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讯书评
   书讯书评
周韵淞评索伦·布里尔《赛博符号学》

《赛博符号学:为什么只有信息并不够》是丹麦符号学者索伦·布里尔(Søren Brier)教授的著作。布里尔有着丰富的跨学科背景,除了对符号学的深入研究,他在控制论、计算机理论、人工智能理论等领域都颇有建树。正是因为布里尔的跨学科视野,让他能够审视科学、艺术、宗教、政治间的互动关系,探寻不同学科话语间的异同,构建出具有启发性的元学科框架,进而为诸领域提供一个交流对话平台。

周韵淞评索伦·布里尔《赛博符号学》

作者:周韵淞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322    2023-12-09 20:31:13

周韵淞评索伦·布里尔《赛博符号学》

周韵淞

导语

《赛博符号学:为什么只有信息并不够》是丹麦符号学者索伦·布里尔(Søren Brier)教授的著作。布里尔有着丰富的跨学科背景,除了对符号学的深入研究,他在控制论、计算机理论、人工智能理论等领域都颇有建树。正是因为布里尔的跨学科视野,让他能够审视科学、艺术、宗教、政治间的互动关系,探寻不同学科话语间的异同,构建出具有启发性的元学科框架,进而为诸领域提供一个交流对话平台。

在书中,他通过强调科学中时间、非线性、混沌以及不可预测性等概念,描绘出超复杂态(the hypercomplex)的真实世界,进而将科学范式难以阐明的现象学和心理学问题引入学科间的对话场域,提出通过科学的语言游戏和现象学的语言游戏相互阐释的解决方式,推进对赛博时代信息世界的理解。

一、回应:为什么只有信息并不够!

布里尔教授在《赛博符号学》副标题发出这样一个感叹:“为什么只有信息并不够!(Why Information inot enough这一感叹指出当下信息科学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其一,随着信息传递模式不断迭代,高效获取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标准范式,但信息量富足不等同于检索者能够有效地获取信息内容,非专业的信息检索者难以通过专业系统进行有效检索,信息学科在信息认知理论层面极度匮乏;其二,随着各学科发展,专业话语和标准范式构筑的学科壁垒愈发厚实,尤其在科学领域与人文社科领域之间几乎已经形成了难以沟通的局面,能否开创一套元语言,用于在诸领域间搭建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进而较为完整、深度、富有意义地探寻人类、自然、技术三者间意义关系,也是该书尝试解决的任务之一。

作者对当下信息加工范式的机械化倾向进行了批判性思考。当下的信息加工范式是建立在与算法相结合的客观信息概念基础上,其中计算机科学、信息学是又推动学科发展的主要驱力,它们将信息(Information)视为总体系统运转中重要的流动负载(loading)。两门学科对信息精准性的极度依赖,让信息加工范式逐渐脱离人类意义生成系统,成为一门纯机械式学科,其问题在于“通过把学科变成一种实证科学,把我们从超过2000年的有关认知、表意活动、意义的哲学思辨中解脱出来。将人类主体性因素摒除于学科话语构建之外,阻断了人类与之发生深层交互的可能性。

要将人类主体纳入到科学话语体系中,需要阐明科学话语体系的内在缺失以及人类主体介入对科学学科发展的必要性。对于前者,作者认为科学对现实的认识从来没有完满过,所谓“公理”只是排除诸多具体形式的化约结果。从生命系统中生成的内部认知是不会从机械系统中诞生的,但是它们作为人类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研究价值;于后者而言,科学发展从来不只是知识累积后的质变,“内部转向”是人类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它解决的问题是“我们行为——包括交流在内——背后的‘下意识的’复杂性和自发性。”综上,作者认为要推动整体性的科学发展,应构建起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研究框架,以打破所谓的范式化研究。

重回信息的复杂维度,需要借由一门研究意义阐释的学科作为理论基础。《赛博符号学》通过以“从上到下”(top-down)的符号学关照,从人文学科这一更接近人类机体感受的起点出发对信息进行阐释。不同于物理学科“从下到上”(bottom-up)的物质基础性构建,符号学的阐释力度在人文社科领域较大,在科学领域较小。但吊诡的是,两种关照都认为自己能够对所有领域进行阐释和研究,这引出了该书面对的巨大矛盾:符号学观照和信息观照的“知识沟壑”,作者将之比喻为分析哲学和语用语言学之间的矛盾,即“分析哲学这些把语义看成一个关于符号再现真实的功能的问题,而语用语言学则认为意义产生于符号和文字在真实生活情景中的运用。”

