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中国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高峰论坛在清华举行

作者:符号学论坛  来源:网络转摘  浏览量:1630    2011-10-26 14:30:49

      1023-24日由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高峰论坛在主楼举行。论坛的主题是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对话与共融,国内外主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约80人出席了论坛。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在会上致辞。

       谢维和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清华大学的人文学科研究近十多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得益于诸多国内外学术同行的帮助,在推进清华大学的人文学科国际化方面,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乐黛云在致辞中指出,清华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比较文学发源地。这不仅是由于中国比较文学第一部教材,第一次课程都始源于清华大学,更重要的是中国从事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的第一代学者和教师,如季羡林、吴宓、王佐良、杨业治等都出身于清华外文系,他们培育了今天第二代、第三代的中国比较文学学者。现在,清华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中心已经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康乃尔大学1916级英文和比较文学讲座教授乔纳森·卡勒和我校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宁分别在论坛上做了主题发言。

       卡勒首先指出,比较文学是一个批判性、理论性的跨学科研究项目能够自由试验的场域,其结果对于其他学科具有示范作用,因此也就在总体上影响到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方向。比较文学当前面临这诸多挑战,首先是一种全球性视角的必要性,其二就是由文化研究的兴起而造成的,后者与文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些变化相关,这些变化是由我们在西方所谓的理论所引起的。但是,文学这一问题又将我们带回到可比性这一问题上,而比较文学的命运似乎不可阻挡地被绑缚在可比性上,这见证了一个名称的巨大力量。

       王宁在发言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和许多当代文化研究主将的学术背景总结出,文化研究的重要一支恰恰就是出自文学研究,许多蜚声当今比较文学界的学者同时也关注文化问题,特别是种族和族裔、性别和身份,消费文化及大众传媒现象。因此使人感觉到比较文学学科的身份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但在他看来,这恰恰是催生一种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精英意识呼唤世界文学时代到来的新的比较文学的大好契机,他认为,比较文学的最早阶段是世界文学,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的最高阶段也是世界文学,在这方面,中国学者将大有作为。

       在论坛上致辞或发言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还有曹顺庆、刘康、陆建德、谢天振、陶东风、金元浦、杨乃乔、宋炳辉、罗选民、孙艺风、胡其瑜等。他们在发言中分别回顾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新时期全面复兴以来所走过的道路,并对当前国际学界普遍关注的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之关系等话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今年正值已故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杰出校友季羡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在论坛上发言的一些学者缅怀了季羡林先生在促使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复兴和发展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成员经常到国外名牌大学访问研究或讲学。目前该中心已经和亚洲、非洲、欧洲、北美、南美和澳洲三十多所大学的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 先后主持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多次,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