截稿期、人力财力、采访对象信任程度等多方因素,比传统的田野调查时间更短、更为精简。通过海量甚至田野调查式的采访,写作者拉近自身主观性与客观认识对象的距离,再通过写作呈现拉近读者与自身的认知距离,成为读者认识世界的“中介”,让其能够通过文字有“亲历”事实的想象。

在叙事结构搭建方面,“多线”与“场景”是两个关键词。为了在有限的时空中表达主题,文本的结构是有力量的。《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总监卫毅参考了西方叙事概念“潜文本”,创作了纪念路遥的非虚构作品《路遥:身后二十年》。明线是对路遥的描写,而潜在的、本质的线索,即潜文本为中国改革与转型的故事。这种多线潜文本的叙事结构在非虚构写作中也较为常见,增强了文本的积淀感与厚重感。“场景”对于文学创作的意义是具备启发性的。马尔克斯曾说:“我的一切故事的源头总是一个简单的形象。《午睡时刻》的全部故事情节来自对一位穿黑衣服的妇女和一个穿黑衣服的女孩打着黑伞在一个荒凉的镇上顶着炎炎烈日行走的情境的幻觉”。非虚构写作者也总在文章中寻找凸显人物与主题的核心场景。在每篇文章,甚至每一节的开头结尾设置场景为点,以点牵扯文章的结构。

从整体而言,非虚构写作常采取的叙事模式着眼于关注人的困境。《南方人物周刊》记者余楠兼任导演一职,他被《霸王别姬》编剧启发,借鉴电影叙事中大量使用的手法,围绕人物如何遭遇困境与摆脱困境的主线写作。关于此点,《时尚先生Esquire》专题总监林姗姗的观点更为细化,她分享非虚构写作最基本的故事叙事模式为“困境——解决困境”、“挑战——应对”。其中困境、挑战包括内外部冲突,“就像人与环境的冲突,人的主观愿望与现实的冲突,与自身性格的冲突。各种各样的冲突构成叙事的基本元素。”[4]让作品落点于“人”是非虚构写作者获得读者理解与共情的重要路径,而当写作者能够把人所面临的足够复杂的关系、欲望、矛盾阐释清楚几分时,非虚构故事情节的精彩程度绝不会亚于虚构的艺术作品。

“道”为原则、精神、内核。书中大部分媒体人深情而不失克制地讲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以及非虚构作品应该实现的意义。基于其共同的指向,书中所表达的非虚构叙事之道可以凝练为——真实地记录世界。从玉华感叹:“当记者最低的境界或者最高的境界,只有一条:记录历史!”[5]并且这种记录不同于传统的新闻叙事。在传统的宏观叙事中,个人往往形象模糊,悲喜被一带而过。而非虚构写作者将目光聚焦于个体,以个体为切入口关照社会。他(她)们笔下的人物不再是表面“客观化”、实则被固有经验描摹的“他者”,而是拥有自己独立情绪、体验、尊严的“自我”。非虚构写作采取故事这种充满私人性的传播形式,勾连个体命运与时代,通过书写有“标本”意义的人物命运来描摹社会,定格时代的记忆与文明。所以便有了此书“时代记录者”的命名。

并不是只有反常、猎奇的故事值得记录,非虚构写作者恰恰抓住“恒常生活中的诗意、升斗小民的生命力”,缩窄读者主观性与客观世界的距离。这也正是非虚构作品与煽情新闻的根本性区别。煽情新闻乍读之令人惊异、冲击力强,实则分离了读者的个人经验与认知对象。而非虚构写作致力于写能够被理解的故事,无论主人公的选择或遭遇多么离奇,读者都能通过贴近采访对象经验感受的叙事要素产生理解与共鸣。非虚构写作通过记录不断提供丰富的可阐释的东西,为读者看世界拓展更多可能性的角度。

正如非虚构之名,对于非虚构叙事而言,真实成为了原则与底线。除了海量采访、核实与注明信源、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等试图使文本保有真实的具体手法,非虚构叙事有一个抽象与整体性的原则。以巴赫金为代表的现代叙事理论认为“对话”是人类生存的本来面目,现代世界是充满了“对话性”的“复调”世界。这个世界无所谓中心,它充满流动性、动态性和未完成性。[6]非虚构写作基于承认客观世界的流动性与复杂性为基础,尽力真实地还原人物、事件本身的模样。以叙事代替论述,抵抗主流客观新闻“下定义”、“给结论”的封闭式叙事。拒绝公式化的情感,允许多种观点与立场,以开放的态度认识世界。在读者与新闻事实间建立了一种有意义的联系。把理解与思考的机会交给读者,让其通过一系列情感与智力活动积极地参与到对事实的想象中,进而拥有自己的判断与体悟。

《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一书,通过多位专业媒体人的演讲文本,从“术”与“道”两个层面试图为我们梳理有关中国非虚构写作的相关认识。不仅含括传统采写编的技巧,还有智库新闻等与时俱进的内容。不止于启发媒体从业人员,而试图告诉所有公众有关叙事的方法及意义。每篇分享后单独列出了问答板块“所有人问一个人”,收录了讲座现场部分提问与答疑。但在编辑工作方面没有进一步根据十三篇演讲内容进行板块的编排,略显杂乱,是一个小小的遗憾。总体而言瑕不掩瑜,值得一读。

 

参考文献:

[1](美)克雷默,(美)考尔编.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怎样讲好一个故事[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53.

[2][3][4][5]周逵.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6]李梅.作为文学新闻的我们的报告文学——中美文学新闻之叙事比较研究[J].新闻大学,2014(03):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