书中作者借由数据库系统的构建和使用对这一“知识沟壑”进行了描述。作为信息学科的主要实践方式之一,数据库系统是机构、个人生活中获取知识需求的重要构成部分,从信息科学层面而言,一个良好运作的数据库系统有着合理的技术支持、系统设计、用户界面。但是“良好运作”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其中操作系统的主体是被设想为能够熟练运用系统的“信息人”(information man),在实际使用中,用户更多是迷失在“信息迷宫”之中的非专业人士。所,对数据库系统的构建还应从用户的认知角度出发,将一次信息的检索视为用户的一次信息认知,把信息科学视为认知科学的组成部分。

布里尔指出,当科学遇上悖论,哲学根基必须被拓宽,如此方能发展出解释经验数据的新概念。“超复杂态”世界本体论强调人类知识超越科学、理性、逻辑、语言的非化约本质。当下,学科间的精准划分,形成了学科交流的“真空”领域,虽有不少学者尝试弥合诸学科间的断裂,但他们要么只集中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要么忽视了人类意义生成的复杂性。所以,《赛博符号学》期望阐释具有普遍性信息科学的可能性,以打通人文学科与科学领域间的隔阂。

二、从科学范式到信息阐释的多重可能性

如若信息交流并非是机械式的,而是以人为主体的信息认知活动,那么能否从理论层面对这一说法进行证明呢?在《赛博符号学》中,作者通过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阐释了认知活动非范式性的可能性。

首先,作者阐明了知识系统的元框架结构,以知识的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观念否定了“合法知识”观。“自组织”是复杂系统的特性之一指复杂系统能够在没有外部控制的情况下,通过内部元素的自发作用形成有序的结构和功能。在日常语境中,“知识”一词暗含着经由理性提炼的稳定性结构,物理学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但不少科学家已经承认,“所有建构精准模型的尝试都会导‘非知识’或者‘盲点’的产生”,所以是否真实地存在一种跨越时空的合法知识是值得怀疑的。作者认为:“符号的意义/信息内容是由历史语境中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即是说,知识不仅存在于此处等待人类运用理性思维去提炼,还基于环境、认知、理性的多重作用。生物符号学中的“智域”(noosphere)概念指出,人类文化能量能够形成巨大的符号实践以取代生物基因能量的作用,这与知识自组织具有的相似性,都强调了真实环境的深邃与不可完全化约,使得知识处于不断流变的状态。

其次,作者从心理学入手,对认知行为中的心理因素作用做出阐释。在赛博符号学视域下,认知是指人类主体与信息环境展开互动,并形成相关经验和知识。行为学学科创立之初设想发展一种:“既非机械主义亦非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论”,然而在西方学自然科学发展传统下,其学科发展愈发机械化,将刺激——行为的重复现象总结为固定规律。但相关行为家的实验已表明:“感知并不是客观信息在其中被动接受的一个纯粹机械性的过程”,这其中人类的动机机制、情感机制、“顿悟”机制等都是难以被阐明的“黑匣”。另外,许多心理学实验都是通过在以小白鼠为代表的其他物种身上进行的,这些生物所处的实验室环境摒除了复杂环境的干扰,这与人类心理活动的环境大相径庭。所以,认知行为远不是符号刺激下的无意识回馈,而是主体、感知、意志、情感等综合下的心理作用。

