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陈美月评石访访著《饮食的文化符号学》

石访访借《饮食的文化符号学》一书向读者传递了饮食独有的文化符号意义特征。石访访从人类饮食活动的基本环节谈到饮食符号意义建构,从五感与记忆谈到食者身份与道德,解释了现代化饮食的“去意义化”,选取五位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作品,探讨饮食文化意蕴。本书以符号学为研究方法,结合中国文学饮食叙述,为读者展现饮食符号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陈美月评石访访著《饮食的文化符号学》

作者:陈美月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1239    2021-09-08 21:27:11

 

陈美月评石访访《饮食的文化符号学》

陈美月

人类饮食是一项基本的生理活动,更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动物饮食单纯为达到生理需求,满足生理饥饿的“物”。与动物不同的是,承载文化意义的饮食符号是人类所独有的特性。饮食作为日常活动,是人类维持生存之必需,然而关于饮食学理研究的数量与其重要性却相悖,饮食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意义维度被惯性忽略。

石访访借《饮食的文化符号学》一书向读者传递了饮食独有的文化符号意义特征。石访访从人类饮食活动的基本环节谈到饮食符号意义建构,从五感与记忆谈到食者身份与道德,解释了现代化饮食的“去意义化”,选取五位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作品,探讨饮食文化意蕴。本书以符号学为研究方法,结合中国文学饮食叙述,为读者展现饮食符号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笔者将从食物的表意机制、感官的意义接收以及饮食主体的身份与道德三个章节对该书进行解读与分析。

一、食物的表意机制

人类的饮食活动是一种系统性的意义活动,它构成了一个特殊的表达体系。在这个系统中,生物性进食的渴求与文化对个体行为的模塑共同作用,使人类的饮食行为呈现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社会性和复杂性。人类的“食物”是特殊的“物-符号”二联体,在满足生物需求与携带文化意义间来回滑动。石访访认为,食物作为符号的表意机制,有明显的理据性特征,以像似性连接民族心理,以指示性连接时节转变,以社会文化的规约性保障顺利表意。譬如,元宵节吃汤圆,以其形的团状连接起家庭“团圆”、生活“圆满”之意;中秋“送瓜”祝愿“多子多福”;吃“年糕”意在“节节高”,这都是典型的像似性关联。指示性体现在部分饮食符号与其对象之间的时间“相邻性”,根据符号学家皮尔斯的定义,指示符号即“符号与对象因为某种关系因而能互相提示,让接收者能想到其对象”,粽子和西瓜正是因为时间上靠近夏季,能提示社会群众夏至时节的到来。饮食符号与其意义之间,除了像似性、指示性等的理据性连接,亦有社会约定俗成的规约性连接,两种特性共同作用,有利于部分饮食符号的顺利表意。

伴随文本是文本与文化的联系方式,在人类饮食活动中也普遍存在着伴随文本现象,如菜肴的名称、饮食器具的演进发展、进食的语境场景、食客与宴席表演、就餐座次与礼仪等都是围绕核心食物的伴随文本,这些伴随文本协同甚至决定着饮食文本的最终意义,呈现出人类活动中关于饮食但又超越饮食的社会文化面貌。文本与伴随文本一同和食物作为“表意合一”的整体,令日常性的饮食变为特定文化体系中的符号展示与意义表达。不同的符号接收者,会建构起不同的意义产物,从符号全文本中归纳出“隐含作者”,来传达意义与价值观,展现人类饮食活动的复杂性。

二、感官的意义接收

       烹饪者的发送、具象形态的饮食文本到接受者的解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符号过程。视、听、嗅、味、触是人类五种基础性的感官渠道,五感协同发挥作用,帮助接收者形成对饮食整体合一的体验。感官的多重性造就了饮食符号意义接收的多渠道,在意义接收的过程中,饮食文本作为系统的核心,经由聚合和组合的双轴操作、伴随文本的协调支持,构筑起自身并进行一种全文本式的表意。

       视觉是人类文化使用最多的渠道,能够在食物尚未被品尝的时候,限定饮食的符号价值与文化意义,如餐食的品颜色、搭配能够前置性地约束饮食行为。由于对象与主体身体保持距离,听觉的使用能让人更专注投入,对人类饮食体验起着特殊的印刻作用,如过年的爆竹声会直接影响中国人对年夜饭的体验。触觉使人感受食物的温度、质地与纹理,最重要的身体性感官嗅觉与味觉能分辨并记忆气味,承担筛查工作。五感渠道发挥各自差异而又彼此协同,为接收者带来全面的进食体验。

