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2008年11月南师大文化符号学国际研讨会报道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转摘  浏览量:1963    2009-08-25 02:28:58

                                                                                                      本文稿由顾嘉祖教授供稿 

一般介绍

在专题报道中,我们刊登了国际符号学会会长Eero Tarasti 教授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的讲话、国际符号学会副会长李幼蒸教授在闭幕式上的讲话、中国语言与符号学会会长胡壮麟教授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以及中国语言与符号学会副会长、主办单位代表张杰教授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并附上大会活动的彩色照片7张,使国际符号学会首次在亚洲召开的符号学国际研讨会永久载入史册。

国际符号学会会长Tarasti的两次富于个人特色的讲话

国内与国际符号学会领导人的讲话都很有特色,值得一读,但我要特别推荐国际符号学会会长Eero Tarasti 的这两次讲话,因为其本身就是两篇高质量的论文,谈的都是学术,既没有官话,也没有套话。

Tarasti 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强调了符号学在全世界的发展,既有宏观,又有微观,读者读了,感到精神振奋,倍受鼓舞。

Tarasti 在闭幕式上的讲话是对南京符号学国际研讨会的总结,在总结中他把与会者的观点与他个人的观点有机地结成了一个统一体,而不是简单的介绍。例如,

他在开场白的讲话中是这样来评价这次大会的:

……在这个意义上,这些天来(的会)就像顾嘉祖在演说中所说的“动态”符号学的场景( In this sense, these days have been an instance of dynamic semiotics,  as Gu Jiazu described in his speech)(见本辑第7页)。

   Tarasti 的这句话既肯定了本人在会上的发言,又用动态符号学的理念肯定了这次大会,真可谓“一语双关”。

  又例如符号学在中国的接受与发展问题,Tarasti 引了李幼蒸教授谈到的中国符号学研究的三种人:1.传播外国符号学的学者(The mediators);2. 人文社会科学界中的

革新派( Potential type)3.自我核心派(Kennel type),即主张只依靠中国几千年自己的文化传统,不接受外国的影响来建立中国自己的符号学的学者(大意,详见本辑第9-10页)。

Tarasti 对传播外国符号学的学者的工作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既肯定了这些人的贡献,又指出了局限性,因为在传播过程中,外国原作者的思想会遭到扭曲。Tarasti 没有就李幼蒸教授谈到的第二、第三种人发表具体意见,但他鼓励中国学者建立“本土”的符号学,认为中国人有权利这样做(Its right to existence is staked out in advance)(像见本辑第9-10)

  可以预料,由于我们在各种场合听到的官话、套话太多,因而我们在读Tarasti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讲话后是不可能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的。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