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刘爽评文一茗著《叙述与自我》

《叙述与自我》分为理论·缘起、推进·小说、类比·电影、文本·演绎四部分。第一部分集合现有理论中对自我的认识,指出了探讨自我相关问题的方向;第二部分中,作者借关注小说叙述问题,将情节、框架等作为主体文在的线索,并着重探讨了文在主体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以“元叙述”来反观、回应自我的被动性;第三部分聚焦于电影的镜头叙述语法,探讨镜头叙述如何指示观影者思维的展开;第四部分关照典型的叙述文本,分析了其中文本化的主体问题。

刘爽评文一茗著《叙述与自我》

作者:刘爽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920    2021-09-08 21:29:34

 

刘爽评文一茗《叙述与自我》

刘爽

符号学从索绪尔向皮尔斯的范式转向,实现了系统结构性向解释开放性的演变。正如作者开章所提到,对叙述主体性的探讨,也是由索绪尔结构系统下自我绝对意志范式,向皮尔斯“文本自我”的无限衍义转向。

《叙述与自我》分为理论·缘起、推进·小说、类比·电影、文本·演绎四部分。第一部分集合现有理论中对自我的认识,指出了探讨自我相关问题的方向;第二部分中,作者借关注小说叙述问题,将情节、框架等作为主体文在的线索,并着重探讨了文在主体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以“元叙述”来反观、回应自我的被动性;第三部分聚焦于电影的镜头叙述语法,探讨镜头叙述如何指示观影者思维的展开;第四部分关照典型的叙述文本,分析了其中文本化的主体问题。

一、文在的自我

《叙述与自我》的核心论点,是自我藉由叙述(文本化)通达意义世界。作者围绕“自我-符号-意义”这组关系,深入阐释了“自我”以“叙述化”形式存在之必然性。关于自我,已不仅是卡西尔所谓的“人是使用符号的动物”,自我本就是符号化的存在。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指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把实体表述、理解为主体,就是将实体精神化,主体精神是自我的本质。

自我何以使得主体意义成为可能?作者借用“心语”的概念,认为主体存在的意义是“心语”的再现,所以意义必须借助于再现的再现——符号,才能实现。彼得斯在《对空言说》中谈到的“天使交流观”,人类无法像天使一样,达到心灵之间无中介的交流。符号表意是一种二度再现,“我们无法完整再现思维(心语)本身,但它是我们符号化的动力”,所以,“符号再现”成为主体存在的根本方式。

“身份的叙述(符号化),是理解自我的形式条件。”赵毅衡指出,身份是与符号文本相关的角色,也就是作者提到的“身份是自我的符号化表征。”威利认为身份是自我的符号集合,自我藉由意义身份的整合得以形成。通过对文本《黑天鹅》的分析,作者探讨了身份的极端情况:彼此否定的身份如何挑战符号自我统一不同身份的能力。借此扩展了身份对于自我的意义,其一,身份倾向于保持符号主体的统一性(除非元叙述反观自我实现转向);另外,身份引导着自我的符号结构与位移,比如自我的上下还原。

“人的本质及其思维方式——穷其一生追寻主体存在的意义”作者在第四部分分析文本《踩影游戏》得出,用爱的符号所表达的,竟是爱的阙如。文在自我不停地通过符号来表达自我构筑的意义,这是一个意义缺失的问题,所以自我也表现为“待在”的状态。在获义意向性的压力下,主体将世界文本化,自我对意义对追求,要求主体以符号化的形式存在。

二、主体如何得以落实?

一方面,作者以“解释项”作为探讨主体性的前提,借此打通“自我-符号-意义”这一关系式。主体由过去向未来向度演化的根本在于意义之缺失,无限衍义代表着这样一种恒定的缺失状态,也就是主体的“待在”。人自身即是一个符号,解释项是人作为符号的生命延续,这正是一个无限衍义的过程。解释项之于主体理论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于解释的开放性带来的多元意义的填充效力。“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中发酵”,反过来充实丰富了主体的存在。

“自我必须接着指向过去的叙述,永不停歇地向前运,成为一个因‘叙述’而存在的另一个‘我’。”在讨论保罗·利科在《时间与叙述》时作者提出,“时间是自我实现意义的媒介。”对艾柯《玫瑰之名》的分析,作者着重强调了其中蕴含的无限衍义的思想,“符号只不过是使用过后就丢弃的工具……上去后就得把梯子扔掉。”一旦自我意义得到落实,符号文本便失去作用,沿着解释项在下一个阶段寻找梯子,不断逼近真值。