       感官融通、彼此协同是饮食活动中的常见状态,而感官背离则是一种特殊现象。石访访提到,人的五感在对食物的感受中联动,可叫作“共感”,因其从多渠道表意,又从多渠道接收,感官相互融通构成知觉共同体。但由于感官渠道在感知之间存在差异,于是引发“感官背离”的现象。如“臭豆腐”、“螺蛳粉”,在嗅觉上感知食物气臭难忍,味觉上却乐于接受,这种饮食活动的感官背离与信息冲突表明各渠道在意义的表达与接收过程中并非完全和谐,揭示出人类饮食的复杂性。五感的矛盾或背离可能会对饮食接收构成阻碍,拉长“合一”意义的解释过程,也可能意味着饮食快感和愉悦感的延长。

       人类的感官知觉是主观意识的,也不可能是纯生理性的。人类的饮食行为在不断的重复中能够超越单次行为的即时性,关于过去饮食的感知“滞留”能够被“此刻”唤起,让人产生联想与记忆,激发个体储存在大脑中有关过去的相关信息。人类对食物的喜爱和厌恶呈现出文化属性与地域特征,保留并传承着该地区的集体记忆,如川渝地区无辣不欢,江浙一带清淡甜适。饮食是一项意义活动,能够让个体、往事、地域建立起联系。

三、饮食主体的身份与道德

作为一项文化活动,饮食行为会涉及到人类的身份与道德问题。石访访指出,“吃”是一种选择,饮食选择与食者的身份密切相关,而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前置性地控制了主体选择的可能性。人一旦面对符号行为,无论是表达意义,还是解释意义,都会呈现出与之相应的身份食者对于食物的选择,不仅能够标示出其自身的某种身份地位,而且能折射出整个文化社群的身份指向,选择特有食物,不仅能够满足非凡的物质体验,还能借此与他人相区分。

中国饮食文化主要按照地域进行划分,特定的饮食体系发挥符号性功能,地方饮食象征着地区群体的情感认同与身份归属,表明文化内涵与民族心理。饮食的阶级划分能够彰显食者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如“甲鱼宴”的珍稀特质直指“权贵”,是一种表达自我等级与身份的符号。除了食物的品性,食材的搭配、餐厅的布局、服务的优劣也传递着食者的身份地位的信息。

       饮食符号化的过程中,除身份问题外,还有道德的考验。人类作为杂食动物,也是庞大的食物链条中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人类的食肉行为也常常受困于“是否合乎道德”的质问,如食用狗肉,一方为满足口腹之欲暂放恻隐之心,一方依伦理道德对此抨击谴责。节制和放肆长久以来都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便是两个极端,包裹着社会和文化上的复杂原因。文化道德的节制性控制了人类的饮食体系,人类的进食天性受控于禁忌、习俗、餐桌礼仪和民族传统,每一次进食都可能是一次自我意志和文化道德的彰显。饮食活动承载着符号功能和文化意义,也能让个体的身份和道德倾向有生动的展现。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与生产力水平提高为饮食活动带来了极大改变,赋予了饮食以当代性的特征和意义。虽然国际社会发展迅速,物质丰裕,但全球性饥饿问题仍待解决。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产生活不断挤压侵占饮食时间,饮食活动被迫“去意义化”,快餐文化持续兴起,而食物所承载的人文意义也随之抹去。科技机械化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个体逐渐失去创造性的活力,高效却冰冷的机器切断了人类烹饪的乐趣,重塑了人们的饮食范围与习惯。石访访指出,我们不应剥离饮食活动的符号性,而要坚持饮食“物-符号”二联体的属性,坚持人的本质所拥有的寻找意义和选择意义的能力。人有生存本能,这是人与其他生物的共性,人也必定有意义本能,这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

       石访访《饮食的文化符号学》一书向我们展示了人类饮食活动的重要文化内涵与意义价值,从食物的意义表达与感官接收,到食者的身份与道德,从现代饮食消费到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饮食叙述。饮食虽日常平庸,但也是人文传统生活情趣的延续。在此书中,石访访强调饮食符号意义的重要性,呼吁人们重新认识饮食活动的人文性和复杂性。

 

参考文献

石访访(2019).饮食的文化符号学.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赵毅衡(2016).符号学:原理与推演.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