最后,作者对基于泛信息论阐释了认知活动的非范式性观点。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的信息理论将信息定义为没有任何维度的一个概率函数,获取信息的作用在于减少事件的不确定性。香农的信息观将信息视为稳定系统的功能性的非实体。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将信息视为“负熵”,强调物质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是信息性的,这一看法将物质与思维视为同类对象。书中批判性地指出,这是对思想研究和物质研究的一元论哲学,是对思想研究的化约处理。后续信息论研究者大多延续了纳维的“负熵”概念,并进一步推进,如将信息实体化,提出“信息粒子”(infon particle),认为其作用是交流和构建人脑,人体成为了能交流的有机体。布里尔看来,这些研究虽然不断将信息概念进行扩张,但都有将信息形而上学化的倾向,并且由此陷入了功能主义的陷阱,“这种功能主义对于第一人称体验、感知和情感的感受性以及自由意志问题没有明确的态度” 。以上诸学术观点,将信息视为负载,只关注它的去与来的过程,却忽视了发送者和接受者的感知情感的生成过程。

只有存在信息差的时候,才会需要信息的传递。值得注意的是,所谓“信息差”并不是物理性的身体缺失,而是认知上的空白,赵毅衡指出:“认知就是意义占有状态,而意义是主观意识与对象世界的联系。”赛博符号学认为,思维与控制论的关系不是一个向度的,而是有大脑闭环系统、人脑加人体系统、人加环境三重系统,由此将思维、内部心理世界、外部物质世界、外部文化世界联系起来。

三、何以赛博:赛博符号学的理论基础

从香农的信息理论到维纳的控制论,再到当下诸信息学科,信息科学的发展已经勾勒出信息技术世界的景观。然而这些学科在进行意义、语言、理解等层面的研究时,却面临着巨大障碍。赛博符号学希望从诸信息理论中的符号概念出发,以阐意方式,对系统中的符号、表意活动、符号活动进行彻底理解。

其一,引入皮尔斯的符号学方法,阐释信息世界符号意义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根据皮尔斯对符号系统的划分,布里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理解,他提出“再现体(第一性):质符-单符-型符”对象(第二性)像似符-指示符-象征符”“解释项(第三性):呈位符-叙位符-议位符”的圈型体系。通过圈型内部节点的交错,又可以组合出多达十种的复合符号。书中以IR检索系统为例,指出在专业人士将一些叙词标识给文档时,应该考虑使用者对这些符号的定位,想要将结果尽可能精准,应该将“使用者-叙词-文档”“作者-叙词-文档”两套系统不断靠近,而这项工作正是在意义层面展开的。

其二,将计算机思维范式进行意义学转向。AI逻辑的研究固然强大,但是逻辑性范式终究是有边界的,推动人类科技发展的一定超越范式的具体认知。作者借用拉考夫的相关理论,指出认知过程中意义生成的非固定性。譬如,对于事物的具身认知,我们是无法真正获取它的全貌,但是格式塔图式却能从心理层面进行补足,这是通过人体感知器官来处理符号与对象间的关系。再如,在意义世界中转喻、暗喻等语言修辞方式,将诸多所指重合的概念以放射性网状方式进行串联,这其中涉及到复杂的文化元素,唯有将它们放置到具体的社会语境中才能识别出的意义差别。

其三,对多种系统观进行整合。作者指出,二阶控制论、认知生物学、生物符号学之间有着像似之处:(1)以观察者为主体,对系统坐标进行了整体性的重置。(2)“环境界”“认知领域”“特征值”“顿悟”都具有生物构建主义的特征。(3)不存在直接从环境进入有机体的研究,但是环境或多或少会限制有机体的实践。(4)“观看”这一具身行为有着重要作用。同时,需要注意这些系统论也有一些区别,主要集中在皮尔斯对符号活动的动态阐释。赛博符号学的建立,正是产生于对以上诸多异同差异的思考。

总结

在不少艺术作品中,赛博格已然成为一种对未来的修辞方式,但所谓的赛博格只是停留在技术景观层面的形象建构,从科技到艺术之间仍存在着巨大的认知差。对于处在技术发展转折点的人类社群而言,加强对现时科学的人文阐释是有必要的,或许于科学家而言,这种阐释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新的科学发明,但是从人类文化社区的整体性和人类存在的境遇来讲,这对于非科学知识性的大众群体又是极为重要的。在当下,诸多科幻电影将科技领袖、AI、技术等设置为反派角色,将科技发展置于人类对立面,体现出大众对科学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赛博符号学》构建的“普遍信息与符号传播规律的超学科符号学”,正是人文社科与科学领域深度沟通的实践,探寻了强信息技术社会下人类的认知维度和生存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