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暨青年学者论坛|“新青年·新思想:数智时代新闻传播学人的使命与创新”
2025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生学术论坛·青年学者论坛暨清华大学第789期博士生学术论坛以“新青年·新思想:数智时代新闻传播学人的使命与创新”为主题,拟定于5月24日至25日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
我们将邀请知名学者匿名评审论文稿件,与会者不仅可以与来自全球各大高校的学术同仁交流,还可以通过各分论坛和主编论坛获得与学界名师、期刊主编现场交流的机会。欢迎海内外关注本次论坛的青年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积极投稿。
1.论坛主题
1915年,《新青年》以思想解放的先锋姿态横空出世,成为中国历史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正值《新青年》创刊110周年,今日之“新”,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亦是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既是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是新闻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今日之“青年”,怀有历久弥新、矢志不移的使命担当——以理论创新回应传播生态变革,用学术智慧破解时代命题。
“新青年”是青年学者主体性的觉醒。时代浪潮涤荡,青年学者的主体精神历代赓续传承:既体现于扎根中国实践,秉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价值,融通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为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添砖加瓦;亦彰显于直面技术变革,拓展学科边界,以新思想回应数智时代提出的研究命题。
“新思想”映射出推动新闻传播学创新发展的使命。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的信息生态,新闻传播学需要在理论建构、方法创新等诸多维度创新突破。尤其在面对地缘政治重构、全球气候危机、公共健康议题等全球性治理难题时,学科更需孕育出具有引领性的新思想,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新青年·新思想”不仅是对当代青年学者的召唤,更是对中国新闻传播学创新发展的期许。期待诸位青年学者以全球视野洞察数智时代的变化,揭示新媒介生态下的传播机制,生产贡献繁荣学术、裨益世界的知识。
2.分论坛设置
本次论坛设置如下分论坛,征稿主题涵盖但不限于:
· 分论坛1:中国特色新闻学
· 分论坛2:传媒经济、法规与伦理
· 分论坛3:智能传播与计算传播
· 分论坛4:传媒艺术与影视传播
· 分论坛5:风险与健康传播
· 分论坛6:国际传播与全球治理
· 特别论坛:青年学者论坛
特别说明:
•本次论坛特设有青年学者论坛,面向海内外青年教师、博士后、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征稿,欢迎有意者投稿。•各分论坛的投稿论文中,将有部分论文经专家评议后,入选特设论坛“《全球传媒学刊》工作坊”(该论坛论文评议产生,不需直接投稿)。•本次论坛为博士生论坛暨青年学者论坛,建议以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博士后、青年教师为第一作者进行投稿。
3.论坛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5年5月24-25日
地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馆
4.论坛提交及评审
2025年4月25日前,提交完整论文。
(本论坛接受中英文投稿)
2025年5月8日,论坛将公布评审结果。
5.投稿方式
上传的论文附件以论文题目命名;同时,将匿名论文发至投稿邮箱(tsjcbolun2025@163.com),邮件主题命名为【论坛投稿+分论坛+姓名+单位】。请务必注意,进行投稿要同时填写问卷与发送邮件,而非只完成一项即可。为保证盲审公平,禁止在论文中出现个人信息及能识别个人信息的内容,一经发现,投稿作废。
论文格式:中文稿件须遵守《全球传媒学刊》投稿要求,具体请参阅《全球传媒学刊》的“投稿须知”和“论文模版”。英文稿件须遵循APA规范(第6/7版)。论文格式与要求不符将影响录用。
6.参会方式
参会论文将分为口头报告、海报张贴两种类型进行展示。优秀论文将有机会在论坛支持期刊(详见文末)上发表。
本次论坛将为所有入选并按时现场参加的作者提供报销所需邀请函,并颁发参会证书。同时为获评“优秀论文”的作者提供获奖证书和相应奖励。论坛将持续关注来稿作品的后续成果转化,其间也将邀请国内权威期刊主编与参会同学面对面交流,助力同学们实现更高的学术成就。此外,论坛也会为与会师生免费提供会议期间的校内用餐。
除主体部分的学术报告外,论坛还精心策划了特邀报告、学术发展报告、职业规划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旨在为参会师生呈现一场融合卓越学术成果、多元学科交流与丰富学生活动的学术盛会。
7.其他信息
如有疑问,请咨询邮箱
tsjcbolun2025@163.com
邮件主题请标注“论坛咨询”。
本次论坛未尽事宜,请留意“清华传媒评论”公众号和邮件通知。
论文结果将通过邮件形式通知。
8.举办单位
主办方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
承办单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分会
支持期刊
《新闻与传播研究》
《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新闻与写作》《全球传媒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