另一方面,作者关注主体存在的“交往”之维。“通过关涉他人而获得力量,将自我植根于与他人的叙述交流图式之中”,主体意义必然是一种“交往关系”。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继承了胡塞尔现象学对于“交互主体性”的探讨,提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范式转向,之后主体理论围绕“主体间性”展开。赵毅衡指出,主体以他者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自我叙述符号化的过程中,他者具有绝对他性。正如作者所说:“我们总是带着自我去解释他人,在他人中成为自我。”

”言说自我注定是一场离心运动”,自我在叙述化中得到落实,但又在其中“出离自身”。自我的叙述化是一场绝对的悖论,一方面开启自我,一方面遮蔽自我。其一,无限衍义揭示了主体意义的空洞与缺失,文在自我的处在对象的不断填充之中;其二,主体性的建构必然是交互的,是一种相对被动的主体间性,符号互动揭示了主体的依赖性。

三、自我的窘境

作者在第二部分整体论述了这种被动局面。作者将“叙述性”理解为一种受控于“他者”的达意方式,正如理解必然建立在前理解之上,主体则必然建立在他性基础之上,这都是对康德先验主义的反驳。同时,自我也在“情节”中得到展开,“挣脱过去的羁绊,奔向茫然的未来”情节表现为一个谦卑主体的流动。而元叙述的任务是“消解”,是一种对原有自我的转向与突破,其意义在于,在对自我被动遭遇的反观中,引导自我走向意义的转向。

弗希特认为“自我”只能通过“非我”来理解,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批判了其“受外界刺激的自我”,结合斯宾诺莎的实体观“无限实体”,黑格尔认为主体精神的能动发展构成了自我,自身通过主体的展开与延续而成为现实。

显然,黑格尔强调了自我作为文在形式的无限衍义之维。但应该看到的是,伴随着能动性的必然是这种“被能动性”,正如作者提到:“自我的形成正是一种过程中的局限性——被动遭遇物的过程之中所做的能动回应与自由抉择。”所以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自我通过叙述化建构主体性的局限,其实正是一种被动的否定和扬弃。结果不再是主体通过否定和扬弃实现自我发展,而是主体在“被否定”、“被扬弃”中重建自身的统一性。

“主体性悖论是一种自反性盲点,因为自我意识多少是一种无意识。”作者在第四部分以文本《欲望教授》为切口探讨自我与他性问题。文本中的主体意识到自我朝着“非我化”的方向演变,以获取他者得关注与认可。作者引用列维纳斯的观点,“主体性是通过在与他者面对面的遭遇中,臣服于一个他者而得以形成的。”正是这种绝对他性迫使自我认识到自己的片面性,“他性”成为了主体意义趋之若鹜的对象,将自我定位为主体的能力,总是受到他者的潜在管控。

另外,作者指出,主体符号化过程,是在获意压力下让事物变成对象,进而借符号意义充实主体存在。所以,主体的填充与延续都始于那个对象,获意压力使其符号化,被填充的主体也表现为文在。作者在文中探讨了文本《追忆似水年华》中的茶水与蛋糕,分析了其作为述者情感的表达。当事物被扔进自我,则“主体从对事物的探寻返转为自我的认知直至无穷。”这里的主体显然是一个“退隐”的谦卑主体,只能“被”物与意义所充实,对物的丰富解释保证了主体的持续在场。

威利在《符号自我》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身份的过度繁杂几乎吞没了自我的本体结构,自我没有时间和意识去和内化的客体对话。物与意义的填充,也是对消费社会批判的重点,赵毅衡称之为“异化消费”,这是马克思劳动异化在符号意义层面的延续。人们对象征意义的追求、符号价值的膨胀,主体文本极大程度上得以延续,但这种被动的填充使得自我越来越朝向“非我”的面目发展,呈现出一种被符号价值所控制、被消费所异化的主体性。

四、总结

符号的生命力在于解释项,无限衍义的过程也就是无限逼近真值的过程。“符号的自我卷入叙述,必定朝着真相不断奋进,谦卑如故。”这个奋进的过程中,主体是被动局促的,在与物和他者的照面中保持着有限的自由,但这恰恰也是我们唯一通达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